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引入课堂
和很多同事一样,在工作之初的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兴致勃勃,但是时间长了,真正进入课程的时候,却是力不从心。我按照课本认真备课,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很冷淡,兴趣索然。备课时,有时并不需要面对课本上安排的课程介绍,尤其是在概念课的教学中,往往是直接给出的。当然,引入这样的课堂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我逐渐意识到课堂导入有问题。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创设的情境过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造成学生认知疲劳,影响新知识的建构。2.创设无用的情境,再精彩的情境,如果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也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合理选择教材。3.脱离学生生活或创设的情境,学生无法理解,难以融入情境,太难了。
因此,要想搞好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思维情境,引导他们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如何创造一个合适的思维情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和尝试。
第一,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情境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一元二次方程(1)”课程的引入,可以从学生理解的“求矩形的长和宽”等生活实例入手。
案例与分析——“一元二次方程(1)”简介
情境创设:
问题1:绿园小区住宅设计中,计划每两栋楼之间开辟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长度比宽度多10米。绿地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
解析:如果矩形绿地的宽度是x米,可以列出等式:
X () = 900,整理后可以得到(1)。
问题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5万本书,预计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本。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分析:如果这两年的年均增长率是X,我们知道去年年末的图书数量是5万本,今年年末的图书数量是5万本;同样,明年年底的书数是今年年底的()倍,即5(1+x)(1+x)= 5()20000本书,可列为等式:5( )2=,整理后可得(2)。
点评:这节课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和一般形式。通过提供两个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验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建立,让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源于现实,从而认识到学习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
情境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新旧认知冲突的过程中体验新知识的精髓。比如因式分解的引入,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因式分解入手,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因式分解。
案例与分析二“因式分解(1)”课介绍片段
情境创设:
1.用简单的方法计算:
(1)375×2.8+375×4.9+375×2.3
(2)12×0.125-63×0.125+61×0.125
2.代数式的乘法,计算有以下几种:
(1)x(x+1)=;(2)(x+1)(x-1)=。
3.讨论:630能被哪些数整除?
我们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630分解成素数的乘积:63=
4.既然有些数可以分解因子,那么一个多项式是否可以类似地分解成几个代数式的乘积呢?写出下列多项式为两个代数表达式的乘积:
(1)x2+x =;(2)x2-1=
点评:本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学会通过提出公因子来分解因子。虽然因式分解的意义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代数表达式乘法的关系是正确进行因式分解的基础。通过乘法分布率逆向应用的计算问题和因式分解,让学生体验将多项式写成代数式乘积形式的探索过程,进而体会什么是因式分解。
第三,情境的设计要融入数学思维方法。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分数运算,可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分数运算入手,通过类比得出分数运算的算法,其中渗透了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案例与分析三《分数运算(1)》课堂介绍
情境创设:
1.计算以下内容:
(1)■×■=
(2)(-■)×(-■)=
2.模拟小数乘除法,你怎么看:
■×■=?■÷■=?
点评:这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乘除法及其应用。通过观察、计算、小组交流、类比分数乘除法,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代表数字,可以代表表达式,从而成功得出分数乘除法。
第四,情境的设计要有多种多样的活动。
根据情况,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串,或者分组开展合作目标探究活动。
案例与分析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
情境创设:两兄弟赛跑。哥哥让弟弟先跑9米,然后自己开始跑。已知哥哥每秒跑3米,哥哥每秒跑4米。观察图像并回答以下问题:
■
(1)弟弟什么时候跑在哥哥前面?
(2)哥哥什么时候跑在弟弟前面?
(3)哥哥跑了多远才追上弟弟?
(4)谁先跑了20米?谁先跑了50米?
点评:本课重点是利用函数图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选择”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和策略。所以这节课以问题串的形式结合了一个函数的形象介绍,符合学生的认知,循序渐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将图像上的点的坐标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数形对应”,为后面的“数形转换”、“数形分工”做准备。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的问题情境,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只有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加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编辑项燕)
本文为原文全文。没有PDF浏览器的用户应该先下载并安装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