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06年扬州中考化学选择题15.19.20及最后一道计算的详细解释。
16.C12H10O5。ar = 12 * 12+10+5+12 = 234
234克“亮甲”消耗384克氧气(方程式c 12h 10o 5+12o 2 = 12c 02+5h 20)。
78克是234的三分之一,所以消耗了384/3=128克氧气。
1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假设氢氧化钙在20℃时的溶解度为S,冷却后溶剂溶质的质量没有变化,则第一批的质量分数为W1=S/(100+S)。
加入第二部分氧化钙后,氧化钙反应除去部分水分。虽然会析出氢氧化钙,但剩余的溶液还是饱和的,所以W2=S/(100+S)。
所以W1=W2。
18.根据金属活性的序列表:镁>铁>铜,所以铁只能被铜代替,而由于加硫酸时不溶物中有气泡,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不溶物中有铁,所以全部被铜代替,所以滤液中必然有Mg2+,Fe2+,没有Cu2+,所以答案是c。
肯定有镁离子,所以不能选A。
19.考虑到浓硫酸的吸水性。应该很简单
20.b+c应为固体混合物中所有碳元素转化为碳酸钙的质量。
而84g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00g碳酸钙,162g碳酸氢钙反应生成200g碳酸钙。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总是大于反应前固体的质量。
后来碳的质量相当,应该选BC。
当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应考虑与N2的反应。设与氧气反应的Mg的质量为X,消耗的氧气为Y,则:
2毫克+氧气== 2氧化镁
48 32 80
x y ( 80/48)x
3毫克+ N2 == Mg3N2
72 100
m-x (100/72)(m-x)
根据意思:(80/48) x+(100/72) (m-x) = n。
所以:x=(18n-25m)/5。
根据第一个方程,y = (32/48) x。
=(36n-50m)/15
希望你能采纳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