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教学的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ⅰ.乘法和运算法则的数学教案
课程内容
第17 ~ 18页四年级比如1 ~ 2,练习4,问题1。
教学目标
1.在计算和解题的具体情境中体验探索和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运用这两个运算法则解释计算的原因。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特定情境下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情景,探索新知识
1.教学实例1
画一个1的例子。学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分组互相交流。
板书:9×4=36,4×9=36。
学生观察黑板,思考:这两个公式各有什么特点?
黑板:9×4=4×9。
老师:你还能写出这么有规律的几个公式吗?
学生在黑板上给出的公式。
如:15×2=2×15。
8×5=5×8 ……
老师:看看这些公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子互换位置,乘积不变。
学生2:这叫乘法交换律。
老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老师: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怎么表达?a×b=b×a
2.教学实例2
例2:情景图,口头数学信息,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专栏回答。
然后分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报告,老师写在黑板上。
8×24×68×24×6 = 192×6 = 8×144 =1152户= 1152户。
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种算法。有何异同?
黑板:8×24×6=8×24×6。
给我看下面的公式,计算比较。
1.
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公式,你们有相同的特点吗?每行两个公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测,并与全班交流。
黑板:16×5×2 = 16×5×235×25×4 = 35×25×443×125×8 = 43×125×8谁能说出这些公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公式只改变运算顺序。
学生2:每一行的左右公式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乘积或者后两个数的乘积,值不变。
老师:谁知道这个规则叫什么?
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老师:如果用A、B、C三个数表示,这个规律怎么表达?
老师板书:a× b× c = a× b× c。
老师:这个定律叫乘法结合律。
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看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4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接。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总结
你今天从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和理解乘法运算规律,培养探索能力。]
第二节课
课程内容
四年级第19 ~ 21页,例题3,课堂活动中的问题1 ~ 2和练习4中的问题2 ~ 6和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换定律和结合律,并利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2.填空。
a××=b×××c=a×
我们学习了乘法定律。这节课,我们用乘法定律来计算。
第二,探索新知识
研究实例3。
举个例子3,计算讨论。
61×25×48×9×125
老师:每个公式中的因子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用运算法则进行简单计算吗?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计算。
课堂报告,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个问题有几种算法。你觉得哪个算法最简单?为什么?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老师总结:利用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计算的核心是“四舍五入”。
通常有可能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组合起来并相乘得到一个整数10或整数100...有时可能需要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然后与其他数组合得到一个整数十或整数百...简而言之,计算变得简单。
第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问题1:让学生简单说说如何计算并给出依据,然后在课本上完成。
2.课堂活动问题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进行简单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学生应该认识到,同样的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单计算方法。
3.练习4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连接后反馈。
4.练习4问题7: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4,问题8。
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信息,然后画学生提问,老师在黑板上表演出来。
其余学生评判。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课堂练习册上的至少三个问题。
注意:提醒学生随时观察公式中数据的特点,用简单的方法计算。
第四,拓展练习
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切入点:一、数字1 ~ 9在公式中只出现一次;第二,公式中产品的单元号是2。
根据这两条信息,可以认为两个因子的位数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堂作业
练习4题3 ~ 6。
六、课堂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2。有理数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体验探索有理数加法规律的过程,了解有理数加法规律;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盈利,第二天盈利。合在一起,是盈利还是亏损?
2.第一天亏损,第二天亏损,两天在一起,是盈利还是亏损?
3.一个物体左右移动,右边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移动5m,再向左移动3m,两次移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是运动的起点,用数轴来检验你的答案。
法律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将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取_ _ _ _ _ _ _ _ _,放绝对值_ _ _ _ _ _ _ _ _。
这个规则包括两种情况:
两个1的正数相加,明显取正号,绝对值相加,例如+3 ++ 5 =+8;
2两个负数相加,取数字_ _ _ _ _ _,加_ _ _ _。例如,-3+-5 = -3+5 = -8。答“-8”取数字“-”是因为_ _ _ _ _ _ _ _ _。
[实践]
1.早上6点的温度是-5℃,下午5点的温度比早上6点低3℃。下午5点的温度是多少?
2.第一局红队5:2胜黄队,第二局蓝队3:1胜黄队。两场比赛黄队赢了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30km,第二天-40km。两天向北走多少公里?
4.模仿-3+-5 = -3+5= -8的格式:
1-10+-30=
2-100+-200 =
3-188+-309=
【探索2】
1.开业第一天,90元盈利,第二天,80元亏损。两天赚了多少?第二天亏了120元怎么办?
2.第一天盈利,第二天亏损。合在一起,是盈利还是亏损?
3.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律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二条前半部分是:两个符号不同绝对值不同的数相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符号。
比如+6+-2 = +6-2 = +4。答案“+4”标“+”是因为两个加数+6和-2中_ _ _ _ _ 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 _ _ _ _得到的。
再比如,计算-8++3时,先取_ _ _ _ _ _,因为两个加数中_ _ _ _ _的绝对值较大,再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_ _ _ _ _较小的绝对值得到_ _ _ _ _ _,所以最后的答案是_ _ _ _。
[讨论一下]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本质是把加法运算转换成“小学”的减法运算。他是对的吗?
[实践]
1.第一局红队5:2胜黄队,第二局黄队3:1胜蓝队。两场比赛黄队赢了几个球?
2.如果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米,再向右移动-8米,两次移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3.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超过标准重量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结果如下:
-3.5,+1.2,-2.7.
这三包洗衣粉重量超标多少?
4.模仿-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律理解
有理数加法第二法则的后半部分是:两个相反的数相加得到_ _ _ _ _。
比如+3+-3 = _ _ _ _,-108+108 = _ _ _ _。
[示例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以例1的格式计算。
[作业]
P29。习题1,P32。练习8,9,10。
代用材料
使用□表示+1,使用■表示-1。显然□+■=0,
1■■+□□□=■+□+■+□+ □=_____.
这说明-2+3=+3-2=1。
想一想:为什么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转换成减法?
2计算■■■■ +□□□□□ = _ _ _ _。
3计算■■■■+□□=■■+□■■■= _ _ _ _ _。
这说明-5++2 =-_ _ _ _ _ = _ _ _ _ _。
4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