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中国古诗鉴赏方法及解题技巧
小升初中国古诗鉴赏方法与技巧
01
把握诗意的眼睛、意象和意境
1.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注重“炼字”。一首诗或一首诗中最生动的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比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盎然》中的“闹”字,让诗歌生动而富有境界。
2.意象诗是作者所写的景物与所表现的事物、客观的“意象”和作者借景物所表达的“情”与“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既定的,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梅花”是品德高尚的象征;“月”代表乡愁;“鸿雁”是送书之类的信使。诗人有时会塑造一组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塑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念未来的秋思。
3.意境是文学作品中自然与生命和谐而广阔的画面,渗透着作者含蓄而丰富的感情,形成一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创造了意境,具有广阔的艺术空间。诗意意境(情景)的关系,往往更多的是在情景中感受,在情景中感动,在情景中交融。意境特征有:慷慨悲壮,苍劲有力,从容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峻,等等。可见,抓住这些关键点,就能跨越语言障碍,快速触及诗人的精神世界,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解决问题。
0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和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典诗歌:包括现代诗歌出现之前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歌,以及现代诗歌出现之后除现代诗歌以外的所有诗歌。“歌、行、调”分别是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如的《白雪歌·送别田书记吴回家》和白居易的《琵琶行》。
现代诗:分为格律诗和绝句。每首诗有五律(五字)和七律(七字)。首联(一两句)、骈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和尾联(七八句),骈联和颈联必须是对联。每个绝句有五个绝句(五字)和七个绝句(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句可以放也可以放,一般到最后都是平仄押韵的。
词:是一种新的诗体,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五代,成就于宋代。词也叫长短句(句子的数量和长短不一)和诗(由诗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分为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在58个字以内)、中音(一般分为上下间隙,58-96个字)和长音(96个字以上,三个间隙以上)。词有警句,严格定义每个词的节奏和押韵。
曲:即散曲,分“小令”和“集数”。它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屈与词的最大区别是屈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上加衬,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感情。
诗歌的知识考的范围很广,包括诗歌体裁、押韵、对仗等等。要掌握诗歌的知识,不仅要记,还要用。
03
把握不同的诗歌主题
根据诗歌题材的不同,古代诗歌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怀古)诗、历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战斗)诗等。
写山水诗:学生在高中都会接触到,不用多说。
怀乡诗:通过具体事件叙述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如恨别、乡愁、悲伤、时间感等。如的《送别杜入蜀》,杜甫的《王春》。
吟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吟诵,一般已融入诗人独特的知识,以史吟诵,以史吟诵,以史治史,以史比今。比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都是诗词作者。
关于事物的诗:主要特点是通过支持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类古诗中的“物”,多是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例如,桃花象征着美丽,牡丹象征着财富,华阳有秋天的意思等等。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内涵。
田园诗: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山水田园诗派形成于唐代,主要有王维、孟浩然、褚光熙、常健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和民族矛盾,以及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事物,形成于盛唐,成就最高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04
区分各种风格和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主题、塑造形象、运用语言等方面的创作特点。比如,陶渊明的诗是宁静平和的,王维的诗是绘画的,李白的诗是豪放飘逸的,杜甫的诗是沉郁失意的。
体裁主要指诗歌的体裁和文字的体裁。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对现实生活的客观观察,准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源:《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
浪漫主义:善于表达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运用激情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童话来塑造形象。来源: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豪放婉约。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意境豪放,情绪激越。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风格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05
注意各种表达技巧的分析。
1,比如在推敲中提炼字、句、义。
选材上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的景物,即眼前的景物和可观的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创造出来的景物,即心中的景象和可以想象的景象。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意境的基本方法。
2.选材上的对比:古诗表达技巧中的对比是相对于“正对比”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为了使作品中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更加清晰突出,用对立和相反的事物来相得益彰。它与“对比”不同,对比中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双方;而对比,却能清晰地区分被衬托的东西和被衬托的东西,突出被衬托的那个。
3.内容上的动静结合:有时可以理解为“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4.结构的铺垫与关照: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使诗结构严谨,自始至终呼应,与标题相呼应。结构对比(Structural contrast):对比是指将两个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的方面放在一部作品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也容易对主题的表达产生尖锐深刻的效果。结构性问题和悬念。
5.在寓意方面,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情,言外之意,等等。
更多情况下,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并非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而复杂的运用。鉴赏时要注意分析具体语境和整体诗歌语境中的艺术特色,不要简单陷入术语和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要求,从规定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06
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语的考查往往是从字面解释到内涵解释,所以了解不同的语言风格是非常重要的。古诗词的语言风格一般是庄重、严肃、幽默、诙谐;形象、生动、简洁;简洁细致;含蓄明确;犀利平和;细腻,委婉,大方,温暖。语感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的水平。
1.品味意境中的词句:诗歌中的词句处于统一的意境中,只有在意境中去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果我们关注《月夜忆兄弟》的整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家里的月光有多亮!?因为想家,觉得家乡的月亮更亮。
2.要抓住特殊的语法现象:为了符合诗歌的规律,往往会出现变体句。如“竹语洗衣女归,荷叶屈渔舟前”。诗歌中还应注意词类的灵活运用,如“春风在江南岸是绿色的”中的“绿色”等。
07
注意区分各种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作者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丰富意象。
1,比喻:最常用的技能。你也可以用不同的比喻来写同一件事。比如李渔的《似水春水向东流》,写的是“似水春水”“心事重重,源头无穷”。
2.通感:沟通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如林逋的《暗香飘月黄昏》,用视觉上的“暗”来写气味“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3.借代:比如用“帆”代替“船”,用“诸门”代替“权贵之家”。
4.互文性:在连贯的语篇中,把应该包含在一起的词安排在上下句或一个句子的上下段,既省词又表意。比如白居易的“我主已下马,我客已登舟”,实际上说的是:“主下船,客下船”。
5.提问:比如李渔的《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花千树,又吹落,星似雨。”
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设问、重复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注意。
08
注意诗歌的话题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能透露出重要的线索,比如考试的题目是“约”,作者约了人,对方却很久没来,环境里到处都是“青蛙”,为什么不来呢?凸显了作者对等待的焦虑。
09
注意考题。
古诗词鉴赏后,往往会有一些笔记,填表题目中的已有内容其实就是一个例子。提示的内容是对考生的回答给予人文关怀,注意这些方面有利于解决问题。
10
注意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想象。比如王甲的《雨过天晴》,作者没有描写隔壁院子的景色,而是写了“蜜蜂蝴蝶翻墙”的真实场景。如果考生紧紧抓住这首诗,就会透过意义的迷雾,想起隔壁美丽的春光,让路人都驻足观看,更别说喜欢花的蜜蜂和蝴蝶了!
小升初中国古诗鉴赏解题技巧
分析图像类型
1.问题格式: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试谈这首诗中的意象特征?
⑶诗人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塑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答案分析:
图像(图像):
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或抒情英雄);
b、物(诗或杂诗中的对象);
C.风景(写山水诗或杂诗时的场景)
(1)懂得将意象组合成意境,意境突出意象。
⑵意象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⑶分析诗歌的意象,要根据诗歌中描写的具体意象、画面来认定其性质,在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总结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回答步骤:
(1)总结创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歌内容或表达技巧分析意象特征。
(3)揭示形象表达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格等。).
?答案示例:
枣妹
大张伟
一棵寒梅白玉带的树靠近村道和溪桥。
不知道是不是很快就开始喷了,怀疑是冬雪之后还没有消失。
问:诗人如何借梅花展现自我形象?
答:
(第一步)这首诗表现了初梅站在冷风中崛起的形象。
(2)“冷”字指向明天早晨梅的恶劣生存条件;“炯”字表现了早梅的寂寞;“白玉条纹”的比喻和梅子是雪的错觉,很明显地表现了早梅的品质。
(第三步)作者以梅为喻,展现了一个孤独、高傲、坚韧、不凡的自我形象。
分析意境类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些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答案分析: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意象)组合所创造的想象境界。包括景物、情感、环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3.回答步骤:
(1)描述诗中展示的画面。
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写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要优美。
⑵总结景物营造气氛的特点。
一般可以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独与寒冷,宁静与美好,苍劲与壮阔,萧瑟与苍凉,明亮与美丽,宁静与深邃等。,并应注意准确反映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要空洞,要具体回答。比如只回答“表达作者的感伤情怀”是不够的,还要回答“感伤”为什么。
?答案示例:
两首绝句(第一部分)
杜甫
江山沐浴在春光里,多么美丽,花香送花香。
燕子忙着在湿泥里筑巢,成双成对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注:此诗是诗人“一岁四行役”后暂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问: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样的风景?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一下。
答:
(第一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的美景:春光明媚,田野绿油油,河水反射着阳光,春风带来花草的芬芳,泥土融进泥土,燕子忙着用泥土筑巢,阳光明媚,沙滩温暖,鸳鸯还在沙洲上睡觉。
(第二步)这是一片明媚的春光。
(第三步)表现了诗人结束了东奔西跑,过着安定生活后的快乐悠闲的心境。
分析技能类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手法)?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3)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效果如何?
(4)这首诗(诗)在写风景(抒情,描写人物/XXX)方面有什么特点?
2.答案分析:
这类问题侧重于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征,应主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艺术技巧等方面来回答。
3.回答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⑵说明原因: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
⑶功能分析: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诗人的感情。
?答案示例:
早点去
陈
露珠侵入了骆驼的棕色,晓寒很亮,星星又干又亮。
孤独的桥和梦,稻田深处的草虫在歌唱。
问: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效果如何?
答:
(第一步)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
(第二步)天不亮,星星纵横,特别亮,烘托着夜的黑暗;草虫的声音反映了环境的寂静。
(第三步)两者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早年的游历和内心的漂泊所带来的孤独。
分析语言的特征类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⑶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2.答案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单个词的用法的技巧,而是整首诗(词)的语言风格。常见的错误是试图从语言的运用中揣摩出作者的炼字和用词,说明用词的巧妙。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特性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
用来回答问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艳清新、质朴自然、不矫饰、明丽质朴、明快率直、通俗易懂、流畅自然、通俗易懂、华丽华丽华丽、华丽华丽、深刻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奔放豪放、格调婉约、感人悲凉、温柔悲凉、和谐和谐、凝练。
3.回答步骤:
⑴识别特征:用一两个词准确识别语言特征。
⑵列举实例:用诗中相关句子分析这一特点。
⑶分析:指出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答案示例:
春天心碎
赶走黄鹂,赶走树上所有的音乐。
当她梦见她去了辽西营地和他会合时,他们叫醒了她。
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答:
(第一步)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第二步)“黄”是童声,表现了女性的天真无邪。“他们在她做梦时叫醒了她,说她去了辽西营地和他在那里会合”用简单的语言表明黄鹂被打了,因为它扰乱了她想念丈夫的梦。
(第三步)这自然表现了女人对丈夫的向往。
精致字体
1.提问方式:
(1)这幅对联中最生动的一个字是什么?为什么?
有一句话一直被人称道。你觉得它好在哪?
⑶从一首诗中找出最能反映诗人感情的一个词,具体分析。
(4)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你觉得诗里有一个字写得好吗?为什么?
诗中的一句话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一首诗中的一个词一旦换成一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试着分析一下。
⑻:这首诗的一个句子中的一个词有几种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这首诗(一个句子)的中心是一个词,试着分析一下。
2.答案分析:
古人在诗词中讲究炼字,就是要求品味这些炼字的妙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而要放在一个句子里,用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组织回答时常用的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生动等。
词语提炼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使用、活用为动词、表示颜色)、数词、虚词。
3.回答步骤:
(1)解释:解释单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描写场景:展开联想,把这个词放在原句中描写场景。
⑶点题作用:点题词烘托了什么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在南浦的萧瑟苦差中,秋风萧瑟。
立刻回头,心碎了,好离开,不要回头。
问:据前辈说,“侃”字看似平常,其实很传神,很能真实地揭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我同意。
(第一步)看,在诗里,是回望的意思。
(第二步)我把人丢下,经常回头看。每次回头看,都是肝肠寸断。这个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含泪的双眼,想看却不敢看。
(第三步)光是“看”字,就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伤感。
分析概念(结构思维)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请分析这首诗的巧妙构思。
2.答案分析:
诗歌是有思想的,一首诗和一句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分析诗歌的结构,就要把握诗歌之间的关系。有些诗是先写景后抒情,有些是先写景后抒情,也有铺垫、过渡、对比、过渡之说。
3.回答步骤:
(1)概括诗的内容。
(2)揭示诗歌之间的联系。
(3)指出这个想法传达了什么思想和感情。
?答案示例:
方善·石椿
岑参
梁园黄昏有乌鸦飞,目中有三两家。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但旧花春来。
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回答
(第一步)一两句写梁园的繁华不在于仰望空中飞翔的乌鸦,而在于前方的萧条;三四句“旧日花开”衬托出现在去公园的人。
(第二步)这样,第一、二句烘托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三、四句在此基础上抒发了感情,表明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