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育理论
2.拉尔夫·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人,是科学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在教育评价理论和课程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和“现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了《教育教学基本原则》,从而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则”。泰勒的“评价原则”和“课程基本原则”统称为“泰勒原则”。
3.“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第一,学校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第二,可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来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如何确保这些目标正在实现?
围绕上述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或阶段: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估教育计划”,这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4.“泰勒原理”的实质:追求“技术利益”
5.实践课程:四要素之间的持续互动;
施瓦布在《实践3:转化为课程》一文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实践课程”。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不断互动构成了“实践课程”的基本内涵。
6.实践课程开发方法综述:
课程检讨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反复的讨论和权衡,以获得一致的护航和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改革决策和相应的策略。
7.校本课程开发;
实践课程开发是基于特定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必须植根于特定的实践情境。在这里,课程开发的主体不仅仅是课程专家或学科专家,而是“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是核心。这不仅是因为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课程开发,还因为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问题是课程审查的核心问题,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所以,嘉信理想的课程开发基地自然是每一所特殊学校。
8.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皮纳在其新出版的《理解课程》一书中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范式转变:从课程开发的范式转向课程理解的范式。皮娜是概念重构的代表人物。
9.课程的三层含义:作为科学的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的课程;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经历;
10.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和评价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以来课程发展科学运动的产物。因此被视为课程发展的经典模式和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
11.“过程原则”的本质含义是鼓励教师反思和批判课程实践,发挥创造性作用。以斯坦豪斯主导的“人文课程计划”为例。课程方案提出教师应遵循以下五条“过程原则”:(1)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和研究有争议的问题;(2)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坚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探讨争议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不达成一致意见;(5)作为讨论的主持人,教师要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责。斯坦豪斯明确指出,教师的身份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发现和探究而不是讲授来进行教学。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中,教师不是像在目标模型中那样对照预定目标打分的评分者,而是批评促进发展的活动的批评家。
12.教育(或课程)目标分类
1.垂直分类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2.水平分类
?知识、技能和态度;主要学习、辅助学习和附属学习;认知、技能和情感;内容目标和方法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3.课程目标的表达
?1,目标的一般表述,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创造力”;?
2.将目标描述为老师的行为,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介绍杜威理论”;?
3.将课程目标表述为学科内容或课题,如“消化系统”、“牛顿第一定律”;
14.课程与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发展的基本维度):探讨学生、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者的需求;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
15.选课的基本取向
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妥善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既要尊重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16.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中选取一定的内容,将选取的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成科学。
17.从课程思想来看,西方学科本位课程一般包括以下思想形态:“必要课程论”;“泛智课程论”;草药学课程理论;功利主义课程理论。
18.体验课程(活动课程):又称活动课程、生活课程或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它以儿童主体性的内在和内生价值为目标,以培养富有个性的主体为目的。
19.课程内容(顺序)的呈现方式基本上有几种对立的方式:横向组织、纵向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线性和螺旋。
20.组织形式:单一课程;相关课程;历史课。
21.综合课程:指课程组织的取向:有意识地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对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进行调查和探讨。
22.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在同一学年内必须选修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而开发的;
选修课是指允许个人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23.线性课程是按照逻辑体系组织一门学科的内容,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螺旋课程就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反复呈现具体的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不断成长的心理成熟度,不断拓展和深化学科内容——“螺旋上升”。
24.课程标准是规定一门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25.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应该开设的课程;
二是正规课程,即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课程中看到的课程;
三是理解的课程,也就是老师理解的课程,可能和正式的课程有一定的距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是操作性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做出调整(这叫互动);
五是体验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即课程体验。
26.课程计划是指课程改革理想的制定和实现这一理想的具体方案。
27.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诚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造取向。
28.课程改革的特征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包括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适宜性;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意义;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课程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