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考完,要做好相关试卷的分析。以下是我网整理的高一地理试卷分析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高一(1) 1地理试卷分析。试卷分析

试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个单元,即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分值为***100,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项,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题40分。从整套试卷来看,很多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结束后,四个班的学生被要求写地理试卷的分析。选择题大部分同学答的比较流利,综合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各种地图的解读不准确,这与学生的懒惰、作业不及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密切相关。

二、绩效分析

班级实际通过考试人数的平均分最高最低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

第三,存在问题

1,教学

课时紧、进度快、教师备课量大、批改量大,必然会对备课质量产生影响,其中一些

教学细节难免被忽略或者落实不到位,比如图表分析不到位,老师太忙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2.学生。

(1)不准确。(1)?人口快速增长?回答?人口基数大?;2?鼓励生育?回答?多生孩子?;3?地广人稀?这个社会经济条件是自然条件等等。

(2)不全面。针对人口快速增长采取的措施:所有同学都可以回答应该采取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但是很多同学忽略了另外一点:提高人口素质。

(3)不完整。①在考察农业自然条件时,很多同学考虑的是气候条件,而忽略了地形、土壤、水源三个条件;②字体潦草,难以辨认。

(4)错别字多。①地形(类型);②地势低(底);③炎症性(严重)发热;④煤(碳)⑤糖(唐)。

第四,标记收获

批论文的时候看到各种回答。实验班大部分同学答题思路清晰,要点准确,令人惊叹。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犯了高人一等的错误,明明知道自己能答对却丢了很多分,令人心痛。阅卷中发现的问题使其今后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困难,避免各种错误,提高答题水平。

动词 (verb的缩写)未来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讨论,发挥团队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意普通班和实验班的不同教学要求,根据学习情况分层次教学,特别是实验班,尽可能给予一对一辅导。

3、让学生注意从材料和图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先审题,再写。

4.对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加强课堂管理和严格要求,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高一(2) 1地理试卷分析。学习情境分析

1.地理是初中非中考科目,被忽视,学生普遍基础差。

2.假期冲击,课时紧张,训练不足。

3.一些学生已经决定选择科学,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影响了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二、试卷分析

这个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难与易的比例约为5: 3: 2,试卷难度较大。试题有20道选择题,40分;综合题5,***60分。

1.选择题中,9题、13题、14题、15题、16题和20题的错误较多。

问题9是考虑昼夜长短的变化。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得分率低反映出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以后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第13号题目是太阳高度角的研究。得分率低的原因是地域地理基础差,大家都说不清楚四个节气。15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的范围。得分率低是正常现象,也反映出考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16题也是有讲道理能力的题目,还是考察昼夜长短变化的题。用的知识点是太阳直射到哪个半球,白天长黑夜短是哪个半球。北半球最长一天是6月22日,南半球最长一天是65438+2月22日。在题目中,只要学生能判断出所问区域是夏季,那么找出最接近近日点的选项。从得分率来看,第20题是考察极端昼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学生只知道2月到周日的时间,其他时间不太了解。

2.综合题是填空题,主要是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看图能力)的掌握程度。难度大,学生成绩不好。第23题有很多错误。学生不好好计算时间。时间紧为了进步,他们没有很好的掌握时间计算。以及第24题(1),(2)问答不好,(1)问题的答案是凌汛,我们学生没有学过,不是我们现阶段考察的内容。(2)学生不知道圣保罗这个地方,增加了做题的难度。总体看23题,24题失分较多。更多的失分是因为看图能力差,也和教学中训练不足有关。

第三,反思与建议

1.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和绘画能力。

2.重视备课组的活动,准备学生(重点班、次重点班、平行班、)、准备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差异)、准备教师(讨论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地理兴趣为重点,以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

3.在小组内积极听课评课,取长补短。

4.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培养学生的审题技能,选择题要注重方法训练;学生在综合题中的弱项是语言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地理名词、专有名词要与教材相匹配,并及时提醒学生平时作业中的此类错误,不断塑造学科语言。

5.课堂效率的提高:新形式下,教学时间减少,几乎没有分析问题的时间,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紧凑、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并且最好适当配合经典习题,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6.课后练习的妥善处理对于课后练习,你要收发,收到了一定要改正。总结批改中的错误,用纸分析,贴在课堂上,提醒学生及时注意。

高一(3) 1地理试卷分析。问题类型分析

这次考试有两种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综合性强,难度大,综合题通过分析图表灵活掌握。

二、题目来源

该题目大部分来自学习计划,其中60%的选择题来自学习计划和课堂作业,得分率为665,438+0%,综合题基本来自课外活动。学生得分差距8-28分,得分率30%,平均分54分。

第三,分析原因

1.从结果来看,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对综合、灵活、地球运动部分的题回答得不够好。学生平时学习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差。基础知识太差,无从下手。阅读能力差,看不懂给定的图。

2,考查不详细,概念不清,有一点知识。学习计划的完成要定下来。没有真正的精通。

3.作文不规范,缺乏答题技巧。

4.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写笔只会说错误多,这也是丢分的原因;对学生的个体分析不到位,无法因材施教。学生读图和分析图纸的基本能力差,回答问题的能力差。

四,对未来教学的启示

1.认真备课,严格控制课堂。从这次考试学生的回答来看,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细化备课环节,加强集体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计划时要慎重,不能高估学生的实际能力,要灵活教学,要整合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书?教材。在教材的知识点上尽量做到全面,让学生理解并学以致用,避免照搬课文。

2.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成功的机会。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内容融入课本。特别是必修2是人文地理,强调与学生周围生活的联系。为了加深理解。

4.要加强学生记忆基础知识的能力,就必须记住理解,才能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材料中寻找地理信息点的能力,加强地图阅读和识别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主要知识的归纳整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前后知识的比较和总结,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看了高一地理试卷分析的人还读到:

1.地理试卷分析

2.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总结。

3.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4.2016高一地理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