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历史简介

宜兴胡夫镇古灵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宜兴先民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7000年左右,宜兴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骆驼墩式文化”。

五千年前,以制玉和原始宗教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在当地获得了大发展。商代时期,这里流传着以几何印花陶器和原始青瓷为代表的“广富林文化”。

从西周到春秋末期,宜兴属于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灭吴,宜兴划归越国。周先王三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国起兵灭岳,宜兴归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郡县制得到推广。公元前221年,宜兴正式建县,取名洋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其对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的贡献,洋县县令尹陵昌被封为洋县侯。洋县改称洋县侯国,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改称洋县。东汉顺帝建安四年(公元129年),洋县曾南迁至荆南山下(今铜官山景区附近)。

三国吴赤武六年(公元243年),洋县由荆溪河(今蛟河)重建,奠定了宜兴县城的空间位置和发展格局。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令人艳羡的周初之子周贵平定叛乱。因为他的贡献,他封了大将军、吴兴太守、武成侯,朝廷为此专门设立了“宜兴郡”。县治原阳县,辖向异、郭珊、临晋、洋县、武侯。

南朝刘三年(公元422年),随安县划归宜兴县管辖。至此,宜兴达到了历史上行政管辖范围最广的时期,覆盖了常州、无锡、湖州、宣城的部分地区。

文帝九年(公元589年),文帝退出宜兴县,将洋县、郭珊县、临晋县合并为宜兴县,隶属长洲。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宜兴县分为洋县、临晋县,县城改为州府,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鹅州改名南兴县,次年撤州改名宜兴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宜兴县改宜兴郡,属昌州,因太宗讳之。南宋恭帝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宜兴一度更名为南星军。

到了元代,宜兴县几经迁都,直到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宜兴县分为宜兴县和靖西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郡再合,宜。

1949年4月,宜兴县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行政区域。6月1949至6月1953属于常州地区,6月1953至6月1956属于苏州地区,2月1956至3月1983属于镇江地区。

从1983开始就属于无锡了。

1988 65438+10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宜兴县,设立宜兴市(县级市)。

扩展数据

旅游资源

宜兴,陶豆,有一个独特的洞穴,物产丰富,风景迷人。它是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有陶器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和洞穴文化。

宜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于无锡市,西距太湖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端的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太湖稻、竹、茶、蟹、鱼虾,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

古称靖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水众多,风景秀丽。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盛于今日。它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宜兴紫砂位列传统手工艺技艺之首。古往今来,工匠大师和民间艺人代代相传,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和永恒的魅力。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个茶壶,还不忘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宜兴,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天下第一香品,可奉朝廷”的阳羡茶。

天子未曾尝过阳仙茶,百草不敢先开。宜兴洋县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期,“国山顺茶”称霸江南,唐朝以“扬贡茶”闻名。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而坡,一望无际,被称为“茶的绿洲”。在紫砂壶的世界里,淡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竹子基地。全市竹林面积654.38+0.8万亩。竹子连着山丘和斜坡,又高又密,层层翠绿。山风经过时,竹影摇曳,绿波起伏,有“竹海”之称。

宜兴素有“溶洞世界”之称,全市有80多个形态各异的溶洞。尤其是有“江南第一碑”、“海中奇观”之称的善卷洞,以及张公洞和绚丽多彩的古灵洞闻名于世。

百度百科-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