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用水效率分析
京津冀都市圈水资源短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节约用水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制度和措施来实施节约用水。目前,该地区整体节水成效显著,节水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由于水资源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节水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北京、天津等城市工业用水重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表2.12)。
京津冀都市圈2004年人均用水量为284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万元GDP用水量为140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48%,其中天津最低,仅为75m3;综合灌溉定额仅为295m3/亩;工业用水平均重复利用率约为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沧州超过80%(表2.12)。
表2.12京津冀都市圈2004年用水效率
资料来源:北京水务局网络,2004年。
此外,农业灌溉用水仍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最大部分,用水效率较低。目前农业生产多为资源消耗型,比二三产业更具隐蔽性和长期性,节水几乎无从谈起。目前农业用水和种植中灌溉、蒸发、渗透多,植物实际利用率低,特别是干旱地区。滴灌和微渗节水效果明显,但不利于作物吸收和正常生长,不利于农业操作。水产养殖虽然蒸发不多,但废水用后直接排放,很少用于种植灌溉,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利用率,生态模式优化也没有提上日程;水的利用率低主要是这两方面的问题。
天津虽然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但工业用水量明显低于北京和河北八省市(图2.3)。这是因为天津是循环经济起步较早的城市,而北京的循环经济起步相对较晚。近几年开始城市结构调整,近期效果逐渐显现,但远不及天津。
图2.3 1995-2004年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用水量变化
2.3.2京津冀都市圈居民生活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从图2.4可以看出,天津市在居民生活节水方面成效显著,总体趋势良好且稳定。这是天津较早实施水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的效果。
图2.4京津冀都市圈居民用水量变化
天津按照供需原则,以制度建设和实施为重点,以提高用水效率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开发利用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节水器具市场准入制度,深化水价改革,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2004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非居民计划用水率达到91%,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55%,城市供水量比2000年下降17%。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63万亩,相当于有效灌溉面积的50%。天津的节水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图2.5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变化图
2008年,北京市水资源消耗量为35654.3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9%。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而居民用水量呈上升趋势。按现行价格计算,万元GDP用水量为33.66m3(图2.5)。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随着北京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已达1695万人。这使得北京的发展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即来自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北京自然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北京的生活用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导致北京市虽然万元GDP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居民生活用水量却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加(图2.6)。
图2.6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