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清科举制度中的各级考试名称和人才选拔方式。

明清科举突出进士第一科。考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叫“童考”,也可以说是预备考试。考生不分年龄,一律称为“儒子”或“子弟学生”。他们先参加州县一级的考试(也就是儿童考试),考试由州县知事主持。通过后称为“学生”,也称“学生”,俗称“学者”。“秀才”分三等,最好的叫“琳琳”,国家每月给伙食补贴;其次叫“增殖”,不提供粮食补贴。“出生”和“增殖”都有一定的配额。第三种是“附加生”,是学校新招收的学生。明朝元年(公元1436年),为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各级学校(府、州、县学校)的统一集中管辖,任命一名主管一省教育的学官,称为“条条校官”,又称“书院”,由“书院”主持,所以“子考”也叫“书院”。而通过高考的“秀才”也可以进入当地各县就读,成为活体成员。取得“秀才”资格后,才能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秀才的地位比普通人高,见到知县不用下跪,政府也不能随便动用刑法。所以《儒林外史》第三次写是秀才后,他的岳父胡说:“你既然是秀才,凡事要立一个制度...家里的这些农场工人,挑粪工,都只是普通人。如果你卑躬屈膝地和他平起平坐,这对学校是不利的。”子考”只是科举漫漫征途中的第一步,但这艰难的一步,千千万万人都难以迈出。据《清代野史大观》(卷十一):“久试者尤坏。一个50多岁的30岁的人,在应县考了30次,还没拿过冠军。以七朵独特的云命名:

县考回来的第二天,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下楼梯。

他抓着衣服的耳朵,大声问:“今天没加冕是怎么了?”

子女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孝经》、《性论》、《太极图说》、《明希》、《正梦》等儒家经典和理学著作,还有清朝颁布的圣旨的广泛训示。四书的体裁是八股文,又称定义。“试帖诗”是对考场试法诗的专名,题韵有限,默写“圣旨广训”。

考试当天黎明前点名。进入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搜查,解开头发,脱下外衣,不准携带一张纸,金银。入场后发放考卷,考生按照试卷表面印刷的座位号入座,并封堵闸机和仪器门。上课打云板,会场立刻鸦雀无声。工作人员会拿着标题卡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这样候选人就能清楚地看到标题。视力不好的考生可以站起来要求考官大声读两三遍题目,但考生不得离开座位。考场周围有士兵看着。如果发现考生有挪座位、改卷子、丢卷子、说话、东张西望、念叨等情况。,他们将立即被拘留,甚至被鞭笞。考生拿到题后一段时间(上午9点或10点左右)后,监考老师会在改好的试卷(100字左右)上加盖学校行政部门颁发的小印章,防止代替考试或轻易拿试卷的弊端。下午一点到三点(还没到),大门外敲了三下鼓,班里的巡捕官敲了三下云板,喊着“快点!”下午三点至五点(申时)在门外再敲鼓,不管抄完没,都要交卷。考生每领一卷,就发一张牌,累计到30人。他们会开一次门,出考场的先给第一张牌,然后是两三张牌,直到最后。出门带卡,放一个人走。试卷右后角用糊号封好,印在上面。医院检查第一名,医院第一例。高考公布,被称为“洪案”,又称“红案”,即各县录取的人的名字,由学务官用红色印出来,分发给学生。

严格来说,子弟考只是一种入学考试,通过子弟考的人只表明获得了地方官学的资格。真正的科举取士制度,是从乡试之后对考生的考核开始的。

第二步,叫“乡试”,是省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达比”,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因为考试安排在农历八月,它也被称为“秋微”。每个乡镇考试设2名考官和4名考官,统称为“内幕官”。考官一般由皇帝临时任命,多由进士中的北京官员和教官担任,考官多来自翰林。(中学生读书网)大部分转职官都是从布政司或者北京政府里带一个部门官来负责行政和总务。为了保证考试“对公”,根据检查司或都察院,会任命两个司官或审查官担任监考。转让官和监管官统称为“外幕官”。幕员不得篡夺考官的权力,不得干预考官试卷的录取。

考完试后,在省会城市举行。第一场在8月9日,第二场在12日,第三场在15日。每个节目第一天打电话,第二天放。考试文体中也用八股文(或作艺、现艺、现文、四书的短文)。明朝一审,四书三义,各限200字以上,四义,各限300字以上。第二场试议一篇,限300余字,由圣旨、圣旨、外用药组成,五句判词;第三次考经、史、时事攻略都要达到300字以上,能力稍差的可以酌情减。清初,乾隆年间对三省吾身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皇帝下令从次年起废除专经,省、地方考试每五年一次。所以最初的“四书”由三篇文章和一首五言八韵的诗组成。第二场有五经,书名分别为《易》、《蜀》、《史》、《春秋》、《礼记》。第三局问了经典、时事、政治五个问题。自然,这是一个永久的制度。每张试卷的字数也有限制。它定于清初顺治二年,初文每篇不得超过550字。二、三测时间表不超过1000字,讨论不超过2000字。因为文字太短,文字的意思难以表达。康熙年间,第一篇文字扩展到650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8年)决定每篇700字,违者不予录取。

考了九天三省吾身,农历八月依然炎热,白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让人难受。另外,每排房间的尽头都有一个厕所,气味弥漫。一位参加过几次省考的考生在《考场回忆录》中记录了他参加省考后的浙江之行:“在1号,有十个分数,一个是给一个考生的,底下是个厕所。那些坐在马桶附近的人被称为“臭名字”。第一局还可以接受,第二局传得很远很远,实在是无法忍受。考生贪大小便,大小便不一定要上厕所。丁羽尤克(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坐在臭号上,天气阴沉,热气腾腾,以至于生病拖着身体出考。还有人对着做饭的地方【〔爨通灵】,说‘火号’,也是不堪。”考生因取“臭数”得病,交了一张白卷,后又多次去乡试,直到桂茂科(公元1903)当选。

通过省考的称为“举人”。取得省考后称为“B榜”,也叫“B科”。第一种叫“解”、“解解”、“送”,意思是把在当地考试合格的人,送到北京去参加“考试”,“袁”是第一种。第二个名字是“亚元”。第三、第四、第五名是“精魁”。第六个名字是“阿奎那”。其余的被称为“文魁”。中举之后,照例要报好消息。报喜的人叫保子,头上戴着一顶红缨帽,骑着马,敲着锣,拿着条子在仲举家门口贴。报纸上的文章写道:

好消息

你的硕士×××,应该是省考后的××高中本科。

第x位被提名者

带来好消息的人

清代诗人张(师从秋家)在《续都门词》中有一首诗《报喜》:

当他在高中被提升到高级职位时,他用红色条纹来报告他的幸福。

在奖励门前也没什么好说的。今天让我们喝三杯。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首先传递好消息的习俗,并表达了好消息传递者和作者对高盛高中的喜悦。

报纸贴出后,考试的人出来娱乐报纸。如果你通过了“举人”考试,你不仅可以进京参加全国“考试”,即使你没有通过“进士”考试,你也有资格做官。所以《儒林外史》第三章说,金范获奖后,很多人都来拜“新中国的范大师”。"此后,许多人来奉承他:有人给他土地,有人给他商店,有人在贫困中安顿下来,这对夫妇致力于为他们的仆人寻求庇护。再过两三个月,金范的仆人、丫鬟就有了,钱和米就不用说了。”难怪听到自己中标的消息欣喜若狂,他的岳父胡也变了脸色说:“虽然是我女婿,但现在是老爷了,是天上的星星。”在举人的文官选举中,最高的官阶是知县,最低的官阶是地方官,能排在官阶之内的占举人总数的比例很小。有的等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还是布衣。《杜门竹枝词候选》诗说:

老婆婆【婆婆婆】银发,龙钟有病,精力不足。

你在班上是什么位置?四十年前的老举人!

第三步叫“考”,是中央级考试。省考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丑丑丑丑丑丑丑丑丑丑年的春天,在北京举行农历二月。所以又叫“春卫”或“礼卫”。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和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由于天气寒冷,考试时间临时改为三月。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有上谕说:“明年二月考,天气尚未暖,搜不冷,各省需复试。学者抵京稍晚,故写作改期三月。”(《大清御经举例》卷330)因此,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开始,考试时间在三月举行。第一次考试将在三月九号举行,第二次在十二号,第三次在十五号。每场比赛都是第一天投入比赛,第二天交卷,每场比赛三天。考试时,各领域的内容和文字限制与省考基本相同。

考试将由礼部主持。皇帝从翰林和教官中任命两个考官,八个考官掌管。明中叶以后,主考官是翰林出身的大学士,副主考官是翰林院首席或詹世福。共考官增至20人,包括12翰林,四个科、部官员。这两名官员由礼部任命。这两个审查员受审查员的监督。参加考试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录取名额不是定制的,有时只有30人,有时多达400人。入学考试后称为“龚氏”,第一名为“慧远”。明仁宗弘熙元年(公元1425年),考试录取名额开始分南北,南方人占3/5,北方人占2/5。后来又分为南、北、中三卷。100个名额中,南方55个(淮河以南省份考生),北方35个(淮河以北省份考生),中部10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安徽五省考生)。采取了“分地而取”的原则,照顾了各地区的利益。清代考试录取名额也是按照南、北、中三卷分配,一般是按照20名左右考生比1的比例分配。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台湾省特批来京试用10个孩子,可以选一个,以示照顾和鼓励。总录取名额由皇帝临时决定。如果考不上,可以改国子监做郭健子,可以授予京师小官或者官职、县官等以后条件允许的时候。那时候有副榜,上了副榜的都不是正式录取的,但大部分都可以颁给学校教官。监狱里的举人也有薪水。

考试没有复试,但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考仁陈科时有人作弊,所以进行了复试。雍正和乾隆也有过复试,始于嘉庆。龚氏上榜几天后,他在干青宫接受了第二次面试,该宫后来改为保和殿。复试试四书一文,五言八韵一诗,当天交卷。复试排名第一、第二、第三者,允许参加宫考。

第四步被称为“石婷”或“宫廷考试”。中考后(一般在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有大学士、尚书、都御史、总政史、大理寺卿、翰林学士、詹士等。为读官,以尚书兼礼部侍郎为提调,以御史为监。宫考只试着问了一个问题,要求考生当场交卷,盖章后送阅卷官审阅。宫考不淘汰,参加宫考的龚氏,才能取得秀才资格。宫考在考试中被称为“甲等”,也叫“甲等”。榜分三类:一类是给进士的,一类只有三个,分别是状元(又称殿元)、第二名、探花,合称为三丁甲。状元一般授予翰林院编审,二等奖和花探一般授予翰林院编审。二次进士出生在几个地方,

它的第一个名字是传奇[露露]。前三名诞生了几个学者。第二,前三名进士可以参加国子监庶吉士的考试,这就是所谓的“馆选”。通过考试后,他被称为“庶吉士”,学习三年,然后授予重要职位。选馆失败的进士,可能会被授予中、谏、六部的官员,以及府县、州县的官员。经过宫廷考试,公布录取结果时,会在殿前举行隆重的点名仪式。进宫考试后,皇帝会亲自给进士设宴。那时候我中了进士,功名就到头了。所以在《儒林外史》第十七章中,蒲说:“毕竟进士读书是一场游戏。”凡是在第二榜中被提拔,通过第一榜中的进士而为官的,称为“生于第二榜”。一个同时拥有“谢园”、“汇源”、“状元”的人,叫做“联众三元”。据王之春《清代胡椒生活随笔》记载,自唐代以来“与三元结缘”的有13人。他们是:唐代的张和崔;宋代的孙鹤、王增、宋瑶、杨志、王延迈、冯京;晋代孟宗宪;元朝的王崇者;明代的[卢道];清代的白前和杨继昌。在姓氏中,最高荣誉是状元,所以状元的编号是“大奎天下”。

“状元”牌匾

天帝重文章,金殿姓香。

分红旗访庙,满街争看状元郎。

这是清代诗人杨敬亭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传》,描写了明清金殿传礼的科举习俗,宣扬的是状元、秀才的荣耀。

据《明代宰辅》考证,明代永乐初至崇祯末,内阁大学士有163人。按照明代北京、广东13个局、使的地域划分,这163人的籍贯如下:南知(含今江苏、安徽、上海)27人,浙江26人,北知(今河北)65433人。山西5,广西2,江西22,湖广(今湖北湖南)12,河南11,广东5,陕西2。从上述人员分布可以看出,江南的南知、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等地的进士有98人,占全部内阁大学士的60%,这无疑说明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官僚上层的南方人多于北方人。如果没有南北卷的分离,也许会有更多南方的学者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

据调查,清代114状元中,江苏49人,浙江20人,安徽9人,山东6人,直隶、广西4人,江西3人,湖北、福建、广东3人,湖南2人,贵州、满洲2人,河南、陕西、四川、蒙古65438人。其中满洲和蒙古是八旗制度中的前三名学者。山西、云南、甘肃等地区没有冠军。再查一下,清代112科的宫廷考试中,* * *出了三甲(即第一名、第二名、花探)342人。其中江苏117,浙江75,安徽21,江西18,山东14,湖北13,湖南13,广东11。

有意思的是,各省宫考状元的人数与各省进士人数大致相当,反映了当时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在清代,参加考试的七八十岁甚至百岁老人,往往被国子监公司或国子监授予编审等头衔。相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考生张煌百岁。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98岁的广东考生谢启卓是举人,他还自嘲为诗:

98岁了,与其丢人,不如结婚。

看着镜子里的花生脸,把雪都梳到头上。

我知道我是处女,我又老又浪漫。

送一句青春的话,别夸早上好[〔秋球]。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春天,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考试。在众多的例子中,有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103岁。他是三水县人。考官非常惊讶地发现,儿子是一个100多岁的老人,于是立即奏称皇帝。道光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一个吉祥的预兆。他马上给陆云一个国子监的头衔,一个老头。

南勇发布图

明清时期,不少省份在城东南设置贡院,作为省考的考场。北京宫媛,开始规模不大,明朝万历年间重建,建在崇文门观星台的西北面和南面。大门中间悬挂着一块写有“宫媛”字样的大匾。第二道门中间挂着一块“龙门”的金匾。龙门以北是一座两层的明园建筑。考试期间,监、督、检察员等官员登楼俯视,整个考场尽收眼底,便于防范和检查。明园大厦北面是最高法院。龙门至直公堂过道的东西两侧,有东西文场,各有57排房间,呈长巷状,共有9064间。每一排房间为一个字号,顺序用“千字”排列,巷口门楣墙上写着“某字号”。每种字号内,房间的房间数都不一样,用墙隔开。每个房间大约六英尺高,四英尺深,三英尺宽。东西两侧的砖墙离地一尺到两尺多之间,砌成两层砖缝,上面放几块木板,可以移动。白天分板,桌子在上层,凳子在下层;晚上,上面的木板被移到下面的地板上,一起又变成了沙发。考试时,考生被搜身后,半夜带着笔墨、被褥、蜡烛、饭菜进入房间。吃饭睡觉写文章都离不开这些板子。“三场硬仗磨成鬼,功名利禄两个字误人。”当年,室里考生的生活很艰难。明英宗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天气还很冷,巡逻士兵生火取暖,引发火灾。1号房是简单的砖木结构,一排排房间顿时成了一片火海。1号房间的门是锁着的,考生蜷缩在里面,无法逃脱。90多人葬身火海,无数人受伤。1号房卫生条件极差,吃冷食,只能在1号房小便,所以考生容易生病,瘟疫时有发生。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避开皇帝的忌讳和庙号,不允许透露自己的身世和家世。答题卡必须用墨汁书写(即“墨卷”),抄写者要用朱笔(即“朱卷”)。仍沿用宋制,采用贴名、封号、抄号的方法。

至于宫廷考试,清初是在天安门广场外,后来改在太和殿东西石阶下。下雨的时候,它搬到了大厅的东西走廊。乾隆以后改为保和殿。由于仅差一尺的殿内光线昏暗,考生盘膝写了一天,腰腿酸痛,头晕目眩,十分痛苦。天一亮,考生们就来保和殿等他们。当皇帝登上大殿,所有官员和考生都表示敬意后,礼部的官员没有分发试卷。考生们只好跪下接受,然后回到座位上开始答题。花了好几个小时,他们要字迹工整,写一篇2000字的作文。他们在日落前交卷,可想而知他们的紧张和辛苦。

宫考的试卷是用白宣纸裱糊的。一开始装了四层,后来清洗装修后增加到七层。每张试卷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擀面,占一页。上面盖着礼部的公章,是满汉合璧,写的应该是殿试举人的名字。第二部分:简历,覆盖两页和四页。其实只用了第一页,三页都是空的。写下我的年龄、籍贯、乡试后的中国风、国考后的中国风,并出具三代名字,表示我做过官。交卷后,封官要将这两部分折成筒状,用纸糊封好,并加盖“封官答辩”印章。直到排名确定了才打开,名字写在了金榜上。第三部分:审策正文,也是全卷的主体部分,原分九页,嘉庆以后减为八页,两页合二为一,每页六行。有红线的直网格,没有横网格。每行最多写24个字,一般只有22个字,上面留两个空格,以便查找。第四部分:卷的背面,占一页,印着印官的名字。卷轴的背面印着阅读卷轴的大臣的姓氏。大臣看完卷轴后要在这个姓氏下画个签,最后根据官员的意见确定卷轴的顺序。殿中卷子大小,据《清代科举录》介绍,清初为一尺五寸三分长,四寸三分宽。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降为一尺四寸长三寸宽七分弱。我在宫考的时候,也给过一个草稿本,尺寸略小,竖线和主卷一样,但是有横线格,每行24字。有时候宫考的考题就印在草药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