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03-2008年江西高考综合文史卷及答案。

2003年

在中国历史上,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全局的重要问题。回答问题16 ~ 19。

1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是正确的。

a、被耕种过的农民可以取丝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一直延续到北宋。

17.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实际实施的土地措施不包括

甲禁止地主收租,乙承认耕者有其田。

c没收地主的土地d根据人口重新分配所有土地

18.中国* * *生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如下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把地主的财产全部分给农民,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19.下列关于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

a所有农产品都由农民自己处理,B改变了以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和商品化发展。

民主和法制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非常重要。回答问题20 ~ 23。

20.1922 *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推翻军阀③统一中国④平均土地所有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在

a建立中华苏维埃B实行“三三制”原则。

进行整风运动。执行精简军队和简化行政的政策。

22.1953 ~ 1956,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为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D提出“长期* *存在,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 *”的方针。

23.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将达到小康水平。

b到20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世纪,亚洲国家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回答问题24到26。

24.在19世纪的亚洲革命风暴中,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特征如下

甲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乙军队中的士兵是运动中的主力军。

c,以最高统治者为运动领袖,D,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25.65438+在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起了主导作用

a朝鲜义勇军运动B中国义和团运动

C 1905印度人民反英斗争D伊朗巴布起义

26.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亚洲国家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了独立,具体如下

①根据宗主国制定的计划②通过长期战争。

③根据亚非会议决议④根据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7.中国在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之间的相似之处是

a体现了尊重和探索自然的精神。b侧重于理论探索。

c仅限于生产生活的探索。d主张实验科学。

16—20 bdaac 21—25 BADAC 26—27 CA

2004年

科学技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回答问题12-15。

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解体b .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

C.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d .引发了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时代潮流

13.明清时期玉米、红薯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有以下重要影响

①养活众多人口②扩大经济作物专业化生产面积。

(3)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和推动科学革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明清时期未能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 .被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略。

C.国家分裂和国力衰弱d .经济停滞和倒退

15.鸦片战争后,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有

A.魏源的《海的地图集》b .徐继畲的《瀛寰陆贽》

C.姚颖的《嵇康行》d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文字资料和文物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回答问题16-19。

16.系统总结6世纪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毕谭》b .《毕升之书》c .《齐·姚敏书》d .《农政全书》

17.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杜牧

18,图4为西夏活字(佛经)印刷本。关于这张照片及其历史信息,以下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西夏和宋朝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b .西夏文明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C.西夏文字不是根据汉字创造的d .西夏木刻活字印刷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刻活字印刷书。

19,图5为宋代济南刘家公府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刘家公府济南针铺”;中间的文字是“认门前白兔为记”;最下面的文字是“买最好的钢筋,做细针,用在房子里不出错,转卖出售,请记住没有额外津贴”。从这个“印记”中可以获得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钢针的生产始于宋代。b .中国最早的商标和广告出现在宋代。

c宋代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批发销售于一体的管理模式。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宋代。

中俄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回答问题20-23

20日,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中俄边界条约于年签订。

A.顺治时期b .康熙时期c .雍正时期d .乾隆时期

21.俄国侵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爱昏条约b .中俄北京条约c .中俄西北边界侦察条约d .中俄修改条约

2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的说法是正确的。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 .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

C.孙中山发起的保护运动d .中俄声明的签署

23.下列关于新中国和苏联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

A.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b .苏联要求建立联合舰队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C.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直接导致中国经济困难三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改善。

12.C 13。B 14。A 15。A 16。C 17。B 18。C 19。C 20。B 21。B 22。B 23。A

2005年

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实施了许多政策来促进这一地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回答问题13-16。

13.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枚中国印章的印文。印章是

A.王银,刘邦封的异姓诸侯。

B.汉朝赐给百越首领的印章

C.汉代管理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代夜郎公加冕为王时的封信。

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域。

A.西藏建省b .以宣政院为机构管理西藏。

C.在西藏设立保健中心d .设立驻藏大臣

15.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改良土壤,回归农村”的政策。

A.规定按田纳税多少,允许人口流动。b .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大规模推广它是为了平息“三藩之乱”

D.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员将行使直接统治。

16.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①废除剥削制度,②消灭阶级压迫,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时代特征。回答问题17-20。

17.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诗歌的总体风格是

A.慷慨而苍凉b .简单而宁静c .缠绵而委婉d .繁华而华丽

18.“忆当年开元全盛,一镇尚有千户”“天宝后寂寞,园中是陆但蒿”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b .孟浩然c .杜甫d .杜牧

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其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和发展b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民族文化的交融d .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0.毛泽东的诗歌是一部记录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话“军队叫工农革命,旗帜是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不留,直赴潇湘(泛指湖南)”。

A.北伐军进军湖南b .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秋收起义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答题21~24。

2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王霞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美国通过《王霞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有

A.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由两国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住所。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单边最惠国待遇

有权在贸易港口检查贸易、开设医院和建立教堂。

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

A.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b .维持外蒙古现状。

C.战后联合国的建立d .废除美英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2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反* * *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 .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民族政权。

c,控制中国,实施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24.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署。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3—15 CBD 16—20 bacbc 21—24 dacc

2006年

政治机构和制度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回答问题12到15。

12,从丞相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省,这一变化体现了

a、削弱清政府中央权力的过程B、加深民族危机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D、维新运动的兴衰

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条款如下

A.主权属于整个国家。b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c、总统制D、责任内阁制。

14.国民革命运动期间,政府机构几经变动。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期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元帅府B、广州国民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从15,1949到19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的代表是在选举的基础上选出的。b .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事。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通过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回答问题16到19。

1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直接建立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它促进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和历史舞台。

为打破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7,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1917年发生于俄国]

答:在一个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这是一个胜利。b、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制止了帝国主义战争D、促进了第三国际的建立。

在18、巴黎公社和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c、以革命武装取代旧军队,给予中国各民族平等权利。

19.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找到了一条改善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观点。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 .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法德是欧洲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很大。回答20~22个问题

20.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图4中反映的警告是

A.拿破仑战争b .普法战争c .一战d .二战

21.二战后,法德(联邦德国)由敌对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最早表明法德和解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b .欧洲煤钢联营企业的建立

C.原子能的建立* * * 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进一步扩大。通过1994,欧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国家。b .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d .货币联盟已经实施。

23.在14-17世纪期间,欧洲和中国产生了许多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似之处如下

A.赞美反抗的精神。揭露社会的黑暗

C.提倡人道主义d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12.B 13。D 14。C 15。B16。D17。D18。C 19。A20 B 21。B22.C23.B

2007年

12.皇帝谥号主要看他生前的行为。以下项目属于谥号。

A.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清朝康熙皇帝

13.历史学家陈在评论《一代武周》的历史意义时说,这“不仅是一场政治变革,更是一场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指的是

A.重用残暴的官员,实行法治b .女王执政,任命女性官员。

C.培养平民,约束士族。移风易俗,提倡佛教。

自17世纪以来,中国的军队在组织和性质上经历了几次变化。回答问题14-17。

14.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征如下

A.征兵是为了保证兵源。b .军人有特殊的军人身份,世世代代都是军人。

C.军人不从事生产,专门打仗。d .兵民一体,走的时候是兵,进的时候是人。

15.晚清湘军的组织形式“像一棵树,指挥像根,从根上长出茎、枝、叶,一口气连在一起。虽然配给来自公款,但永鼎觉得营官挑选的人情,都是自己的私利在作怪。”这种军事组织形式是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和指挥军队。b .它会阻止军队作战,因为它不会特殊化士兵。

C.这些士兵将归现代军阀所有。d .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1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队的主要特点是

A.模仿现代军事制度训练b .先装备现代先进武器。

C.大量招募思想先进的年轻人。d .大多是文人担任高官。

17.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其他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思想教育,配备专职政工干部。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 .通过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18.在近代中国,人们与外国传教士和信徒的冲突被称为“人与宗教的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年分别是1884、1898和1900,由此可见,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 .传教活动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d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政教矛盾日益突出。

19.图5是北京的一个老路牌的照片。路牌的外文是“Rue HART”,意思是街道,HART指的是赫德,一个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这个路牌建立的时间应该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 .洋务运动期间

C.八国联军占领d .北洋政府统治

20.下列哪一个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的最高军事权力?

A.中山舰事件b .组织党务c .北伐d .迁都南京

21.图6反映了1956 -1965期间的中国:

A.煤炭生产基本情况b .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C.钢铁生产基本情况d .石油生产基本情况

22.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其主要目的是

联合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尽快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说明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不会与美苏结盟。

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自18世纪中叶以来,欧洲部分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浮夸生活被日益富裕的资产阶级模仿甚至挑战。尽管他们有时被轻蔑地描述为‘暴发户’,但他们的购买力构成了他们自己效仿的基础。”这一描述表明

A.工业革命影响了社会生活。b .启蒙运动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从前的生活。d .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价格相对较低。

12.B13。C14。D15。C16。A17。A18。D 19。C 20。B21。B22.D23.A

2008年

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和“阳”,往往反映了该地与邻近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明“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 .山之南,水之南c .山之北,水之北d .山之北,水之南。

13.一位在中国的美国人评价中国近代的一部作品说:“这是中英战争刺激的结果。我们相信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无知,证明他们不是地球上唯一的国家。”这本书的作者是

A.b c郑d严复

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种企业,是“其纲总经理,察其利弊,听商董事之独立意见,劝商人”。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有

A.江南制造总局b .招商局c .常发机器厂d .叶松造船厂

15.1920梁启超在《欧洲之心游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论”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以前那样猖狂了”。梁启超这样说是因为

A.中国的科技传播受到阻碍b .欧洲的科技发展水平很高。

C.在世界大战中,科学技术变成了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了。

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和国民党员竞选国会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 .接受国民政府的直接指导。

C.实现两党的党内合作。d .组建多党联合政府。

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0年6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启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新时代”。这一评论是指

A.中国与英国和美国签署宣言,承诺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

中国与英国和美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占领的中国领土。

中国、英国和美国发布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签约,废除英美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18.1949 10 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有报纸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意思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 .国民党对大陆的影响已经完全消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9.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个古希腊人能在1750年奇迹般地被送到英格兰,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东西。然而,如果希腊人被送到两个世纪以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什么都不懂。”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b .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的加速d .国与国之间的密切交流

20.1878年的日本,孩子们用10个最值得拥有的新事物的名字代替数字,它们是蒸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邮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通过再生产发展工业的经济政策b .强兵这个富国的目标。

C.完全西方化的生活方式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21.1932评论国际形势时说:“过去两年,世界在倒退。国与国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增进友谊的程度,不是走向稳定的和平,而是采取一种怀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危及世界和平。”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蔓延到全世界。

C.德国纳粹党上台d .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22.下面两张图是欧洲某城市的街景。图4拍摄于1961年8月,图5拍摄于1989 11年6月之后。他们分别反映

A.冷战的开始和两极格局的消亡b .大国对抗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和政权更迭的加剧d .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暂时缓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上形成了两个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局势的正确表述是

A.两国缔结了一项和平条约。这两个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和苏联分别保持军事存在。这场战争决定了两国之间的对抗模式。

12-16 dbbca 17-21 dcada 22-2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