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被动语态吗?用老宋的话说就是对象?
在老歌的话里是方式状语。
被动语态的用法
当你不知道或不需要指出动作的执行者时,往往使用被动语态,此时往往不用by短语。
昨天教室的前窗被打破了。昨天,教室的前窗被打破了。(不知道是谁弄坏的)
他们的工资很低。他们的工资太低。没有必要指出是谁付的工资。
■突出或强调行动的接受者,如果需要告诉行动的执行者,使用by短语。
时间表已经改变了。时间表已经被改变了。(需要强调的是“时间”)
这些书是为儿童写的。这些书是专门为儿童写的。(重点放在这些书上)
■不愿意说出动作以使语言恰当或流畅的表演者。比如:
要求你在下次会议上发言。请在下次会议上发言。
据说她要嫁给一个外国人。据说她要嫁给一个外国人。
■出于修辞的原因,或者为了更好的安排句子。比如:
询问一个人的年龄、工资、婚姻等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这一观点尤其遭到那些在美国投资很多的人的反对
这一提议尤其遭到在这一领域大量投资的人的反对。(因为this的定语太长,如果用它作主语,主谓相隔太远,句子就松散了。)
初三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构成。
被动语态的主动脉是主语(人,事,物)+Vt的过去分词,英语由八种时态组成:
一般现在时:is/am/are +done
简单过去时:was/were +done
一般将来时:将+完成
过去时和将来时:would+done
现在进行时:is/am/being+done
过去进行时:was/was being+done
现在完成时:已经完成
过去完成时:wave+done
被动语态的核心是be+done,但是be根据时态有各种变化,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些公式。但目前中考常考带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can/may/must的过去分词是+Vt。另外,一定要熟练运用一些常用动词(尤其是不规则动词)的四种变体,才能玩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