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奥林匹克竞赛吗?
由罗马尼亚的罗曼教授发起,首届比赛于65438年6月至0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当时参加比赛的有52名学生,分别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苏联等7个国家。每个国家有8名选手,前苏联只派了4名。除1980因东道主蒙古财政困难停办一年外,每年举办一次。最初几届只有七八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起初,组织工作由几个参与国轮流承担。到1980,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成立了IMO分会,每年寻求IMO的主办方。到中国在1990年举办31时,已经增长到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308名选手。到1999年第40届锦标赛在罗马尼亚举行时,将增加到81个国家和地区,有***450名选手参赛。到2010年,51将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届时将增加到105个国家和1200名玩家。中国第一次派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1985。当时只派了两个学生,成绩一般。中国第一次正式派出6人队伍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1986。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运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有一套既定的套路被历届东道主沿袭。
编辑此段落
测试问题
IMO的试题并不局限于中学数学的内容,它包含了所谓微积分前数学的基础部分,甚至还有一些微积分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题变得越来越难。试题的难度不在于需要很多高深的知识来解答试题,而在于对数学本质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数学机智。虽然试题范围从来没有正式规定,但主要是数论、组合数学、数列、不等式、函数方程、几何。在很多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包括当年数学在内的有趣的数论题,可见数学家的幽默。有些题目给出的条件比得出所需结论的条件要宽泛得多,而有些题目只让你得出几个强有力的结论。与通常类型的从适当的条件下得出适当的结论的题目相比,这些题目的真正目的是测试你的灵活性和技巧。有些题目风格各异,思维方式新颖,只有运用某种技巧才能解决。对于这样的题目,通常的思维方式是不可能引导正确的解题方式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并不局限于针对具体问题的一种具体技能,而是一种深刻的数学思维方式。
编辑此段落
竞争法规
国际海事组织的运作模式已经制度化,其竞赛规则规定:
1.一年一度的国际海事组织在七月举行。主办国由参加国(或地区)轮流担任,所需经费由主办国承担。整个活动由东道国主持,由国家领导人组成的主考委员会主持。试题和答案由参赛国提供,每个国家3至5题(或不提供),东道国不提供试题,但由东道国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各国提供的试题进行评估和初步评选,主要考虑试题是否与往届试题重复,按照代数、数论、几何、组合数学、组合几何等对试题进行分类。,确定试题难度(A、B、C)并选取30题左右。
2.每个队将组织一个队员不超过8人的队伍,其中队员不超过6人(中学或同级学校的学生),领队和副领队分别为1人。
3.国际海事组织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德语、俄语和法语,参与国需要26种左右的语言。届时,各小组组长将把试卷翻译成本国语言,并由协调委员会批准。试卷由各国正副职领导评阅,然后与协调委员会协商(每个协调人负责给一个试题打分)。如有分歧,由主考委员会仲裁,谈判工作在信任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4.IMO获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一半。在发奖时,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按分数评判,比例一般为1: 2: 3。此外,考官委员会还可以给在某道试题上做出了非常漂亮(指简单巧妙的想法和独创性)或数学上有意义的答案的学生颁发特别奖,很少有人获得特别奖。同时,为了避免1980的中断,IMO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有的翻译为场馆委员会)来确定每届的东道主。根据IMO规定,每一届的东道主都必须向前一届的所有参赛国发出邀请,新的参赛国要向东道主表明自己的参赛意愿,然后由东道主发出邀请。
1988第29届,IMO在香港的建议下首次设立了荣誉奖,授予那些虽然没有获得金、银、铜牌,但至少在一个问题上取得满分的选手。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参赛国家和参赛选手的积极性。
IMO的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
编辑此段落
检查
一般从每次比赛参赛国提供的预选题目中选取6个问题。考试分两天进行,每天做三题四个半小时,每题7分,满分42分。参赛者自己做题,只给个人成绩和奖励,没有团队奖。据此,自第24届1983起,虽然按照惯例是由每队(6人)计算各队总分,对参赛国进行排名(因为各队参赛人数相同)。但组委会不为团队优胜者颁奖,因为IMO只是个人赛,不是团体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