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面试中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及要点
一、提出观点:指出本质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1,指出本质观点:所谓本质就是考生透过时政热点的表面现象看到一些隐藏的问题。常见的切入点是价值观、法制、运营管理、利益驱动四个维度。
(1)做一个价值判断:表明对时政热点的态度比较扎实,能够有针对性的总结。
好现象:支持,赞同,合理,可取,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表扬或赞美,给措施以力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学习。
问题:异议,这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消极有害的。需要各方高度重视,立即解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思考和探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林中不见树。
辩证法:初衷是好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它有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片面地看。
二、论证观点:背景分析、影响分析、原因分析。
1,时局背景分析:要列出时政热点和一些相关热点事件的政策背景是极其困难的,需要考生在平时充分积累,才能够轻松到来。
现状=好现象+问题
例证:纵观当前经济形势,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俗话说得好,仰望高处的人不要忽视下面的人,期待前者的人不要忽视后面的人。看看…的发展现状...还是有一些问题。
可取和令人担忧的地方,如...
2.影响分析: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角度来看,问题造成的危害是可以解决的。共同的主体是政府、社会和个人。
影响=意义+危害=个人+集体+政府+国家等主体。
政府:降低公信力不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抹黑政府形象,拉大党群干群关系,制造隔阂,阻碍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高效廉洁透明...
社会:形成不良社会风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社会正能量、负能量,违背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群众:不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使人民群众成为“老不信者”,增加人民群众的痛苦指数和幸福指数,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福祉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3.原因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避免与影响分析的思路冲突。
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客观=主体分析=层面分析(思想+制度+操作+效益)
思想:一直不太重视,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包括政绩观、群众观、权钱观,意识淡薄,包括服务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道德滑坡;
制度:制度空白,不完善,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法律:相关法律尚未出台,不完善,违法成本低;执法处罚力度不够;法制宣传普及不够;
运营管理:信心不够公开透明,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监督管理薄弱,软硬件设施跟不上...
利益驱动:有不正当/灰色利益链,有政绩观,有金钱观。
第三,落实观点:提出对策
对策=主体+客体+核心手段+具体内容+目的
举例: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可以建立企业黑白名单,建立食品企业信用档案,设立食品安全监管举报奖励专门热线,成立领导工作组,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分工,统一监督协调,定期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辅以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违法企业,将严肃问责处罚,从而规范食品运输、销售、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保障老百姓的安全,实现舌尖上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