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冲刺:中国哲学史术语解释集锦(一)?
2.仁是指高尚美好的品格。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建立了自己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主张人与人之间互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的行为符合宗法礼制,并将仁的原则延伸到政治。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学说。道家、老子、庄子主张“弃仁义”,认为“大道弃,有仁义”。汉代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的学者甚至说,仁是基于自然的原理,仁有万物本原的意思。近代学者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此改造了仁学,仁学从封建宗法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天人、天人的联系、结合、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有着相同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合一,反对天人分离和对立,有其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老子认为道自然生万物,不受任何意志支配。就“道”留给自然的,是“无为”,就其生长的万物而言,是“全无”,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要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独断专行。统治者要无为而治,做到“无所不为”、“无所不失”。老子的“无为”论中包含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被庄子发展,其要求人不可独断专行的思想发展为《淮南子》中的“据理而行”、“以理而行”思想,从而有所作为。
5.白马不是马。中国著名先秦学者公孙龙的命题。它是一个揭示了个体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了概念的同一性本身包含差异性的思想。此外,这一命题还触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强调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大,极端化。语《周易》?系词上:“易有太极,即二仪生,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世间万物的本源,产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了西方的“以太”一词,至今仍被视为宇宙的起源:“元初,太极(用来翻译西方名称“以太”)运动产生电子,电子凝聚成元素,元素结合成物质,物质聚集成地球,这也是世界进化的第一个时期。”表达了物质进化的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理论。认为天与人相似,天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诱导天。战国时期,研究阴阳的人都持这种观点。西汉董仲舒将其系统化、哲学化。后来导致了占卜神学的出现,所以受到王充的批评。
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朱成“先知后行”造成的知行分离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它对反对知行分离有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代行的倾向,因而在明清时期受到王夫之的批判。
9.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意思是学习必须能治国安民,利国利民,取得实效。亦称经世之学,与空无无用之学相对。最初起源于南宋浙东武馆。到了明清时期,经世致用成为一种学术思潮。
10.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的西化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本,西方的科技和具体的文化措施是强国的作用。这种观点说明西方文化给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使中国富强,我们必须向西方学习。但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严格的伦理道德,希望企业能够借助西方的“富强之术”,恢复封建社会的活力。成为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和维新变法的反对力量。在晚清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