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电池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原电池方程式

高三网权威发布高中化学原电池带答案试题。更多高中化学一次电池试题及答案信息,请访问高三网。在化学的学习中,你会学到许多有趣的现象。想学好化学,需要多做题。下面模联网就为大家带来电池检测题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下列变化中,()属于伽伐尼反应。

a .在空气中快速氧化金属铝表面,形成保护层

B.当镀锌板表面被划伤时,还能防止铁被氧化。

c .在烧红的铁丝与水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层蓝黑色的保护层。

D.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加速反应。

分析:A中的Al被空气中的氧气直接氧化;B中的白口铁含有比Fe更活泼的Zn。当形成一次电池时,锌作为负电极,失去电子并阻止铁被进一步氧化。c只是铁和H2O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生成Fe3O4,不是原电池反应;在D中,Fe+CuSO4 = = Cu+FeSO4,析出的Cu覆盖在Fe表面,相互接触形成原电池,所以B和D都属于原电池反应。

答案:BD

2.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片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而不影响氢气的生成量,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盐酸。

b .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提高氢离子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但由于它与过量的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6 mol/L盐酸会影响氢气的生成量,所以A是错误的;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锌取代铜后会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所以B是正确的;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或氯化钠溶液会降低氢离子的浓度,从而减慢反应速度。

答案:b

3.将金属M放入盐N(NO3)2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M+N2+= = M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m和n在室温下能与水反应。

b、M、N用导线连接起来,放入稀H2SO4中,肯定能形成原电池,H2在N极释放。

c、M、N用导线连接起来,并联放入N(NO3)2溶液中,一定会形成一次电池。

D.由M和N组成的一次电池,M必须是负极,H2必须在N电极上产生。

解析:A项中,M可以从N(NO3)2溶液中取代N,即M和N在室温下不与水反应;B项中,M比N更活泼,但在酸中不一定能代替H+;C项,因为能反应:m+N2+= = m2++N,能形成一次电池;D项,M和N,M组成的原电池不一定是负极,也不一定能产生H2。还需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比如把铁和铜放入浓硝酸中,用铁做正极。

答案:c

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新课标第一网

4.普通水泥在养护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生成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性,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来测量水泥的初凝时间。这种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一般方程式为:2cu+Ag2O = = Cu2O+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2CaO?SiO2,3CaO?SiO2和3CaO?氧化铝

B.在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u+2oh-2e-= = = Cu2O+H2O。

D.当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解析:普通水泥的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A正确;Ag2O在总反应中作为氧化剂,氧化剂在原电池中作为阳极,B错误;原电池正极得到电子,C错误;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根据电荷守恒,带负电的阴离子应该流向负极,D是错误的。

答:答

5.下面的烧杯中装有稀H2SO4,是()在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A.B. C. D。

解析:B和C中的铜和银不能与稀H2SO4反应,而D不形成原电池,只有A中的Cu是正极,溶液中的H+在这个电极上被还原生成H2。

答:答

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金属(在金属活性序列表中H之前),B是碳棒。关于此设备,不正确的是()。

A.气体从碳棒中释放出来,溶液的pH值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向b极。

氧化反应发生在D.a .电极上。

分析:A作为氧化反应的负极比H更活泼。

答案:b

7.向等质量的两种锌粉A和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图中H2的体积V L与时间t min的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分析:由于Zn+CuSO4 = = ZnSO4+Cu的存在。生成的Cu附着在Zn上,与H2SO4溶液形成Cu-Zn/H2SO4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然而,Zn和CuSO4之间的反应消耗Zn,这减少了生成的H2的体积。在图A中,A的反应速率高,产生的氢气少。

答:答

8.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银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电路中每转移0.2摩尔电子,负极质量的变化是()。

A.增加6.4 g B .增加2.16 g。

C.减少6.4 g D .减少2.16 g。

分析:一次电池中,铜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进入溶液,每摩尔铜失去2摩尔电子,所以0.1摩尔铜失去电子变成Cu2+进入溶液,质量减少6.4 g..

答案:c

9.将A、B、C、D四块金属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各种原电池。如果A和B相连,A是负极;当C和D相连时,气泡从D逸出;当a和c相连时,减少一个极点;当b和d连接时,b是正极。那么四种金属的反应性顺序是()W W W X K B 1 C O M。

A.A & gtB& gt;C & gtD B . A & gtC & gtB& gt;D

C.A & gtC & gtD & gtB& gt;D & gtC & gtA

分析:一次电池形成时,相对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作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作为正极。负极氧化质量降低,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气泡逸出,导致活性A >;b,A & gtC,C & gtD,D & gt乙.所以A & gtC & gtD & gt乙.

答案:c

原料名称:铁粉、水、活性炭、蛭石、盐。

10.(2011?山东德州,2010 1,持续的低温大雪让中国北方的“暖宝宝”成了紧俏商品。暖宝宝(如图)采用铁的“氧化放热”原理,引起原电池反应,铁粉在原电池中充当()。

A.负极b .正极

C.阴极d .阳极

分析:在铁-活性炭-盐组成的一次电池中,铁是负极。

答:答

能力提升

11.称取三份锌粉,分别置于A、B、C三个试管中,按以下要求加入附加物质,塞紧,定期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向甲方加入50毫升pH = 3的盐酸,向乙方加入50毫升pH = 3的醋酸,向丙方加入50毫升pH = 3的醋酸和少量胆结石粉..如果反应结束,产生的氢气体积是一样的,没有残留的锌。请使用“>”= '或'

(1)开始时,反应速率是_ _ _ _ _ _ _ _。

(2)三个试管中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是_ _ _ _ _ _。

(3)反应结束时,所需时间是_ _ _ _ _ _ _ _。

(4)在反应过程中,B和C的速率不同的原因是(简述)_ _ _ _ _ _ _。

解析:三支试管产生H2的本质是:Zn+2h+= = Zn2++H2 ↑,c(H+)开始相等,所以初始反应速率为:A = B = C;生成的H2的体积等于酸反应消耗的Zn的质量,但C同时反应:Zn+Cu2+= = Zn2++Cu。因此,参与反应的Zn的质量:A = B-C;对于B: CH3COOHCH3COO-+H+,随着c(H+)的减少,电离平衡右移,所以c(H+)B >:c(H+)A和B的反应速率高于A;对于C,由于锌铜原电池的形成,反应速度加快,因此反应结束,所需时间为:A >;B > C。

答案:(1)A = B = C(2)A = E-C(3)A >;十天干中的第三个/第三个

(4)由于C形成原电池,反应速度加快。

12.如上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在铁环和银环的连接处挂一根绝缘丝,使其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心滴入硫酸铜溶液。

(1)片刻之后能观察到的观察值是(指悬挂的金属环)_ _ _ _ _ _ _ _ _。

A.铁环和银环左右摇摆

B.铁环和银环保持平衡。

C.铁环向下倾斜,银环向上倾斜。

D.银环向下倾斜,铁环向上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w

分析:这个问题表面上和原电池无关,需要透过表面现象把握本质。只要能分析出原电池可以由铁、银、硫酸铜溶液组成,问题就解决了。

答案:(1)D

(2)化成一次电池,以铁为负极,溶解:Fe-2e-= = Fe2+,减轻重量。以银为正极时,电极上析出铜:Cu2++2e-= = Cu,质量增加。

13.根据下式所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次电池:

Cu+2Ag+===Cu2++2Ag

(1)装置可以用烧杯和盐桥,可以画出这个原电池的装置图。

(2)标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表明电子在外电路中的流向。

(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解析:首先将已知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Cu-2e-= = Cu2+,2ag+2e-= = = 2ag。然后结合一次电池的电极反应特性分析,可以看出电池的正极应该是Cu,负极材料应该是Ag。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铜和铜盐溶液形成铜半电池,银和银盐溶液形成银半电池,它们通过盐桥连接。

答案:(1)(2)(3)如图。

(4)负极:Cu-2e-= = Cu2+正极:2Ag++2e-===2Ag。

14.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两个“半反应”,一个是氧化反应,一个是还原反应。比如Fe+Cu2+= = Fe2++Cu的结果如下:氧化反应:Fe-2e-= = Fe2+,还原反应:Cu2++2e-= = Cu,总反应是两个“半反应”之和。

(1)请将反应3NO2+H2O = = 2h+2NO-3+NO相应地分解为两个“半反应”。

氧化反应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还原反应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请将离子反应MnO2+4h+2cl-= = = Mn2+Cl2 ↑+2h2o拆成两个“半反应”。

氧化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还原反应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还原剂作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作为正极获得电子进行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氧化反应:2NO2+2H2O-2e-===2NO-3+4H+。

还原反应:NO2+2h+2e-= = = NO+H2O。

(2)同样可以得到:氧化反应:2cl-2e-= = = Cl2 =

还原反应:MnO2+4h+2e-= = = Mn2++2h2o。

答案:(1)2 NO2+2H2O-2e-= = 2NO-3+4h+。

NO2+2H++2e-===NO+H2O .

(2)2Cl - 2e-===Cl2↑.

MnO2+4H++2e-===Mn2++2H2O .

15.已知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是可逆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可以自由移动,盐桥在原电池中不参与反应,只起导体作用),进行如下操作:(一)向烧杯中滴加浓盐酸(b),发现微安表指针偏转;(ii)将40%NaOH溶液滴入烧杯(b)中,并发现微安计的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1)为什么两次操作时指针偏转方向相反?用电极反应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了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操作时C1棒上的电极反应是_ _ _ _ _ _ _ _。

(3) (ii)工作时C2棒上的电极反应是_ _ _ _ _ _ _ _。

解析:(1)B加盐酸,AsO3-4还原;当加入NaOH时,AsO3-3被氧化。(2)2I-2e-= = = I2;(3)AsO3-3-2e-+H2O===AsO3-4+2H+.

答案:(1)B中的反应是AsO3-3-2e-+H2OAsO3-4+2H+。当加入盐酸时,化学平衡向左移动,AsO3-4被还原。加入NaOH后,化学平衡右移,AsO3-3被氧化(2)2i-2e-= = I2(3)aso 3-3-2e-+H2O = = aso 3-4+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