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系统整合,新课标第一轮复习,化学试卷(在线等。)

质量检验(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卷(选择题,***48分)

1.选择题(本题包括6题,每题4分,* * 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广东高考)下列关于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B.氨气可以在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

C NaOH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 (SO4) 3可以去除碱性废水和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分析: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2氨气要用碱石灰干燥,用浓H2SO4干燥时会反应生成(NH4)2SO4或NH4HSO4。酸性气体如NO2和HCl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酸性废水会抑制Al3+的水解,而碱性废水会沉淀出大量的Al3+,因此不适合用Al2(SO4)3进行净化,应先中和,再用Al2(SO4)3处理。

答案:c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等烟花让全世界欢呼雀跃,主要是运用了化学中“火焰反应”的知识。

b神舟七号航天员穿的航天服由我国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制成,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三鹿毒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一种“伪蛋白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化学式为

D.即将上市的3G手机是集语音、视频、网络于一体的新型手机,其芯片材料是二氧化硅。

分析:手机和电脑的芯片材料是高纯晶体硅。

答案:d

3.在下图所示的实验或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B项中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C项中的空气应从右端取,D项中的空气向下排出。

答:答

4.下图是用培养皿探索氨的性质。实验时,在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另一个表镜马上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期权实验现象的解释

浓盐酸A附近产生的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NH4Cl固体。

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不与浓硫酸反应。

氯化物溶液变得浑浊。该溶液必须是AlCl3溶液。

d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溶于水呈碱性。

分析:浓氨水滴在固体氢氧化钠上,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放出热量并消耗一定量的水,氨气挥发。氨气在浓盐酸附近与挥发的HCl反应生成白烟(NH4Cl)。没有明显的浓硫酸难挥发与氨反应的现象;氨溶于水生成NH3?H2O和NH3呢?H2O反应生成沉淀的金属离子,而不仅仅是铝离子;NH3?H2O是一个弱国。

答:答

5.下列非金属氧化物及其环境问题和主要来源正确对应的是()。

氧化物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酸雨燃烧

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工厂废气排放。

DCOCO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解析:A项引起温室效应,B项酸雨,C项光化学烟雾。

答案:d

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检查溶液中是否含有CO2-3: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适量稀硫酸和3% H2O2溶液,然后用乙醇提取。

c、检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d、分离NaCl和NH4Cl:加热固体。

解析:A项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项不正确;H2O2可以将I-氧化成I2,然后CCl4可以从碘水中提取碘。B项正确。稀硝酸能把SO2-3氧化成SO2-4,但不能排除SO2-3的干扰,C项不正确。NH4Cl加热分解为NH3和HCl,冷却后重新结合生成NH4Cl,可将NaCl与NH4Cl分离。

答案:d

二、选择题(本题包含2道小题,每道6分,* * * 12分)

7.下列离子方程式写得正确的是()。

A.将少量SO2气体引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2ClO-+SO2+H2O===SO2-3+2HClO

B.铜与浓硝酸反应:

3Cu+8H ++ 2NO-3 = = = 3Cu 2 ++ 2NO ↑+ 4H2O

c .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Ca2 ++ 2 HCO-3+2OH-= = = CaCO3↓+CO2-3+2H2O

d、将NH4HCO3与同体积同浓度的Ba(OH)2溶液混合,加热:NH+4+OH-= = = = △ NH3 ↑+H2O。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真假判断。选项A,生成的HClO氧化性强,易氧化SO2-3,不正确;选项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2而不是NO;选项d,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NH+4+HCO-3+Ba2+2OH-= = = =△NH3 ↑+ 2H2O+BAC O3↓。

答案:公元前

8.(2010?银川模拟)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4.48 L的硝酸铜溶液和NO2与NO的混合气体(标准条件)。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O2(标准状态)混合后引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如果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直到Cu2+完全沉淀,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60 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反应的硝酸为0.5摩尔。

B.耗氧量为1.68L。

C.在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是0.6摩尔。

D.混合气体中含有NO2 2.24l升

解析:用60 mL 5 mol/L NaOH溶液使Cu ~完全沉淀,已知参与反应的铜量为0.15 mol,此过程转移的电子数为0.3mol,Cu(NO3)2、NO2和NO中的氮物质之和等于参与反应的硝酸量,参与反应的硝酸量为0.5mol,设NO的量为X和NO2。

3x+y = 0.15×2x+y = 4.48 l 22.4 l/mol,溶液为x = 0.05mol,y = 0.15mol。

因此,v(NO2)= 0.15mol×22.4 l/mol = 3.36 l,

NO2和NO氧化成硝酸所消耗的氧气为

[0.15×14+0.05×34]×22.4升/摩尔=1.68升

答案:CD

卷二(选择题,***52分)

3.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52分)

9.(15) A ~ G、X、Y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D、E、F、G在常温下为气体,B为红棕色,C的硫酸盐溶液通常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③ ④ ⑦产物中的水已省略)。

(1)写出结构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写出反应7的离子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写出电解X溶液的阳极反应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写出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F通过以下方式完全转化为Y:

那么参与反应的F与整个过程消耗D的物质的量之比就是_ _ _ _ _ _ _ _ _。

分析:B是红棕色气体,所以B是NO2,C的硫酸盐溶液呈蓝色,说明C是元素铜。结合反应条件可以推断G,Y,D,E分别是氮气,硝酸,氧气,一氧化氮。x是Cu(NO3)2,反应④的产物是Cu、N2和水,那么A是氧化铜,F是氨。从质量和电子守恒可以推断,NH3转化为HNO3可以表示为NH3+2O2 = = HNO3+H2O。

答案:(1)N N

(2)Cu+4H ++ 2NO-3 = = = Cu2 ++ 2 NO2 ↑+ 2H2O

(3) 4oh-4e-= = = O2 =+2h2o或2h2o-4e-= = = O2 =+4h+

(4)2n H3+3CuO = = = =△N2+3Cu+3H2O

(5)1∶2

10.(17分)(2008?如图所示,用导管连接两个装有不同物质A和B的注射器,将第二个注射器中的物质压入第一个注射器,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测定气体)。

实验

序列号:注射器A中的物质,注射器B中的物质,注射器A。

的现象

1 10 ml FeSO4溶液10 mL NH3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色。

2 20毫升H2S 10毫升二氧化硫

3 30mL NO2(主)10 ml H2O (L)保持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毫升Cl2 40毫升NH3

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在1的实验中,沉淀物最后变成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形式

(2)实验2中产生了_ _ _ _ _ _ _ _ _ _ _,活塞_ _ _ _ _ _移动(向外、向内、不填充)。反应后,钉筒内有少量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引入_ _ _ _ _ _ _ _溶液中。

(3)在实验3中,A中的30毫升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物,所以A中最后一种无色气体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

(4)在实验4中,已知:3cl2+2nh3 = = N2+6HCl。除了活塞移动,注射器内产生白烟之外,气体的颜色变成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解析:实验二反应为:2h2s+SO2 = = = 3s+2h2o,其中生成元素硫,气体几乎完全消失。实验三,N2O4会逐渐转化为NO2,最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在实验4中,由于过量的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而产生白烟,最后注射器中的气体只有N2。

答案:(1)红棕色4fe (OH) 2+O2+2h2o = = 4fe (OH) 3。

(2)黄色固体内向NaOH

(3)NO 3NO2+H2O===2HNO3+NO

(4)黄绿色变成无色5

11.(17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农村地区使用的主要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一个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铵肥料进行了专门研究:

(1)预测:根据现有知识和碳酸氢铵的名称,团队预测碳酸氢铵是碳酸或亚硫酸或硫酸的铵盐。

验证与探索:阴离子的探索;

①取少量固体药物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滴加稀盐酸反应后在试管中加入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初步结论:碳酸氢铵是_ _ _ _ _ _的铵盐。

②为进一步确定“碳酸氢铵”的成分,需要做以下实验:取适量“碳酸氢铵”配成溶液,取试液于干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A.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肥料的主要成分是_ _ _ _ _ _ _ _ _;

B.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取滤液加适量Ba(OH)2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肥料的主要成分是_ _ _ _ _ _ _ _ _ _;

C.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取滤液加入适量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肥料的主要成分是_ _ _ _ _ _ _ _ _。

(2)实验组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来确定肥料的含氮量。请阅读它们,解释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评估:

方案(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如上图所示的方案(1)的烧瓶中,滴加过量的NaOH浓缩液,稍加加热,根据图中所示的装置(忽略漏斗中附着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测量烧杯增加的质量,然后计算得到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2):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上述方案(2)的烧瓶中,滴加过量的NaOH浓溶液,稍加加热,根据图中所示装置(A管可上下移动)测量生成的氨体积,然后计算得到肥料的含氮量。

请评价以上两个方案是否合理。

方案(一)_ _ _ _ _ _ _ _。方案(二)_ _ _ _ _ _ _ _。(填写“合理”和“不合理”)

②方案(2)中导管A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填写字母)

A.保持烧瓶和分液漏斗的压力相同,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b .滴入烧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带来的体积误差。

C.防止设备漏气

(3)在方案(2)中,当反应后读取管A中的液位时,应注意_ _ _ _ _ _。

A.视线与凹面液位最低点平齐。

b、稍等片刻,待设备冷却至室温,A管液位不再上升时,再进行相关操作。

C.读数时,上下移动A管,使A管中的液位与b管中的液位一致。

D.读数时,不必使A管中的液位与B管中的液位齐平。

解析:(1)根据①中的现象,溶液中不含HSO 2-3、SO 2-3和SO 2-4,是碳酸的铵盐。②、如果向溶液中加入足够的BaCl2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CO 2-3。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的HCO-3与OH-反应生成CO2-3,CO2-3与Ba2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则不含HCO-3。

(2)方案(1)氨气中混入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影响氨气质量的测定,故不合理。方案(2)通过使用排出的液体收集和确定氨气体积。导管A可以使分液漏斗中的压力与烧瓶中的压力相等,加入的液体可以将气体体积转移到漏斗中,从而减少体积测量的误差。测量气体体积时,应考虑影响气体体积的温度、压力等因素。

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所得气体的温度高于室温,测量体积时应恢复到室温;如果两侧液位不相等,左管内气体压力大于大气压,测量前应先调整液位;阅读时,视线与凹面液面最低点平齐,不会有误差。

答案:(1)①碳酸② a.nh4hco3。

B.(NH4) 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

c.(NH4)2CO3

(2)①不合理;② Ab3abc

12.(15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一种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氮氧化合物转化为N2和H2O的方法,目前在国外硝酸装置尾气处理中广泛使用。

一个化学兴趣小组计划验证氨可以减少NO,并测量其转化率。

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用装置A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如果装置B产生氨气,则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中所装的药物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当通过C装置制造NO时,使用可抽动铜线的优点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7的功能可能是_ _ _ _ _ _ _ _ _。

(4)如果进入装置⑤的NO***2688 mL(换算成标准状态,下同)氨过量,最终在标准状态下收集到2016 mL N2,则NO的转化率为_ _ _ _ _ _ _ _ _。

解析:(1)A装置的反应是2nh 4cl+Ca(OH)2 = = =△CaCl 2+2nh 3 ↑+ 2H2O。如果装置B改为“固体+液体→气体”型,可以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反应制备。

(2)装置C的优点是铜线可以抽动,所以可以随时关机,操作方便,可以反复使用,节省药品。

(3)装置⑦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

(4)NO与NH3的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 = = 5n2+6H2O。根据方程式,2688毫升NO可生成2240毫升N2,NO的转化率为20162240× 100% = 90%(其他合理的解也是可以的)。

答案:(1)2nh 4cl+Ca(OH)2 = = =△CaCl 2+2nh 3 ↑+ 2h2o浓氨水、碱石灰(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

(2)可随时关闭反应,操作方便,反应可重复使用,节约药品。

(3)吸收90%未反应的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