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美学真题

意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一个经常被检验的理论。考生需要努力准备。中国的诗书画苑都强调意境美,其中意境美最为丰富,答案会很文艺,考生可以提前准备。对于意境的理论框架和理论理解,可以听我的课,也可以看讲义,就不赘述了。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意境概念的考查,会越来越生动。特别是意境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如意境与典型性、意境与风格、意境与意蕴等,在统考中都会有所论述,这样考察的范围比较大,对考生的分析能力也比较高。

回答:

所谓意境,就是“意”和“境”的结合。“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审美理想;“景”是指艺术家创造的客观场景。诗画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就会形成意境。例如,王维的《山居秋色》,雨后空山,立于秋夜。松树林中的月光,小溪中的水晶石。“它创造了一种清新优美的山水画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点评:第一段定义了意境。)

在中国文学史上,盛唐诗人王昌龄第一个提出了“意境”说。他认为诗歌有三种境界:一是田园诗所表现的“物象境界”,二是抒情诗所表现的“情景”,三是“物象境界”与“情景”相结合的“意境”。

意境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韵”。(点评:意境的以下三个特征都是诗歌的例子,比较简单。)

意境的第一个特点是意境完整,情景交融。王国维说:“一切景物的文字,都是感伤的文字。”换句话说,意义和环境并不像蛋黄和蛋清那样紧密,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身体准备。杜甫绝句“山川秀美,春风花鸟芬芳”。泥融飞燕,沙暖鸳鸯眠。“乍一看,它像一幅纯粹的风景,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情。细细读来,却如罗大靖所言:“前两句看两间房之间有无生意,后两句看一切都不合适”,其中蕴含着诗人的一段“真欢喜”。这种写法,即所谓“融情于山水,托思于风云表”(于)。

意境的第二个特点是虚实并存,意在含蓄。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产生象外之象,引起读者丰富而深远的联想。也就是刘禹锡说的“环境生于形象之外。”意境由两部分组成: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现实是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的、有限的、个体的环境,是艺术构思的基础,也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如果这种对现实的描写不成功,意境就无从谈起。因此,描写客观景物成了艺术家的基本功。刘熙载说得好:“‘我往生,杨柳依依。今天我想会下雨。深沉而优雅,我在用风景来表达我的感情。如果不谈风景,只说春去冬来,有什么意义?”一首短小的《易水格》:“风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千百年后,人心犹可撼,甚至因其擅写景物,“不可描,略加润色,即真相显,声韵亦流”(《吕氏咏玉》)。

现实世界造成的境界就是虚拟世界,也就是虚幻的,无限的,有足够想象空间的,不方便艺术家说出来,刻意追求的境界,就是虚拟世界。画家强调虚实相生的手法,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如果整张纸都是涂抹的,那就是失败。“诗言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但是野心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物体来表达。比如王安石的《梅花》:“一角几梅,韩玲独开。我远远的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味。”在这首诗中,诗人其实描写了梅花凌寒独自一人的情景,幽香悠长,间接表达了对梅花崇高精神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寄托。

意境的第三个特点是含蓄深刻。中国古典文艺历来重视含蓄美,有嚼劲。这一特点在意境上最为突出,是避免直接表达心意的重要方式。对意境的理解体现在中国的古诗中。中国古典诗词强调“含蓄”,情感通常不直接表达。诗人往往用“化景为情”的写法(用宋代范文《夜谈床》)来间接表达。比如李白的《黄鹤楼·去扬州途中送别孟浩然》:“故人辞西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蓝天,天上只流长江。”从字面上看,最后两句充满了对朋友的告别之情。通过真实的景物来表达模糊的情感,是虚实结合的常见形式之一。再比如李渔的《于美人》:“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文字中,用具体的事物——无尽的河流——来形容亡国之恨的深浅。

总之,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是由此产生的形象的总和。意境的创造是多种多样的,从“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是未来的几代人?”对“谁在黎明霜林醉谁泪下”的情意。你可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也可以有“一江不归,浪淘尽英雄”的豪迈情怀;既可以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可以有“天青地黄”的壮美。谁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谁就能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