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什么是真正的语言?

为什么要把汉语作为汉语课来教?

黄厚江

1978期间,中国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带来了思想整风和彻底清除,也带来了思想解放的宝贵经验:人们畅所欲言,讨论问题,澄清是非,通过讨论实现思想解放。受此启发,本报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在全国教育界,特别是语文教育界,就“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怎样教语文”、“语文课的主体是谁”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试图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推动我国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把语文当语文课教》看似文字重复,实则不然;因为现在的语文课,有的语文课讲的不是语文的内容,要拨乱反正,要追根溯源。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在《为什么把语文当语文课教》中认为,语文课不应该充斥着声光、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现象,这样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让语文课以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目标,让语文课回归语言本质。由此我们认为,把汉语作为汉语课来教,用汉语的方法,才是真正的语言的核心。

本文是继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2013年2月27日《真实语言拒绝豪华包装》一文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对真实语言讨论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全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参与讨论,共同努力澄清相关的语文教育理念,寻找语文课堂的真相,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

钱理群先生说:“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所谓改变教学方式,就是‘把语文课变成语文课’。”我不知道王老师的言论是否与我多年来所说的有关,但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异化现象,我们一直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实践语文教学。在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命题和有效的实践操作机制。“把汉语当汉语课教,用汉语的方法”一直是本土汉语的核心命题。《语言文学报》发起的“真正的语文”讨论,是一次拨乱反正、探索语文教学真实规律的学术活动。在我们看来,“真语文”最基本的要求是“把语文当语文课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呢?或者说什么是“真语言”?我认为,它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

以语言为核心

语文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价值和个性特征。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技能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的运用,母语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学习运用母语的能力,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没那么简单。有的语文课,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很多语文课,除了老师看到的“语文”,什么都没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很多人对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理解有偏差;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有人认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人认为语文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语文。因为汉语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有人认为汉语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汉语。因为语文必须关注人的成长,有人认为语文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语文;因为语文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和思维总是密切相关的。有人认为中国人在思考,思考就是中国人。因为语文对人的感情影响很大,所以有人认为语文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语文。因为文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语文就是文学,文学就是语文...

如果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语文课其实就是一对矛盾,就是语言和意义的关系。读书听讲以文字为荣;写和说都是表达意思的话。当然,语言和意义的关系也是* * *生一套,所以母语汉语的教学机智主要是* * *生教学法。从课程的角度来说,演讲应该是更核心的因素。

什么是语言为核心?即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充分体现语言要素,紧紧围绕语言展开。体现在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和语言生活中。即使有其他的教学安排,也要为这些语言活动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里的“语言”可能是“言语”,也可能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这里我们只是用了人们习惯的表达方式,并没有深入概念。

以语文活动为主体

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其实现在很多语文课不是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而是由内容积累、问答罗列、形式呈现、概念演绎和结论传递,甚至问答组成的一节课。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语文活动构成。

什么是中国活动?首先应该是中国人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的活动。语文活动应该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活动,听、说、读、写应该是基本形式,但是很多语文课花了很多时间在其他活动上。比如,教晋祠就是通过视频参观这个景点,教木兰诗就是欣赏美国电影《花木兰》,教北京胡同就是展示北京风情,变成了北京胡同、上海胡同、苏州胡同的大聚会,教五人墓纪念碑,让学生表演毛抓人的场景...关于上述现象的批评者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显然,这些做法不是语言活动,或者主要不是语言活动。

其次,中国人的活动必须是“动态的”。有些课看似全是语言,其实是静态的,不灵活的。既没有教,也没有学。可以说,讲述、问答、展示、构思、练习、总结仍然是语文课堂上常见的现象。

所谓“行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就是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课堂上,老师确实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总结文章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但是怎么说怎么总结完全不清楚。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总结什么就总结什么。这有什么教学价值?这不是中国人的活动。

所谓运动,也反映了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学生阅读、体验、思考、反思、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国学。有的课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次全部答完。这就是没有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应该经历曲折和失败,应该反映学生的思想。在和老师谈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时候,我们说以学生为中心很简单,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教学,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事,就是让学生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包括自己做不到的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我们看到一些老师教学生寻找答案。找到答案,一切都会好的。不重视过程,就不需要,也不重视。这不是学习活动。

所谓运动,也指老师的运动。虽然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体验者,但我们并不否认教师的主体作用。所以关于教学的主体,我们一直主张语文教学(甚至包括所有学科)是双主体。我们常说,教师要细心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领导分配工作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能发挥教师的作用。所以,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就是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发挥自己的作用。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要求外,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导,及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所以,语文学习活动既不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结论,也不是搞一个看似轰轰烈烈的学习形式,而是学生和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

最后,语文学习活动一定要积极。所谓直播,首先是活动形式有一定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是强调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组织活动,而不是机械的公式化的程序性过程,更不是照搬别人的活动。我们有些老师喜欢照搬所谓名师的做法,喜欢模仿公开课、有奖课的做法,结果往往是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有些老师总希望语文教学能有一种或几种模式。这是对语文教学特点的认识不足。任何教学活动只有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才会显示出它的效果。生硬的模仿,机械的照搬,刻板的模式,都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

所谓活,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活动欲望。这就要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展现语文学科的特色和魅力,也要求语文学习活动有必要的活动空间。例如,问题探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但有些问题只是简单的“是”或“不是”,使得问题失去了生命力,甚至有些问题暗示了答案,失去了讨论的价值。钱梦龙先生多年前批评说:“白求恩同志从哪里来?你走了多少英里来到中国?他来中国干什么?”像这样的问题还是经常看到的。一些小组讨论的探究性问题,只要看文本,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存在多重解读的可能,甚至在文本中找几个句子。那样的小组讨论只能是装腔作势。近年来,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在很多语言活动中,文本内容只是简单的转述或叙述,缺乏活动空间,语言活动没有张力。狭隘的思维空间和僵化的活动形式并不能真正给教学活动带来活力。

理想的语文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应该是* * *性的,即就地可再生,学习资源和活动在活动中不断丰富。一个是师生之间的* * *学生。理想的学习活动是师生相互激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得到深化。比较常见的应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激活。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激发彼此兴趣、激活彼此思路、促进彼此提高,从而丰富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过程。第二是词和意义的诞生。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成功的学习活动都能通过语言活动丰富和加深对意义的理解,通过对意义的理解加深对语言的品味,丰富对语言的感受,丰富对语言的积累。

以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目的。

我们提倡的母语,主张“把汉语作为语言课程来教,用汉语的方法来教汉语”,但这绝不是狭隘的汉语观,也不是单纯以教汉语为基础,根本追求是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综合素质。

从不同的角度看,语文课可以分为不同的境界。我们认为,从语文教学内容来看,语文课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语文课只有语文。盯着中文教中文,看是不是中文,想一想。除了中文,就是中文,不要看,也不要听。这是语文课的一般境界。语文课什么都有,音乐、声音、闪电、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什么都有,但是我找不到任何一个语文活动。这是语文课最糟糕的状态。在我们的心目中,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就是看待一切,认为一切都是语文,一切都是为了语文,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毫无疑问,用狭隘的汉语观来教和学汉语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看似相似的最坏状态和最高状态很容易混淆。就像文言文的教学一样,有人把阅读工具书的翻译和一系列技巧高深的讲座混为一谈。都是“看山就是山”,一个是不了解,一个是了解。

所谓“看待一切,就当是语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说,就是处理好语文与非语文的关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应试与识字的关系,人文与工具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核心内容与外延的关系,等等。从课堂教学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是单词与意义、阅读与写作、听说、听说与读写、听说读写与思维、听说读写与语言、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这些关系能处理得和谐、恰当,语文课就是一种高境界,势必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果刻意夸大一点,就会让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畸形、异化甚至不真实的状态。

如果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理解这个问题,所谓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或者说所谓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课堂上得到体现。知识学习和知识积累可以给学生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给他们有用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为语文素养的培养服务,用正确的知识观教语文知识;有明确具体的语言能力训练,有适当的语言能力训练形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自己的阅读、写作、体验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积累了语文学习经验,认识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而且在这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情感世界,提高了思想认知能力,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我觉得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是我们对母语的阐述,也是我们对真正的语言“以语文课为语文课”的基本主张。当然还有很多内涵,因为其他文章都有涉及,这里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