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出了一道高考怪题:以“孙行者”为顶环。

陈出了一道高考怪题:以“孙行者”为对联上半部分的要求。

据穆和的《译德载物:清华人文学者对中国翻译的贡献》(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32年,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为高考语文试题结对写了一道作文题和一道怪题,上半部为“孙行者”,要求考生结对出,下半部。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行者”,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些中学生让考生对比对联有点难。据说后来只有三个候选人匹配,其中一个是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周祖谟教授。他们对,孙对胡,兴对适,哲对适,答案是胡适的名字,很有意思,使陈寅恪大吃一惊。

当时,人们认为陈寅恪是在故意戏弄他的朋友胡适之。事实上,陈寅恪的标准答案是“王(清代训诂学家)”或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完全没有调侃胡适的意思。

陈寅恪问这个问题是为了考察学生在文字、声调、词汇、语法、文学等方面的国学水平。他在《玄奘弟子故事的演变》中考察了孙悟空被称为“孙行者”的民俗学原因:“印度故事书《维摩诘经》和《文殊文姬品》传入中国,被南北朝高僧游改编成《三藏物语》,吴承恩后来读了这本书。猴哥名字的由来,其实是玄奘下西洋取经时,有个胡和尚带路。胡和尚与猴子谐音,汉人好热闹,戏叫‘孙行者’。”

陈寅恪的题目说明“对对”包含了微观和宏观的文化,以及语言的* * *性和个性。难怪他的语文试题被清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