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2006年云南申论真题和答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2006年云南省地(市)、县(区)公务员考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解题和写作表达的综合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题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出的信息,根据后面提出的“报考要求”依次作答。

第二,给定材料

1.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徽派古建筑最多的村落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山市出现了大量的古村落。

伴随着旅游业发展的热潮。和皖南大多数山村一样,呈坎人均耕地很少。到上世纪末,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经济不发达也给古村落保护带来了困难。

难。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致富,促进古村落保护,成为当地的必然选择。

2001年5月,镇政府开始在呈坎开发“乡村游”。他们意识到呈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古老的外表。所以,他们不急着建什么,也不急着拆什么,而是从改善环境入手,拂去“灰尘”,给山脊“抛光”。为此,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讲卫生改善的必要性,发展旅游的必要性。最终,村民们被感动了,建在公共* * *场地的牛棚猪圈被成功拆除,大街小巷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呈坎“乡村游”发展迅速,收入也从2003年的654.38+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654.38+0万元。今年,仅五一黄金周的第一天,游客人数就达到了2000人。

旅游业的发展让呈坎人更加意识到这个祖先留下的古村落的巨大价值。面对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呈坎村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古村落,促进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民生活的农村建设。一是筹集资金654.38+0.4万余元,帮助古民居农民改水改厕,清理穿村而过的河道,将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电缆全部铺设在地下。第二个是

在古村落之外重新规划建设新的村落。三是整治古村落中一些与传统建筑特色不协调的建筑。

2.中国经济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要全面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对地方政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方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成了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地方政府往往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来争取当地经济的发展。中部某省某市地处山区,山少,交通闭塞,经济长期停滞。随着一些发达地区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在开发区种植大树已经成为美化环境和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于是这个城市山区的古村落、名木,就成了很多房地产商追逐的商品。一方是来买树的,钱很多,另一方除了这笔天赐的财富没什么可赚的,双方一拍即合。参天古树被连根挖起,运到大城市,城市很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领导出了成绩,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然而,一位常年研究该地区森林植被的专家对此提出了强烈反对。他说,“这些古树在这里生长了几千年,具有不可替代、难以再生的价值。不用说,它们对这个地区的环境、水和土壤更是无价之宝。卖树换钱确实解决了一些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短视的,无异于竭泽而渔。追求经济发展无可厚非,但首先要对自己的条件有一个清晰而长远的认识。这里的森林其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要保护好这笔财富,利用好它进行发展。如果你不基于这种自然资源通过保护来寻求发展,你就不会找到为后代留下取之不尽的遗产的方法。以后哭都来不及了!”

3.青藏铁路的开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将在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普通人来说,西藏意味着大自然的奇妙,意味着诗情画意。去西藏走一走,是无数热爱自然和文化的人的梦想。但随着交通的便利,西藏的旅游会迅速升温,无数人会慕名而来。西藏在获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的巨大挑战。

前不久组织了一些在西藏工作生活多年、对西藏有深入了解的专家来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有专家说,西藏文化最根本的是保护,要在尊重和保护历史的基础上谈发展。他说,“比如我心目中的大昭寺,原本觉得蜿蜒幽僻,两旁都是藏式建筑,只见桑烟袅袅,金顶闪烁,悠闲神秘。人是慢慢走进去的,从身体到内心,有一个体味感情的过程。现在广场修好了,感觉就不是这样了。完全暴露,赤裸裸!我觉得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尽可能多的保留历史留下的财富。”

另一位摄影师也有同感。他说:“现在我在拉萨的感觉和在北京没什么区别。在阿里古格遗址顶上能听到清晰的手机声。在那个古格遗址,我拿了第一个获奖作品,非常原始,狂野,惊心动魄。野鸽飞过宝塔,那是我的成名作!这一次,我在同一个地方拍了另一部电影。结果,电线杆和建筑就在我身边,那些原本壮观震撼的景观消失了。这种感觉包括珠穆朗玛峰,我去过。珠穆朗玛峰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像一个繁忙的城市,马车来来往往,帐篷随处可见。我们不能拒绝现代文明或西藏的发展。但是我们能有适当的保护措施,让原来的东西保持原来的状态吗?所以青藏铁路开通后,我在摄影圈写了这个关注。铁路通了以后千万不要急着去西藏!”

一位作家说:“一条钢铁巨龙爬上世界屋脊,一片脆弱而神秘的土地向世界敞开大门,美丽而神圣的生命不设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等亚洲河流的发源地。高原生物资源丰富,有藏羚羊、野牦牛、岩羊、雪豹、棕熊、孟加拉虎、黑颈鹤等珍贵野生动植物。但由于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极其困难。如何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是一个迫切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铁路的建设无疑将改善广大藏族同胞的生活条件,给青藏高原带来生机和活力。然而,机遇和危险并存。由于交通成本下降,必然会有大量游客进入...这片脆弱的土地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吗?站在一个学者和作家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永远保留那种田园诗意的生活,把它留在那个高原上,但其实人类是需要进步的,那个高原上的人还是希望过上文明的生活。但是,文明和文化并不矛盾。文明总是把文化带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何才能将这种成本和痛苦降到最低?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科学。”

4.项居住地搬迁后,龙游县横山镇向家村的人们可以放开手脚建设新村了。前几天,村干部向根发指着搬迁后腾出的那块地对记者说:“按照规划,村里的主干道都要从这里经过。”

项的民居建筑属于元末明初的古建筑,曾经让项家村人进退两难:古建筑年久失修,大部分倒塌,文化环境破坏严重,难以列入县级保护文物名单。但建筑本身年代久远,具有干柱式建筑的特点,价值较高。可惜拆了就没钱保护了,也会影响村庄建设。现在,项的住处已经迁到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游县郊外的龙游民居园,解决了项家村人的问题。

据调查,陇右现存明、清、民国初年的民用建筑有300多处,包括公馆、住宅、祠堂、戏台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像项的房子一样,已经成为当地人民建设新农村的一大难题。为有效保护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龙游县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指导下,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本着单体建筑的真实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和原始工艺,保留古建筑原有的色彩、造型和风格,并将其拆除至鸡鸣山,开辟龙游民居园,实施古建筑的搬迁搬迁。

守卫。目前,该县已投资2200多万元拆除重建古建筑24处,戴故居、傅大院正在建设中。

“龙游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民群众建新房的愿望强烈。很多零散的民间文物需要我们保护,所以我们的任务很重。”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黄说:“县里将分期分批进行保护,下一步将投入400多万元对黄家溪头民居和清塘坞民居进行搬迁保护。”

5.五一假期在江南,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说“煮饺子,上澡堂”一点都不为过。在上海的豫园里,你得努力奋斗才能进出。在苏州的狮子林里,有很多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和石林,上上下下,钻来钻去的人,远远看去,好像在玩捉迷藏。在水乡周庄,在大桥街上,在沈亭和张婷,所有的交通都很紧张。美丽的风景名胜让游客应接不暇,游客也怨声载道。如果花钱买罪受,你在欣赏美景的地方,分明是在折腾人,折腾风景。旅游黄金周,每次在一个地方,没有这样的讨论,和

今天是最好的时机。这还不错。但最近出现了一些文艺节目,选在景点和景区,美其名曰大型实景剧,把“用艺术赚钱”和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让难以忍受的美丽,更加难受。以前有漓江,现在有丽江。所谓“印象”式的文艺,在景点上搭建平台,往往要花费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不难想象,在美丽的自然景区,几百人的表演场地,高高的表演平台,别说占用景区的绿地,就连这么多人也会践踏绿地,破坏植被。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据报道,某剧组在古城演出时,导演对全团提出了不污染环境的反复要求,并提出了“现场演出的特点是环保,不能有光污染、声音污染,不能改变当地自然风貌”的“死命令”。演出通过了环保局的所有测试:河上的所有道具都是漂浮的,所有的船都不需要发动机和燃料。所有照明和音频布线应隐蔽或用独特的材料或绕路隐藏。“不要破坏古城”是第一前提。

能不能做到,要求不低,值得怀疑。即使有高科技支撑,纳米技术,环保道具,人的智力,表演中也要有声音。在空旷的原野里,噪音大不会造成污染吗?布线走管的时候不挖坑折树枝吗?或许,这些都是建立在“不破坏古城为第一前提”的基础上的,但我们不能把绿地、植被等活生生的自然生态当回事。这种因拍戏而破坏自然风光的事情,不久前就发生过。

重要的是,文艺制作动不动就向大自然借景,真的很可笑。人都有这种经历。他们每到一个景点,总有人在那里划出一块地,架设拍摄机器,占用公共旅游点,让游客感到厌恶。更何况现在直接的招数都搬到了自然,真人剧也成了时尚。这就让人想起了一些不伦不类的行为艺术,所谓的“赚钱和艺术的结合”,让名胜古迹和美丽的原始自然无法承受艺术的重量,难道没有美,没有自然,没有灵感,没有规模化的生产,没有观众?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是一件大事。领导有责任,艺人也有义务。让艺术满足旅游需求,给景点涂上莫名其妙的行为艺术色彩,是以牺牲美和自然为代价的。艺术的美是功利的。面对人类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艺术家应该尊重、珍惜和保护。

6.今年6月8日,记者从国内民间环保组织绿河了解到,为增强青藏铁路每一位旅客的环保意识,绿河将组织环保志愿者走进列车车厢,向广大旅客宣传教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开始。

青藏铁路被称为“中国第一条生态环保铁路”。“绿河”负责人杨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我们认为迫切需要提高每一位旅客的生态环保意识,让所有通过铁路进入青藏高原的旅客都能受到环保知识的熏陶,掌握最基本的环保知识,从每一位旅客自身做起。”基于以上观点,“

“绿河”决定在中国招募志愿者,让他们走进火车车厢,让坐火车进藏的旅客不仅能感受到青藏高原的蓝天雪山和宗教文化,还能感受到一些绿色环保的气息。

据了解,经过严格选拔和短期培训,志愿者将于7月10登上格尔木开往拉萨的列车,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互动交流等形式,介绍铁路沿线的景点、野生动物和环保情况,同时传播环保理念和知识,力争感染更多的游客。环保宣传起于格尔木,止于沱沱河站。下车后,志愿者将登上从拉萨返回格尔木的列车,进行同样的宣传,直到格尔木结束下车。整个活动志愿者将分为三组,每组工作20天(含培训5天),项目周期为45天至8。

它在6月25日结束。

三、应用要求

(1)如果上述材料是你在城乡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3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保护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求:归纳全面,观点清晰,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0分)

(2)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从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就如何解决给定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要求:旗帜鲜明、有的放矢、切实可行。(30分)

(3)请从“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观点鲜明,结合实际,层次清晰,内容丰富,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中国政治应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