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拓新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总有相当一部分人主张“以多取胜”。他们的逻辑是:“教的知识越多,教学质量越高”,“学的多不如学的少”。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社会研究》,我认为新教材简化了内容,让老师为难,让学生高兴。它扩大了学生增长知识和合作学习的空间,但它使教师很难再次学习。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课堂形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开拓新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教材减少了容量,但增加了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国地理》分为地球和地图两册,区域地理部分近300页;世界地理也分上下两册,40多个国家。《历史与社会》第一册,人教版,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还有地图和地球都集中在一本书里。真正与地理相关的章节不到100页。在这些章节中,大约有150幅风景图和地理草图。此外,书中的阅读卡片也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新教材的编排化繁为简,合理解决了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新教材去粗取精,抛弃了过去记忆的大量地理术语,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动手、动脑、口头活动。教材在减少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内容的全面性。过去的实践证明,繁杂的内容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难以消化,最终导致教师被动,学生厌学。新教材的编写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网上收集资料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视野的拓展。第二,课堂上老师教的少,学生主动参与的多。长期以来,中学地理课堂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教师讲授过多,学生主动参与少,思维活动少,自主空间狭窄,课堂缺乏活力。新教材减少了知识量,增加了大量直观的图片,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也增加了教师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的难度。如果老师仍然用旧教材的方式教新教材,新课程的目的就达不到。不仅会造成课时不足,还会把学生引入死胡同。因此,新教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教得好,还要求学生学得好。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全方位活动,改变过去让学生跟着老师走的习惯,或者问一问一答的老教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少而精”,而不是“越来越复杂”,要特别注意情境的设计和巧妙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设疑,最终达到自我消解。情境的设计要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纲,做到图文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原则。所涉及的知识应包含更多的认知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使思维向纵深发展。第三,减少重知识轻能力,加强德育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在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变片面的知识教育为全面发展教育。历史上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决定质量的数量极限,不超过这个极限就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发生质变,走向反面。根据历史和社会的特点,有许多概念、地名和地理元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记忆这些枯燥的术语,就会冲淡这门学科的另一项任务——德育。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与明天的社会生活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面对当今多变的世界,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动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为重要。为了增强新课程德育的实效性,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还要改进教学方法,既要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配合教材渗透德育,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比如开展探索性活动,实地考察,关注社会热点。总之第一年工作恰逢新课改,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我很烦恼,但我会尽力教好新课程,让新课程伴随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