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及试题(10)

2018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及试题(10)

婴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考试中的常见病。

婴儿腹泻

一.概念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严重时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病为婴儿期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关注的“四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至2岁。

一、原因

易受影响的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儿童消化酶少,活性低,消化功能差,而婴儿期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物质多,消化系统负担重。

2.身体防御功能差

3.人工饲养

(2)感染因素

1.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

2.肠胃外感染

(3)非传染性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三、发病机理

1.非感染性腹泻

2.传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肠粘膜损伤和二糖酶缺乏。

细菌性肝炎:分泌性腹泻的毒素

侵犯肠黏膜,导致炎症。

第四,临床表现

(一)各种腹泻的临床表现。

1.轻度腹泻,上吐下泻,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2.严重腹泻

(1)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全身中毒症状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不同原因引起的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儿童。急性起病,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无腥味,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偶尔可见少量白细胞。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的高温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便溏。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3.真菌性肠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主要症状为大便稀黄,泡沫、粘液较多,有时有豆腐渣样块(菌落),偶见血便,真菌孢子和假菌丝,真菌培养阳性,常伴有鹅口疮和肛门周围黄白色假膜。

(3)持续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4)非病理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出生的婴儿,有浮肿和湿疹。精神、食欲、体重的良好成长不影响生长发育。

2.饥饿性腹泻的孩子饿了,经常会因为饥饿而哭闹,大便的特点是少量的水。只要逐渐增加饮食,大便是可以转正常的。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大便检查

(3)血液生化检查

动词 (verb的缩写)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强调继续进食以满足生理需求。但应根据疾病特殊的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合理调整。

2.控制感染对于70%的患儿,一般不需要病毒和非侵袭性细菌引起的水样腹泻,使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避免使用止泻药。抗生素可用于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新生儿、婴幼儿和免疫低下人群。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4.腹胀的对症治疗可采用皮下或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或肛门排气,低钾者应及时补钾。严重呕吐可针刺内关穴或肌肉注射氯丙嗪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药物。

5.持续和慢性腹泻的治疗是基于病因。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

4.社会和心理因素

七、护理诊断/问题

1.津液不足与津液流失过多,摄入不足有关。

2.营养不良:低于身体的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体液流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排便次数增多、臀部皮肤受刺激、尿布使用不当有关。

5.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健康知识、腹泻预防和护理知识。

6.潜在并发症:酸中毒、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

八、护理目标与护理评估

1.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2.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

3.孩子体温降至正常。

4.孩子的皮肤完好无损。

5.孩子家长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护理孩子。

九、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2.监测体温和控制感染。

3.密切观察病情

4.注意排便。

5.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6.臀部护理

X.健康教育

1.合理营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指导儿童家长准确配置和使用ORS解决方案。

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