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小额贷款被央视“点赞”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浙江金华的迈克信息科技是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这家公司为企业提供移动支付等SaaS服务。去年受疫情影响,客户对非接触式运营管理的需求大幅上升,但分公司信息缺乏扩张资金。浙商银行金华分行在了解到企业资金困难后,通过“银税互动”系统为其办理了375万元的税收多项贷款,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获得了市场先机。

你可能会疑惑,什么是“税多贷”?“税多贷”是基于企业税务信息进行融资增信的重要信用基础。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照其纳税额的一定倍数审批发放贷款。

税额是不能造假的,和收入有倍数关系。通过纳税额,银行可以推断出企业的真实收入,浙商银行利用这一关键信息完成了对分支机构信息的授信。

刚刚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浙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18.73%,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825亿元,较年初增加197.43亿元,增速9.77%,比境内机构各项贷款增速快3.53个百分点。授信客户数108300户,较年初增加4300户,增幅413%。通过线上产品累计授信超过6543.8+0.30亿元。

如果说余额和客户数量只是量的增加,那么融资成本的下降和资产质量的提升才是硬经营实力的体现。

浙商银行是怎么做的?

在本文中,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专利的视角。

1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专利

专利是反映企业R&D能力及其对科技重视程度的权威指标。为了客观衡量浙商银行的金融科技质量,我们通过知识产权数据库智慧芽进行检索发现,目前浙商银行的申请总量已达58件,正在审查的专利有43件,占比74.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浙商银行的专利申请量突然加速,达到37倍。这和我们平时的预期一致,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在疫情中大大加速。

浙商银行近年专利申请数量

再者,我们还找到了浙商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关键词!

浙商银行的专利申请词云

从创新词云来看,浙商银行的核心专利关键词是“区块链”,其关键专利是“一种提高区块链查询效率的系统和方法”,按引用次数排序。

那么,浙商银行为什么如此重视区块链呢?

这就意味着要去供应链,供应链离不开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

目前国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构建完整友好的创新生态。众所周知,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也是围绕供应链的博弈。

供应链系统非常复杂。其中,小微企业是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生产和流通的顺畅具有重要意义。浙江也是中国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重镇。截至2019年末,浙江省共有小微企业222.4万户,占注册企业的87.7%。因此,服务好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可以帮助产业链成为创新链,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我们知道,金融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区块链被认为是“天然的信任机器”。区块链这种技术,天然适合记录信息,建立产业链多个主体之间的信任。如果辅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可以无缝对接产业链。

事实上,浙商银行早就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做文章。

浙商银行应收账款连锁平台

供应链的另一种表现也可以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浙商银行已经前瞻性地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他们深入到这种关系中,用平台服务的模式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通过拓展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构建大区域、小区域的集群化营销体系,开辟新的客户群体和业务增长点。由此,浙商银行有了批量获客的新方式。

郑泰集团是电气行业的领导者,其下游经销商遍布全球。郑泰集团作为核心企业,有控制不同阶段应收账款总额的需求,这就要求经销商加快回款速度。而经销商需要高效便捷的融资方式。

爆发后,浙商银行与核心企业就客户准入标准达成一致,核心企业推荐经销商的名单制,积极切入经销商网络,解决双方痛点。同时设计了专门高效的业务流程,借款人可以通过网银自助取款,所有流程更加快捷方便。最后,我们很快与郑泰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浙商银行的融资服务可以通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平台化模式快速辐射到其下游经销商。在批量获客的同时,简化流程,真正解决经销商需要高效便捷融资的问题。截至6月底,平台模式已服务客户6.66万人,较年初增长6.56%,融资余额701495万元,较年初增长3.40%。

2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加速

金融和实体经济永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以浙商银行为例。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浙江、浙商、浙商银行》中指出的,浙商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改革开放。

银行业的数字化运营也依赖于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很多金融科技的从业者已经意识到,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基于数据对企业情况的判断就越准确。

地处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浙商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将小额贷款作为主要的战略业务。这些年来,既尝到了甜头,又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看这个指标,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只有三家高于10%。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浙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为18.73%,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浙商银行一直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良率也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可喜的是,浙江省的数字化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十三五”期间,浙江在推进数字经济过程中,把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作为重要方向。推动企业“上云,用数字,赋能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制造企业通过应用数字系统实现了工业数字化。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政府确定了60家示范培育企业,推动制造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数字工程企业深度对接。

在浙江银保监局局长鲍祖明看来,关键是浙江银保监局和省大数据局共同推进全省各部门数据整合,打造浙江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构建了“金融主题库”,拥有54个数据源、3952条验证规则和6大类指标体系。

换句话说,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浙江省并没有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线性思维方式,而是通过整合数据找到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有了数据的沃土,浙江大力推行首贷户、信用贷款、不还贷款。同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信息,加强信用贷款能力建设,加大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力度。此外,浙江省还建设了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因此,《人民日报》称赞这一做法“开创了工作新局面”。这也是文章开头介绍的“税多贷”产品落地的原因。

2020年6月,浙商银行与浙江省经信厅联合推出浙江智造金融项目,目标是“三年金融助力100亿”,帮助浙江工业企业加速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截至7月底,为超过1,000家上市企业提供的融资余额为457.05亿元。

因此,浙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秘诀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浙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战略决心,以及平台服务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二是整体数据环境的改善。所以,实体经济越活跃,经济数字化水平越高,像浙商银行这样有金融科技实力的银行就越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