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范一、试题及试卷分析
大题***15是小题,题型合理,既考察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答题情况来看,所有答案都在20%左右,第四题和第五题的错误率较高,尤其是第四题的错误率最高。从一道大题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只有少数同学得分较低,10以下的不到20人,极少数同学只有2分。
两大题,数量和难度适当,涉及面广。既有基础题,也有弹性题。(1)小题知识差。(大于或小于的错误很多)(2)问题种子的结构,很多同学混淆了问题的意思,把它和根尖混淆了。(3)学生中错别字太多,比如?二氧化碳?写的?二氧化碳?(4)学生因为没记住题目而出错。
三大题难度适中,代表性强,灵活全面。90%以上的同学做对了第一道小题;第二个小问题,犯错的同学很多。可能是老师没讲清楚。有的同学把它当成细胞,其实是考察叶子的结构。有些同学分不清气孔和保卫细胞,导致错误。而且叶绿体应该在叶片或者栅栏层,而不是叶脉。绝大多数学生在第五题中表现良好。
总体上看,学生对试题中的知识掌握较好,但同时试题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题量少、灵活性不强等。希望以后能关注他们。
二,教学建议
1.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在知识的应用上,教师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3、对于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一定要明确、落实。
4.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术语。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对这篇生物论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张试卷分为五大题,满分100分。
一、试卷的整体印象
这次高一生物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部分题目灵活多变,突出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思维能力,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联系生活:大部分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5.12?汶川地震幸存者的优势,食物的保质期,最常见的发烧问题等。,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
其次,对得失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20题,40分。这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此题重在基础,学生最高分38,最低分6。最容易漏掉的点是第9题,17题,18题,20题。大部分高一学生还没有摆脱小学时的死记硬背模式,不会自己学习和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不牢;2、学生对活题的适应能力差;3,他们不会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
第二大题,填空,* * *七题,20分。同样是考察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其中弹性题较多,所以学生在第二题失分较多,尤其是第五题的血常规测试。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有些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成绩也不理想。
第三题是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这个问题的评分不错,学生对这种类型的问题也很感兴趣。
第四题,材料分析,为原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这个问题体现了很强的学科专业性,这个问题得分率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班重视不够,应用技能比较薄弱,探究活动的设计还存在问题。看来以后实验班还需要多下功夫。
第五个大问题的科学探究称为亮点问题。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亮点,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主动获取生物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测试从学生常用的材料和例题入手,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考察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所以我们农村普通学生很难,所以失分比较多。
第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的试卷中可以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反思。
1,要继续钻研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老师认为学生会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我们要用生活中生动的例子,把书本知识变成常识,寓教于乐,让初中生物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做,了解每一步,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参考。
4.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才能做到按需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试卷内容主要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前三章。第一章内容在试卷分值中占25分;第二章内容在试卷分值中占55分;第三章内容占试卷25分。知识面广,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些题目比较灵活,突出了在特定环境下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这篇论文的满分是100。
二、绩效分析:
本次考试满分100,时间45分钟。平均分63.2,优秀率7.9℅,合格率63℅,最高分95。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三、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关注。回答不规范,如填空不用2B铅笔;空白卷等等。
2、复习不全面,不详细,不能回归课本,只能靠复习大纲和笔记。比如选择题的第一个问题,文中没有说清楚,它的答案在技能训练的段落里。学生不能认真看课本,导致大量失分。
3、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不记,懒惰,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不够端正;生物概念只靠死记硬背,稍有变化就答不出来。
4,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不会分析问题。比如37道测试题和实验题。
四、未来教学努力方向:
1,把握学生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2.注重双基教学,注重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付诸教学实践。
3.在教学中,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精读多练,讲练结合。
5.给学生更多复习生物的方法。比如记忆知识点构建知识语境(先记忆后理解);回归课本,梳理知识点;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大量的强化练习)。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由五部分组成,一是选择题,20道小题,***20分;二、填空,15小题,15分,三、判断题,10小题,***5分;第四是分析题,***6分,第五是连接题,***4分。
二、测试分析:
选择题大多考查基础知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基本上与日常生活和自身密切相关,如第4、5、9、20题;但是要求一部分同学学以致用,大部分同学在这里失分了。比如15选择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运用。填空题和连接题考的是课本中间的原词,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做不到,说明同学们平时的背诵还是不到位。分析题在课本中间做了一个实验,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做,说明同学们是对的。淀粉和碘会变蓝,麦芽糖和碘不会变蓝?对这句话和对照实验的理解不透彻。大部分判断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但也有一部分是脱离课本的,老师在课堂上也没有深入讲。比如第三个问题,上课时没有特别强调测量胸围的差异。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考试,对之前的教与学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反思: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做题时就不会得心应手。
2.考试时,学生没有审题清楚,很多学生没有看清题目就写了,导致拿不到分。
3.学生对身体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不多,联系实际生活的动手能力差。
4.生物课一周两节,任务重。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有限,对课本的理解不到位,不理解很难记住。
5.七年级下册学的内容是初中四本生物书中最难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学学的,现在都是分散的,比如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重点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不太好理解。
四、教学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加强训练。具体措施:
1.抓住基础,重新应用。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对重要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需要记忆的知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2.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和探究。
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知识放到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去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求解决方案。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