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真实问题
1.B
分析
试题分析:A、实心球到达最高点时,有引力势能,而且是最大的,所以机械能不为零。a不正确。
b实心球从最高点到落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正确。
C.从最高点到落点的过程中,球向重力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重力确实做功,重力做功不为零。c不正确。
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小明对球没有作用力,所以小明对球不做功。d不正确。
所以选b。
考点:能量转换现象;判断力是否做功;机械能。
点评:掌握动能、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能量之间的转化。
2.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摩擦力,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度有关。甲、乙完全相同,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摩擦力相等,拉力相等,AB不对。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内A的距离大于B的距离。根据,拉力相等,A的距离远A做的功多。c对。
3.b?
天车改为动滑轮后,提升同样的重物到同样的高度时,不仅要提升重物,还要提升滑轮一起,增加了额外的功,而有用功不变,可以判断机械效率变小了,B对。
4.D
分析
试题分析:a、拉动有用;所以,a是错的;
B.动滑轮的重力:因此,b是错的;
C.拉力所做的总功:;所以,C是错的;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因此,D是正确的。
所以选d。
考点:有辛苦,有额外的工作;滑轮(组)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讲的是机械效率。我们要准确找到有用功和多余的功,算出总功,再算出机械效率。
5.A
分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高度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质量变小,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质量减小,高度不变,所以引力势能减小。
所以选a。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和引力势能的概念,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是基本内容。在判断动能和引力势能的大小时,要注意影响动能和引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如何变化的。
6.答.
分析A中的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是正确的,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在实际情况下不可能使用无额外功的机械。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效率不可能大于100%,因为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B是错的;C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动滑轮,所以C是错误的;D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所以D也是错的。
7.C
分析
试题分析:①两根绳子承受物体和运动滑轮的总重量,不考虑摩擦力和绳子重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果设定物体的高度h,就可以求出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2h。
举起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w has =G,h,
张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并且∵W总是=Fs,
∴的紧张程度:
所以b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3)利用移动滑轮做额外的工作:
w量=G动h,
s=2h,
W has =W total -W amount =Fs-G移动h,
∴的紧张程度:
所以d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根据D中的结果,发现不符合机械效率的定义,所以C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所以选c。
测试地点: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目提供了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三种计算方法,注意条件: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力。
8.C
分析
考点:机械能、运动和力的关系。
解析:客户匀速上升过程中,虽然动能不变,但引力势能在增加,所以机械能也在增加,A错;因为B中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B是错误的;在C中,客户的位置相对于步骤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态的,C是正确的;D中,顾客只受重力和支撑力的影响,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必然有另一个力来平衡摩擦力,但我们找不到这个力,所以摩擦力不存在,所以D是错的。
9.自动呼叫分配系统
分析
测试分析:衡量引体向上力量需要的物理量有小明的质量、身体上升的高度和小明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所以选择ACD..
测试中心:功率测量实验。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生活中权力的衡量。
10.公元前
分析A,从图像中找出一个特殊值,h=3 m,t=10 s,水泥桶匀速上升速度为v=s/t=3m/10s =0.3 m/s,所以A是错的。
B、在0~10s内,水泥桶的提升高度为h=3 m,施工人员拉绳的拉动距离为s=3h=3×3m=9 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力计算拉力,则总做功为W =Fs=100N×9 m=900J,所以B是正确的。
c、水泥桶匀速上升速度为v=s/t=3m/10s =0.3 m/s,水泥桶上升高度为s= vt=0.3 m/s×8 s=2.4 m,施工人员在0~8s内对水泥桶所做的功为w = GH = 285n× 2。
D、建筑工人拉绳子的力量P=W/t=900J /10s=90W,所以D是错的。
试题分析:对于力从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可以由v=s/t得到速度,也可以由时间计算出桶移动的高度和绳子移动的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已知物体的高度。根据s=nh,计算出拉力F移动的距离。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力,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w =Fs,拉力的P = W/t P = W/t,根据W=Gh,得出工人对水泥桶所做的有用功。
11.重力势?一动不动
分析
测试分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要减少,另一种形式要增加。
动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引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弹性变形的大小和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弹性变形越大,越难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势能越大。
当秋千向下运动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有的动能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一个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如果恰好在不受力的时候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这个物体就会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只是在不受力的时候运动,无论是哪种运动,结果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秋千在最高点是静止的,所以此时不受任何外力,应该继续处于静止状态。
考点:机械能的转化,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12.800、 200、 80%
分析
测试分析:W有用=Gh=400N×2m=800J。
W total =FS=500N×2m=1000J。
考点:计算工作量;天车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点评: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记住代入公式进行数值计算就可以了。
13.160 250 50瓦
分析
测试分析:(1)有用:;
(2)总工作量:
(3)拉力的力量:。
考点:计算工作量;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幂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基础题目。
14.20?这个木块用圆木等填充。
分析
试题分析:(1)弹簧测力计B的指标等于绳子的拉力,那么物体A受到的拉力F绳子= 10N;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则F=2F绳= 2×10n = 20n;
拉力的距离,
张力功w = fs = 20n×1m = 20J;
(2)要使F变小,就要减小A与地面的摩擦力,所以可以把滑动变成滚动摩擦,即在木块下面放一根圆木。
考点:滑轮组绳索拉力计算;功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拉力的大小和拉力所做的功。确定绳子的股数和拉点的距离是关键。
15.不变?更小?使变小
分析
测试分析:载人舱下降时,质量、速度、动能不变;随着高度的降低,重力势能降低。
由于空气阻力,载人舱匀速运动。载人舱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载人舱机械能不断减少。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机械能。
点评:(1)把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运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2)注意是否考虑摩擦阻力,当考虑摩擦阻力时,机械能不断减小;当不考虑摩擦阻力时,机械能守恒。
16.18?4320?288
根据滑轮组的结构,承受物体重量的绳股数为n=3,s = 3h。
(1)用s=3h求绳子自由端的移动距离;
(2)用w total =Fs求拉力做功;
(3)已知做功的时间,利用幂公式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1)从题目来看,n=3,∴s=3h=3×6m=18m
(2)W合计=Fs=240N×18m=4320J,
(3)= 288瓦
测试中心:滑轮(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距离的计算,使用滑轮组时总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n的值由图表得出。善用s=nh是本题的关键。
17.高动能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从18楼扔鸡蛋可以砸碎行人的颅骨,从25楼扔鸡蛋可以致人当场死亡,可知高度越高,后果越严重,说明高度越高,鸡蛋的重力势能越大,并由此得出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的结论;
鸡蛋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降低,速度增加,所以动能增加。增加的动能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即鸡蛋下落过程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考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点评:本题涉及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解题要把这些知识点背下来,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用相关知识解题。
18.300;0
分析
测试分析:拉动做功:
W=Fs=60N×5m=300J,
∵木箱水平移动,垂直方向的通过距离为零。
∴重力功为0;
所以答案是:300;0.
考点:做工作的两个必要因素
点评:不做功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无距离的强(比如推而不动),一种是有距离的弱(靠惯性运动),第三种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9.法国、英国、中国
分析
试题分析:a、屋顶悬挂的电灯有高度无速度,故有引力势能;?
b、对于打开的弹簧门,弹簧弹性变形,具有弹性势能;
C.鸟在空中飞行,既有高度,又有速度,所以有动能,也有引力势能;?
D.滑冰场上滑冰的运动员有速度但没有高度,所以有动能但没有重力势能;
e、滚下斜坡的石头既有高度又有速度,所以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f,直线行驶的汽车有速度但没有高度,所以有动能但没有重力势能;
考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点评:这类问题要结合影响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因素。
20.(1)88.9%?2.2 30?(65438+每格0分)
(2)匀速(3)增加被吊物体的重力(4)机械重力摩擦。
分析
测试分析:(1)第二次机械效率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个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值为0.2N,所以指标为2.2N .
由于滑轮组由三根绳索支撑,所以绳索末端的移动距离为:s=3h=3×10cm=30cm。
(2)实验操作时,弹簧测力计要匀速垂直向上拉,使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反映拉力的大小。
(3)三个实验的分析表明,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钩码重力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使用同一滑轮组并增加重量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对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为克服移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的功。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大小会影响机械效率。
测试中心: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两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摩擦力、机器本身的重力有关。为了提高机械效率,我们应该使摩擦力和机器本身的重力最小化,使被悬挂物体的重力最大化。
21.(1)到达水平面时控制相同的速度和质量。(2)木块和铁球的移动距离。
(3)不可行,方块最终移动距离相同。
分析
试题分析:(1)根据实验要求,已知从同一高度静态释放的目的是控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与其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的移动距离,说明铁球对木块所做的功的大小,从而判断铁球的动能,这是换算方法的应用;
(3)观察图B中的装置,可以看出,如果同一根弹簧被不同质量的铁球压缩到相同程度,然后静止释放,冲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变形程度有关,所以弹簧势能相同,转化的动能也相同。所以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是一样的,无法完成实验目的。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的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动能影响因素的实验。除了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变换法,最后通过一个弹簧来改进实验也是新颖的,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22.(1)恒速?2mgh2/Fh1?(2)大于?小于?更大?(3)最大?(4)杠杆的重量
分析
测试分析:(1)为了测量机械效率,测量仪器要匀速垂直向上拉,使力平衡;
努力工作,全力以赴,
然后是机械效率的表达;
(2)当钩码的挂点在B点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1?OA=G?OB;当悬挂点移动到C点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从OB到OC的臂变大了,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指示变大了,有用功不变,但是杠杆举升的高度降低了,额外的功减少了。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和有用功之和,所以弹簧测力计这次做的功会比第一次少,机械效率会增加。
(3)由于第一次的有用功等于第二次的有用功,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又由于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
C点挂三个钩子,物体高度不变,物体重量增加,有用功增加W =Gh2,但杠杆举升高度与第二次相同,多做的功与第二次相同。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所以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
综上所述,第三遍的机械效率最大。
(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额外做的功是抬起杠杆本身所做的功,额外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和自重。
测试中心: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机械效率的测定,掌握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方法,明确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知道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23.(1)绳的自由端以0.6m/s的速度下落;
(2)此过程中额外做功5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分析
测试分析:(1)s=nh=3×1m=3m。
V=s/t=3m/5s=0.6m/s
(2)W extra =G动态h=50N×1m=50J?
(3)W有用=G是h=450N×1m=450J。
W总计= W有用+W额外=450J+50J=500J
η= W有用/W总计= 450J/500J = 90%。
测试中心:滑轮(组)机械效率;速度的计算;功的计算;有辛苦,也有额外的工作。
点评:通过读图明确滑轮组承受物体重量的绳段数是一个突破。通过绳段数,可以分析出物体上升高度与绳端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利用速度、功、机械效率公式得出正确的结果。
24.(1)300焦耳.
(2)第二趟效率高。
原因:肖勇两次做同样的额外功来克服自己的体重,第二次提两壶油增加了有用功,从而增加了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所以工作效率高。
分析
解析:(1)肖勇把一壶油从一楼举到三楼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了一壶油的重力,上升了两层楼。它的功率除以总功,总功既包括有用的功,也包括额外的功,即克服人体重力上升两层楼所做的功;(2)比较肖勇两次工作的效率,主要应该比较两次工作的效率。第二次榨油,第一次榨出一锅油,第二次榨出两锅油,有用功不一样,多出来的功一样,所以第二次效率高;
解:(1)肖勇做的有用功W有用=G油h=m油GH = 5kg×10N/kg×6m = 300j;
肖勇做的总功为W =G = h=(m油+m人)GH =(5kg+45kg)×10N/kg×6m = 3000j;
所以肖勇做功的能力。
(2)第二趟效率高(1)。
原因:肖勇两次做同样的额外功来克服自己的体重,第二次提两壶油增加了有用功,从而增加了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所以工作效率高。
考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都在这里了。自己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