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申论真题2018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同学往往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就纠结于写作,很难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写作。文章开头主要是引出思路,说明主题或者强调主题的重要性。只要抓住了它的本质,开始写作并不难。
以2016的副省作文为例(《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仪,不可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话题写一篇文章,联系社会实际,自己做话题。)文章开头给你介绍三种写法。
转折递进:好现象描述(意思)+转折词+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鲜明观点。伦理是恭敬节俭,这是身体的根本。礼貌是粗鲁和危险的。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好现象),但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却屡屡被曝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大国形象。原因是中国人忽视传统礼仪和基本规则(分析问题)。因此,倡导国民学习礼仪,树立大国意识,是提升中国世界形象,展现大国风采的重要途径。
说明主题:说明主题的意义+主题的重要性(或问题+危害)+阐明观点。《论语》中有云:不学礼仪,不可立。也就是说,人如果不学习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和行动。(解说)从丝绸之路沿线的友好经济交流,到郑和下西洋和平纪念碑的建立。诚实、礼貌、善待他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意义)倡导全民学礼仪,树立大国风范,向世界展示大国风范,展示独特的中国模式(亮点观点),意义重大。
排比:从…,到…,再到…;无论…或…或…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近、声调相同的短语或句子组成的句子。比如从程门的雪到尊师重道,再到千里送鹅毛礼物,再到孔融让梨敬兄弟,团结友爱。传统礼仪的传播成为我们模仿的对象,保留着历史留下的珍贵足迹。现在国民素质堪忧,公共场所随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当务之急是倡导全民学习礼仪,重拾传统礼仪,提高国民素质。
国考在即。希望考生合理安排学习,提高答题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在申论和答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快速准确回答。以上三种打开方式可以多练习,加快写作速度。
二、2018公务员考试作文找三个基本标准。
“得短文者得公考,得短文者得短文”。在作文考试中,大作文一直是必备技能,也一直是必考题型,稳定在35、40分左右。很多考生也知道,写大作文的关键在于文章的布局,也就是文章总论点和分论点的选取。现在我们就文章的选取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文章的思路是“对”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国考中,总论点的选取比较简单,一般来说,不容易写出一篇跑题的文章。
比如:2016国考分省作文:
《给定资料3》引用《论语》中的话:“不学礼仪,不可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话题,联系社会实际,拟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这篇文章只要能把重点放在“学礼仪”和“站”的关系上,就是一篇不跑题的文章。但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有的考生写的是“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的考生写的是“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这些都是跑题,没能很好地利用题目中给出的这句话。
二、文章“深不深”?
延续刚刚2016国考副省级的构成。本文重点讨论“学礼”与“立”的关系,那么问题又来了。“学礼”的“礼”是什么意思?我们考生通过阅读材料的第三项,很容易发现“礼”的意思是“礼”、“礼仪”、“规矩”,那么“站”是什么意思呢?“建立一个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这里选择的角度很多。在国考中,一类作文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就是必须观点鲜明,见解深刻。所以广大考生在选择思路的时候尽量选择更广的角度,更高的视野,更深的格局来写。这篇文章讲的很清楚,最深刻的思想就是学习礼仪可以建设国家。
三、文章“好”?
文章要做到正确深刻并不容易。在此基础上,如果考生能够优化思路,效果会更好,有望取得更高的分数。
比如学礼可以立国,可以优化为“学礼可以显大国”,这是文章的最佳思路。
总之,国考中的意向选择很重要。把握好以上三点,相信考生对于文章意图的选择是有风向标的。最后,希望考生能早日“公”起来!
三、2018公务员考试报考热点话题十大精彩作文收尾
相信很多同学都为2018公务员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仍然对自己的作文感到迷茫。针对这些同学,下面为大家奉上十篇精彩的热点话题作文结局。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积累一下,让大家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治理能力
《老子》说:“善政,善事。”只有以公开场合熬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努力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真正实现现代政府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乱飞依旧风平浪静”,得一条深水中的蛟龙。
第二,权力下放
对于政府来说,要斩断手里的权力,部门的利益,自己的肉,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容易的。只有真正把该放的权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好,才能把它放得收放自如,落实改革要求,摆脱挥之不去的弊端,释放改革红利。
第三,法治建设
“世间若立良法,则天下有治;一国立良法,则一国治。”以法治的思维和手段推进改革,进而通过良法实现善治,既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群众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第四,绿色经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我们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与其金山银山,不如有绿水青山,旅游业的日益繁荣更启发我们:清澈的海水和郁郁葱葱的群山是无价的财富。对人民来说,青山绿水既是宜居的花园,也是发展的源泉。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美。
动词 (verb的缩写)中国制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方之界,则全身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实现强国战略目标,必须在坚持中不断变革,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业4.0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转变。不顺心的时候,看山看水。当你遇到挫折时,你会怀疑,会动摇。看山看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在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的浪潮中建功立业,成就我们宝贵的人生。
七。道德建设
古语云:涓涓细流成沧海,堆积如山。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选择什么价值观,追求什么理想信念。什么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基础和面貌。在这样一个社会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也要有实际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律。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人们思想的交汇点上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八、群众路线
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从仁宗之治到任绪安之治,我们可以看到,只有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才能书写自己的辉煌。而中国* * *治国的历史,恰恰是一部人民的历史。要把这段历史往前推,就要继续把剧本交给群众去评判。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相信和依靠群众,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九。生态文明
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执政过程,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X.美丽中国
山水林田湖同命运,是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不再遥远,只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山更绿、水更清、林更密、田更肥、湖更美。
四、2018公务员考前必背写作材料。
(1)民生
1.圣人之德在于善治,善治的关键在于培育民众;
2.人民就是国家,这就是国家;
3,国以民为本,国也为民;
4,天下兴邦在民,天下尚在民乐,天下兴邦在民。
(2)道德范畴
1,治身不先于孝,治国不先于公;
2.忠厚传世久,诗书传世久;
3.天地之性,人之贵。一个人的行程大于孝道;
4.人没有忠诚是无法立足于世间的;
5,无德则国不昌,无德则民不立。
6、从政之道,加之刑,民不要脸;道有德,气有礼,有耻有尊严。
(3)法治
1,国无常强,无常弱;服法者强,则国强,服法者弱,则国弱。
2,国家不能让人没有一刻,法律不公平国家不稳定。
3.言语如箭,执法如山
4、徒法不够。
(4)创新、教育和文化
1.力量无法预设,也无法先改变。它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应该是针对事物而变化的,也是(创新的)。
2,对人民有益的,不一定要古;如果你太忙,就不必跟着老;
3、国必昌,必贵且重;
4.尊重教育说服是立国之本;兴才育人是政治的第一任务。
5.文学把人变成人,艺术滋养心灵。
6、文载道,而文化人。
(5)治国。
1,忧劳可以兴国,闲可以亡。(勤奋)
2.知屋漏者在天下,知政失者在草里;(群众路线)
3.走大道,以人为本,利天下。(民本思想或群众路线)
4、但众生皆饱,且病且病;
5、爱岗敬业,无私心广。
6、曹州县的一些小老百姓,总是关心一枝一叶的情况?
结尾常见的转折句
1.古之成大事者,不仅有过人的才能,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
2、对于山来说,基于一个蹲土,它是陡峭的;竖井挖掘机从一个三英寸的山脊开始,以便到达万仞的深度。
3、观念的转变,一时半会儿是不行的;矛盾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
4、国家是天下之国,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是自由人,所以中国的强大人人有责。
5.飞奔的速度不够;大鹏的动作不是一根羽毛。
6、求木的长辈一定要扎实;欲流远者,必掘其泉;考虑国家安全的人会积累他的道义。
7.努力工作,勤奋。
展望未来常用于结尾。
(1)政治方面:
1.助力中国开启科学发展新时代,达到治国理政新高度,解锁社会主义新优势。
(2)在社会和民生方面展望未来
1.拓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领域。
2.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宣言,实现“学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3、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在文化和道德方面展望未来。
1,来团结* * *同一个理想,提升时代精神,塑造社会价值观核心,赋予时代自信。
2.来充实中国社会进步的信心,铸造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软实力。
3.人民的光辉永存,民族精神永存,社会发展永存。
4、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5.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深邃的深度,夯实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壤。通过“美人之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一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6.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道德滋养。
(3)对未来的宏观展望(适用范围不限):
1,走向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充实;提高福利,把权利扩大到社会主义的新高度。
2.奏响改革伟大事业最震撼人心的宏伟乐章,在中华大地上掀起时代的伟大变革。
3.我们来看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全球化时代建立自己的坐标。一个伟大的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复兴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4.在举世瞩目的努力中创造奇迹,书写辉煌。
5.一个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走出传统的跌宕起伏的循环,大步走进时代的潮流,昂首阔步。
6.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7.让古老的中华民族踏上豪迈壮阔的征程,迎来伟大复兴的前景。
8.为民族复兴筹集资金,为子孙后代规划,谋求长远发展。
9.续写一个古老民族的激情文字,托起五千年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梦想。
祝广大考生顺利备考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