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中有谁整理过法理学中法律的起源和内容?

在我们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中,法条渊源,也就是法律的表达,经常考法理学。这个考点是法理学的黄金考点,但是考法理学和法律起源是非常容易的,所以为了方便大家备考,我给大家整理一下法律起源。

概念法的起源是法律的形式起源,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

分类根据法律形式上各种法律渊源的清晰程度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法律的形式渊源是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明确的法律条文的形式。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习惯、判例、政策等。

宪法是当代中国法律的正式渊源,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特别程序制定,全面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其中全国人大称为基本法,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制度称为非基本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行政法规:由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比如国务院制定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外汇管理条例》。

地方性法规: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称为省法规。

比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常由设区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民制定,称为设区市条例。

规则: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局、部门制定,如国务院财政部制定《财政部会计监督实施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可由省级政府或设区的市级政府制定,如杭州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控制航空站和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

自治法规也成为专门的地方性法规,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还有经济特区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例题(多选)地方法规可以制定如下:

A.河南省人民政府

B.郑州市人大

C.开封市人大常委会

D.兰考县人大

答案:公元前。解析:地方性法规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者由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民代表大会制定。a指政府,D指县级人大,不符合制定主体要求。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公元前。

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法规的例子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B.国务院制定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C.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D.财政部制定的财政部会计监督实施办法

答案:ACD。解析:A是基本法,B是行政法规,C是地方性法规,D是部门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