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一)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对社会存在有负面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

2.两个基本定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它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提高。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提高;反而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这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和调整,使之适应经济基础,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价值观和人生观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引导作用(它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6、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1)通过劳动和奉献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3)自强不息争取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和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

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论文

由于高三目前使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是基于初中所编教材的“急件”,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参考资料都存在“过于简单化”的弊端,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诸多教学困难。另外,近几年的历史高考增加了对高中难点内容的考查。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突破难点,成为高三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杰出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对高三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难点就会得到改变。摘要:本文依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了《中国古代史(选修课)》中的一些难点,以供参考。

第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因此,一切历史现象的最终原因和巨大动力,都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变化。比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任能”的“退位制度”,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任能”的标准是什么?在私有财产已经出现的宗法公社后期,谁最“贤惠”?这是学生学习《黄帝与姚舜禹传说》后难以解开的历史“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也就是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开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出现。在当时的情况下,谁可能最有威慑力,谁就能逼着大家说他是最有才华的人。“尧比较富裕,舜有粮库,禹父筑城保产”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看来,民主公正的退位制度背后,似乎有以经济实力赢得位置的道理。用韩非子的话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唐放桀,伐周,这四王的大臣杀其王”。正是在这种依靠实力参与争夺职位的退位制度下,必然会出现动荡的社会局面。舜以* * * *夺取尧的地位,虞舜继位,齐杀伯夷夺取其地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皇位世袭制将这种竞争的范围限制在皇室后裔,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皇位世袭制取代了退位制,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一历史性变革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不仅是如实反映社会存在的责任,而且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表现为意识超越了社会现实的局限,创造了新的观念,进而表现为在新的观念指导下实际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们的实践,社会意识可以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比如东汉末年,张角就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说“天已死,黄天应立。作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动了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之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大创举,为后来的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宗教毕竟是麻醉人的鸦片,有它负面的腐蚀作用。会束缚人的思维,削弱人的战斗力,让农民分不清敌我。比如因为曹操毁庙,青州黄巾军误以为他是其盟友,结果被曹操瓦解镇压。

二、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容的”的观点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有一种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定的、必然的关系,即与其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即政治法律制度,是以经济结构为基础的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利益的体现。比如周朝灭亡后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它和景甜制度的关系是什么?学生觉得很难理解这一点。如果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是相互依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商朝在周朝灭亡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广大的疆域,“封建亲族取范”,以周氏族的血缘关系为基础,逐步分封,一步步建立起以宗藩、朝贡为条件的家族制度,而周就是这个以天下为家的家族制度的首席族长。

这样,政治权力和氏族权力的统一,各个家族在血缘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也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不同环节,而西周的国家结构就是姬姓家族的扩张。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结的宗法家庭公社关系的国家化,是西周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宗法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与这种宗法制度相适应的是当时井田制的经济制度。根据生产关系三要素分析,制度中的“土地国有”(即归周所有)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奴隶主(诸侯)强迫奴隶集体劳动是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奴隶主(贵族)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是产品分配方式。这三点是井场系统的精髓。至于“农田纵横交错,像井字游戏”,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由于分封制的政治结构与井田制的经济结构相适应,西周的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更加精细(所谓“百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广大的奴隶国家,使我们的奴隶社会进入全盛时期。再比如,与汉唐相比,大一统没有完成,从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就非常尖锐,统治者更加腐朽。商品经济为什么繁荣?如果生产力的发展迫使生产关系作出一定的调整,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一是北宋虽然没有统一全国,但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其次,“饮杯酒放兵权”的交换条件是“多择良田美宅”,使得北宋的土地兼并比上一代多,造成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大力鼓励工商业发展,城镇出现,城市繁荣,商品经济繁荣,使工商业增加的税收弥补了财政收入的不足。虽然南宋统治者占据了半壁江山,但随着经济中心南移的最终完成,临安的商业发展在北宋时期大大超越了东京,更加依赖工商业收入。再次,城市商品市场的扩大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发展,加上造船技术的进步,为海外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使宋朝统治者从海外贸易的收入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第四,汉唐以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宋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再比如资本主义的萌芽,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稀疏地出现。与此同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明朝中后期的中国。

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欧国家。但在那之后,中国为什么没有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放弃海外活动的机会,固守传统的农业经济,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新的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窒息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果,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对农业经济国家的决定性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政治和军事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这一优势,对外扩张,采取“舰炮政策”,向经济落后国家敞开大门,使其日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导致了世界历史上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历史教训不仅极其深刻,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阐述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决定性作用。总之,只有遵循这一基本法则,所有历史事件的结果才会引人注目。

比如商品苗改革为什么会成功?“废弃的矿区露天建筑”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和“建立郡县制”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建立了封建制的上层建筑,以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商苗改革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互动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再比如汉武帝在军事行动上“与秦始皇少有不同”,为人民服务,加强意识形态控制。他为什么“得秦之失,避秦之祸”?如果能分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秦始皇北击匈奴,正好在六国统一之后。经年累月的征战,让本已严重受损的生产力雪上加霜,让百姓苦不堪言,埋下了秦朝崩溃的种子。汉武帝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对匈奴进行了反击,有利于北方边疆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秦始皇为民服务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建造宫殿和陵墓,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田地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汉武帝为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招募农民服役,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加强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秦始皇通过劝其焚书坑儒的方式残酷镇压知识分子,造成了钳制思想、摧毁文化的恶果;汉武帝则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通过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局面。总之,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兴旺发达;不然它的死会很突然!这表现在元清统治上,也很清楚。

两人都是进入中原的边疆民族。元朝只存在了90年,清朝却统治了268年。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第一,元朝皇位继承不稳定。在元世祖的忽必烈和元成宗的铁木尔之后,争夺皇位和权利的斗争仍在继续。从1308到1333的25年间换了8个皇帝。这种权力斗争经常威胁到统治集团的所有成员,造成政治和社会动荡。清初“父传子,家治天下”的君主专制奠定了坚实的统治基础;第二,元朝的黑暗统治使得汉族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下。相传元代的人分为十类,包括七个工匠、八个妓女、九个儒士和十个乞丐。成为平民的文人学士,因为科举的废除,缺少了一个正常的做官途径,只能写戏剧、小说谋生;但入关第二年,清朝在1645年开始科举考试,为汉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打开了大门,吸引他们加入维护清朝统治的阵营。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是不在他的视野之内的。当他讨论历史时,他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看来,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完全相互脱离的。”虽然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编写的,但掌握如何把各种历史问题结合起来,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否则,用历史唯物主义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重复了费尔巴哈的错误,无法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回答高考历史题。这不是发人深省吗?当然,正如列宁所说,“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寻求解释一切,而只是寻求指出解释历史的‘唯一科学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话)方法。”

作为教师,把唯物史观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真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从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考,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的局面。因为,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问题,是社会发展规律进程的逻辑展开,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唯物辩证本质的揭示,也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所以,这也应该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