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有哪些技巧?如何做到快速准确?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容易得分的题,因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就在选项里,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了。

有考生问,怎样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正确答案?其实没有什么特长,也不是靠无知。在我看来,最好的技能是掌握知识的重点和最常见的知识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你还是无法选择。然后,使用一些技巧可以提高正确率。

以下是我在高考做选择题时的解题过程总结,看看能否从中得到你想要的技巧:

1,快速浏览题目,准确勾勒关键信息,如数字;比如“不会”和“可能”,你要多注意那些影响你选择的词,因为它很可能会改变一些细节,和你之前做过的回答不一样。

2.根据问题来分析信息性问题,因为有些问题会加入一些干扰信息,必须排除。

3.如果是考查基础知识点的题,看完题大脑会想出答案,直接找和答案相同或最接近的。

4.如果是需要计算或者逻辑推理的选择题,我推荐以下五种方法,一定能做到又快又准又稳:

a、数学纯计算,从问题往后推比较复杂,往前推比较容易,可以考虑代入法;

b、排除法,这是我用的最广的,比如大量的化学粒子就适合这类题目;

c、如果是单项选择,直接排除两个意思相同的选项;

d、画画做选择题,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可以多画画;

e、跳过法,我经常用这个方法,记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某个题目上,一旦超过预算时间,就直奔下一个,然后再回来思考。说不定那个时候别的话题会给你启发。

我们以历史的题目为例,列举两个小技巧,超级实用:

这种手法是建立在你所掌握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的,但你仍然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运用以下两个技巧,你的正确率可以从一个答案的25%提高到80%甚至90%。

技巧一:如果只有一个选项可以与材料和选项(如关键词或关键部分,或中心意思)联系起来,那么这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

例:从1915 ~ 1918,《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率几乎相同;从1919到1922,“民主”的出现频率小于“科学”的1/10,小于“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以解释:

A.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b .国民革命运动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c .资本主义政权模式遭到知识界的否定d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比较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A能和材料选项联系起来,BCD不能,所以A说什么一定是对的。“1915-1922”与“新文化运动”相连,从“讲民主到很少讲民主”到“思想变了”,可以直接选A,马上!毫不犹豫!

技巧二:通过比较选项,选择相对安全的方案。这个技能在做历史谜题的时候特别有用,比较容易击杀。

例:1940年有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革命的。这就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区别。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团结它。”其分析旨在:

A.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b .扩大中国* * *产党的阶级基础c .说明中国革命的性质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这个问题AB没有争议。关键在于选择哪张CD。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右倾,但这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技巧选择正确答案。与CD相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C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为什么?因为C的“解释”是一个中性词,“自然”也是一个可以涵盖很多内容的词,而D的“批评”是一个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词,限制了不好的内容,“伤害”限制了贬义。所以要选D,对素材的要求比较高,他必须有带有个人情绪倾向,内容不好的文字。

而C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无论是材料中有没有带有个人情绪倾向的词语,还是不良内容,我们都可以选择C,因为C的范围最大,是相对更安全的选项。

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c是比较中性的说法。表扬、批评、中立这三种态度都包含在C选项中,而D选项只是批评。如果你能选择D,你肯定能选择C,反之亦然。所以当你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答案时,选择C这个相对更安全的选项,更有可能击中正确的选项!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即使是调查法,也是需要知识点来支撑的,也就是说,离不开你掌握的知识,没有说你无知,这种做法是没有把握的。所以建议扎实的学习知识,掌握一些技巧,才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