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有企业岗位廉政风险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1当前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分析
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责任风险、体制机制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1.1思想道德防线不严导致诚信风险高。《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显示,44%的受访者认同“当官也是高风险职业”。在国企,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和身居要职的人。由于权力相对集中,他们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理想信念不坚定、道德水准下降的人,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导致腐败。
1.2廉洁岗位职责容易出现廉洁风险。岗位责任不落实包括不履行“一岗双责”或不履行;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涣散;失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具有较高的岗位风险和廉洁风险,这些岗位可能成为高风险岗位。自由裁量权大的岗位也容易出现廉政风险。
1.3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廉政风险高。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建设存在死角,难以完全防范人为因素的风险,导致权力运行不规范;但一些关键岗位的权力制衡机制尚未形成,权力过于集中又缺乏制衡机制,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导火索。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很多规定和措施,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在工作中没有得到落实,导致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违规违纪现象频发。第三,对高风险岗位的监督和控制仍然缺乏。比如,工作中还存在“重授权轻监督”的薄弱环节,监督力量不足,目标责任不明确,容易让高危岗位的个人心存侥幸。
1.4特殊时期也容易出现岗位廉政风险。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一些岗位廉政风险,但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特殊节日,以及我国自古以来的逢年过节送礼的传统,都容易发生廉政风险。另外,请托、送礼、行贿、受贿等问题。也容易发生在单位领导生病住院期间,子女亲属结婚期间,以及项目、资金申报、审批阶段,年终干部考核、考察、推荐、调整、任免期间。
2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存在廉洁风险的主要原因
2.1从个人素质来看,理想信念缺失是主要原因。一些关键岗位放松了世界观改造,思想消极,信念动摇;作风漂浮,脱离群众;不上进,得过且过;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等。,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危人群。
2.2从外部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快速转型是客观原因。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高风险期”,风险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再加上中国社会特有的人情关系和中国文化中重人情轻法治的传统思想,疏通关系、凡事走捷径的行为为腐败提供了温床,也加大了防范廉洁风险的难度。
2.3从企业内部体制机制分析,存在权力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在现行体制下,尤其是一些大型国企,作为一个小社会,企业领导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财权、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上级监管太远、同级监管太软、下级监管太难”的现象,以及企业信息公开、业务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力的影响。一些关键岗位容易出现廉政风险。
3 .防范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3.1创新岗位廉政教育形式,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岗位廉洁教育的重点是掌握关键岗位的人员能够树立廉洁风险意识,廉洁履职。
①教育要有针对性。针对一级岗位的风险点,如工程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工程材料采购等关键岗位,开展观看警示音像片等经常性警示教育;针对审批事项办理等二级岗位风险点,对重点部门工作人员实施学习政策法规等制度强化教育;重点引导高危岗位人员正确处理个人经济事务,调整消费结构,用合法收入安排生活,消除攀比和贪婪心理;对超越经济结构和消费能力的不良苗头,要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及时教育高危岗位人员。
②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将教育融入活动中,组织专家讲座、先进事迹报告、文艺演出、反腐题材电影欣赏等,提高趣味性;采用焦点辩论、一事一议、难度分析、出场陈述、新闻评论等方式进行改进教育;开展比较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鼓励他们深入基层,感受基层生活,组织党员看一看监狱,想想那些罪犯的悲惨命运,强化教育效果。
3.2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利益冲突是诚信风险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廉洁风险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建立相应的严密防范制度,可以使关键岗位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的愿望无法实现。
①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做好权力配置,建立科学的权力结构配置体系,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强化权力的程序性制约,形成权力结构配置规范。以权力过于集中的岗位和存在廉政风险的环节为重点,推进合理分权,在单位班子成员和部门之间科学分配权重,在制度上实行分权和分级管理,加强岗位和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加强对主要领导的权力制约,规范权力使用的具体措施,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比如班子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其他班子成员先充分发表意见,主要领导最后发言,主要领导和其他班子成员一样,在审议和表决时只有一票。②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防止利益冲突。首先,分析关键岗位的风险点,制定具体制度,将利益冲突的防范落实到每个具体的权力主体、权力岗位和权力运行环节;其次,要对关键岗位的权力运行、薪酬收入、财富增长进行有效监督。进一步加强干部交流,消除干部思想上的惯性、工作上的惯性和人际交往中的近亲。要注意利益调整的及时性和合法性。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调整原有的利益格局,促进公平和谐。
3.3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新模式,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①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廉洁风险防范管理模式。针对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能力不强带来的风险,通过PDCA循环实施质量管理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主要思路是设置风险防范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道防线”,实施风险防范的PDCA循环管理法,即以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将年度工作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考核阶段、修订阶段“四个环节”实施系统化管理。修订阶段,针对前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综合考核结果,奖优罚劣,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风险防范措施,优化工作目标,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开始下一个周期。
②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筑牢廉政风险防控“堤坝”。充分发挥科技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努力构建制度+教育+科技+管理的“1+3”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电子财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监控系统、工程招投标监控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监控平台等。,实现对重要项目的全过程监管。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留下权力痕迹。对于大宗物资采购招标,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根据计算机系统设定的流程和投标供应商的资格条件以及现场或网上投标的情况,实施供应商准入机制,电子系统将根据供应商的资质、信誉、质量、服务、投标报价等进行评估,自动选择入围供应商,自动分配中标名额, 现场宣布中标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控制和解决暗箱操作和无序操作的发生。
总之,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需要在传统教育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通过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更好地抓好廉政风险防控,为企业创造效益和声誉,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