安徽文化、行政区划演变与自然地理特征、安徽文化区自然地理特征
安徽的地貌由平原、高原、丘陵和山地组成。大别山位于西部,黄山和九华山位于南缘,中部丘陵横跨全国。长江和淮河从南到北横穿全国,自然地将安徽分为五个自然区域,从北到南分别是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区、皖西山区、沿江平原区和皖南。
淮北平原位于安徽最北部,包括淮北、阜阳、苏仙等市。这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除了分散在何穗以北和淮河沿岸的小山丘或孤立的山丘外,地面是由淮河、黄河及其支流沉积而成的平原。淮北平原可进一步分为河间平原、黄泛平原和沿淮河漫滩三部分。河间平原是淮北平原的主体部分,包括临泉、杨过、苏仙、灵璧和泗县南部,沿淮滩地地势较低,形成许多半封闭洼地,因此该地区降水不多,但容易形成涝灾。黄河泛滥平原是近代地质历史上黄河多次南侵沉积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河间平原北部和南北向主要河流沿岸。由于黄河水流多变,沉积厚度不等,地面高低不平,故称“大平小不平”,其中高滩地、决口扇、坡地、洼地交错,土壤易盐化。沿淮滩地主要分布在淮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下游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汛期经常被淹。
江淮丘陵区位于安徽中部,北以淮北平原为界,南以大白畈-石桥-岗集-黄集-陈艳线与皖西沿江丘陵平原隔开,包括淮南、蚌埠、六安、合淝、滁州、巢湖部分地区。地面主要由丘陵和阶地两种地貌类型组成,有起伏的丘陵和混合的山谷。这一地区按地形特征可分为四个部分:淮南洼地,主要分布在沿淮六县,由淮河干流沉积而成,平原较宽阔,但由于侵蚀,地面常呈起伏状,形成许多湖洼地,是淮河中游易涝区;石淠河丘陵区,分布在六安丘陵区和肥东、长丰、合肥;在(阳)和嘉善(山)丘陵地区,不仅有大丘陵和丘陵,而且还有许多大规模的低山。丘陵岗地土层粘稠,地表和地下水较少,易受干旱影响。南部丘陵区分布在巢湖、滁县、安庆和舒城部分地区。此外,这一带还有湖,如东、西、瓦埠、女山等。湖边地势平坦,形成广阔的湖泊和沼泽平原,大片圩田散落其间。该地区是安徽的主要农业区之一,但容易遭受洪水。
皖西山区是西部长江、淮河部分支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西邻河南、湖北两省,东北与江淮丘陵、台地相邻,东南以宿松-太湖-潜山-桐城线与沿江平原相隔,包括金寨、霍山、六安、舒城、岳西、桐城、潜山、太湖、宿松等县的全部或部分,横跨河南。坡度在25度以上,1000多米的中山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山势险峻,峡谷幽深,但也有一些以丘陵为主的地方,有大面积的梯田和山谷。
沿江平原位于安徽中南部的长江两岸,北接江淮山地丘陵和台地,南以象屿-贵池-铜陵-繁昌-万智-宣州-郎溪与皖南丘陵和丘陵相隔,包括安庆、巢湖、合肥、池州、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的部分地区,是地质构造沉降和长江及其支流泥沙淤积所致。可分为三部分:铜陵以上平原地区,以安庆为中心,因平原狭窄,丘陵、丘陵、湖泊混杂,常被称为安庆谷;铜陵以下,以芜湖为中心的河两岸平原是典型的水网平原,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圩田连片,建筑纵横交错。环巢湖平原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地形宽阔平坦,圩田交错。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最南端,北接沿江平原,东南接江浙,西南接江西,包括黄山市全部和池州、铜陵、芜湖、宣城部分地区。地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山谷平原和盆地分布在群山之中。最宽的流域是青弋江流域和水阳江流域,最大的流域是休宁-屯溪流域。
安徽山川壮丽,山脉主要分布在皖西和皖南。皖西霍山位于大别山腹地。山高坡陡,海拔1000多米。主峰白马尖高达1.774米。它雄伟陡峭,有许多陡峭的悬崖和陡峭的岩石。植被的垂直分布是显著的。从下到上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黄山松林、高山矮林和灌木。霍山著名的山峰有云峰、大通峰、名山小寨、黄杨岭、王思山、双剑等,都有1000多米长。岳西县多枝尖因多枝汇合而得名。主峰高度也是1721米,山势险峻,植物茂密。太湖县将军山主峰也达到1109米,山脊凹凸不平,奇峰怪石众多。皖南山区主要由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组成。当然,最著名的山是黄山,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的白芨山,是西南天目山的延伸。船峰海拔1481米,险峻陡峭。祁门县大红岭主峰海拔1126米,背广坡缓。横跨东至、石台、贵池等市县的仙峪岭最高峰海拔1375米。山脊宽阔平缓,南坡陡峭,北坡平缓。
安徽境内的河流分属淮河、长江和新安江。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至河南、安徽两省界河洪河口,下到汕头进入江苏洪泽湖。在安徽省内属于中游,全长371公里。淮河干流是我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封冻河流的南界。它每年有半个月左右的冰冻期,它以南的河流都不结冰。淮河支流众多,南北岸不对称。自西向东有古河、何润河、何英河、西淝河、茨河、涡河、浍河、沱河、通河、唐河等。一般水流长,水流平缓,容易淤积泥沙,排泄不畅。南岸自西向东有石舍河、济河、丰河、来河、东河、何瑶河、濠河、池河、小溪河,总体流向短,水流湍急。长江从江西九江流入江苏,至吴江,在安徽属于下游,全长401公里。长江支流在北岸流入华阳河、安徽河、玉溪河、菜子湖水系、塞布里纳湖水系、巢湖水系、滁河,南岸流入龙泉河、长河、黄盆河、秋浦河、九华河、青铜河、青衣江、水阳江。长江两岸有许多湖泊,包括龙湖、大关湖、武昌湖、博湖、黄瑚湖、曹青湖、菜子湖、金圣湖、姚晨湖、巢湖、丹阳湖、石臼湖和南漪湖。新安江是钱塘江的上游,源头水从休宁县六股尖东坡流出。在屯溪与横江等水域汇合后称为新安江,流经沈度至省界,进入浙江界。该省从屯溪到街口长87公里。新安江有六十四条支流,主要有绿水河、黄江、练江、沈度河、丰乐河、布舍河、夫子河等。一般流速较快,河床较窄,弯道较多。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区,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淮北、大别山区在150℃以下,沿江、皖南地区在16℃以上,其他地区在15℃至16℃之间,南北温差在2℃以上。1月平均气温-1℃-4℃,南北温差5℃左右,7月平均气温27℃-29℃,南北差异不大。开春时,南北差异可达半个月。1000 mm isorainfall线穿过巢湖,横穿江淮中部地区。这条线以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为半湿润地区,南部在1000毫米以上,为湿润地区。由于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天气形势多变,地形多样,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年内降水变化较大,干旱、渍涝、风雹、冰冻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