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环评真题

案件证词91

查完成绩,看到自己努力91的结果,我有说不出的惊讶。对于这个结果,我要感谢很多人,我的家人,朋友,还有EIAFANS。在此,我想和广大考生探讨一下自己的考试感受。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看看。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呵呵,污染你的视野就好。另外,当成千上万的人吃我的时候,我需要隐私。

总的来说,我对这个成绩真的很惊讶,因为在三个半月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自信自己能考93分,修正了自己估计的80分,然后怀疑自己能考72分,直到我一度怀疑自己今年又失败了。终于,在我生日的前一天,上帝给了我一份91分的礼物(哈哈,乍一看,我查分数的时候以为我是765433。三个半月的等待一天比一天难受,直到最后我觉得自己心里有点bt,呵呵。

我个人基本情况是环境专业班出身,工作2年多,但是在环评方面做的不多。这个考试我已经考过两次了。今年是第二年,第一年就过了三科。陈述客观事实就是前三科的分数可以说相当高,不是第一也是第二,除了我考了68分的情况。对于这次的失败,我感到有些难过,因为我在论坛上听到有人说只要好好复习前三门就可以通过第四门,我也确实这么做了,但今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判断,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不适用于大多数考生。第一次复习很认真。过年回来后就开始认真复习了。以前看过,不过是零零碎碎的看,基本和没看一样。因为有选择题,所以重点看了前三科,背了几篇。面对案件,800页的书总是拖到最后一个月,我才开始翻。我觉得很痛苦,但还是勇敢地看完了,然后就开始做题了。前三科认真做了配套练习,案例题只做了前几道,但我没有坚持做完。一般来说,前三科我看了三遍,案例是1遍,结果是这样的。其实说实话,我应该是09年就过了,因为我漏了6-7题。事后我想,如果我发挥正常一点,漏答一题,我的案子就过去了,但我并不后悔。案例以68分的成绩告诉我。

事后我总结了教训。为什么我的案子失败了?有几个原因:

1,虽然看了案例书,但是只看了一遍,还是以非常叛逆的心态看的。没有看的深入透彻,因为不喜欢当砖头。

2.我没有做案例练习。当时,我买了30个案例和王艳的案例模拟。两本书都不错,但是我没有做,也没有做好。

3.我没有控制锻炼时间的能力。我只是扫了一眼真题,根本没有动笔,更谈不上控制练习的时间,导致前三科考试时都提前很久交卷。案例考试的时候心慌,不知道六道题三个小时是什么概念。曾经在考场上看表几十次,几乎每个小项都要看两次表。算了一下,一次考试我看了50多遍。

4.没有动手练习案例,不知道自己前三科的知识是否能满足案例答题的需要,没有练习有序性,没有练习答题的完整性,导致了案例答题,尤其是问答题。写完之后觉得另一种表达方式其实更好,于是一遍又一遍的折磨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都答完了,只是在想从哪里写。完全没有回答完整的概念,还在看题材和问题,来回思考,想补充点什么,以至于写完之后肚子里其实什么都没有,但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是复习不全造成的考场时间浪费。

5.我太怀疑部里发的试卷的正确性了。呵呵,草稿纸上写的是正确答案,答案上写的是错误答案。估计大家都会笑。是哪个问题?就是关于判断大气等级的两个小问题。唉,估计大家都要笑我了。其实我当时虽然不懂理论知识,但是我根据测试经验认为当时的NO2浓度应该是根据SO2的浓度计算出来的,然后我就判断等级了。正确答案是在卫生纸上算出来的。但是一方面因为自己理论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觉得部里可能有错误,所以根据SO2做了判断,从考场出来就后悔了。

总的来说,2009年的案子失败了,一部分是因为运气,一部分是因为我的审核还不到位。虽然在2009年的时候觉得案例的生态回答不错,但其实通过10年的复习,我意识到了2009年自己认知的浅薄和局限,意识到自己2009年的生态回答其实只是一张刮刮乐,每道小题得2分就很不错了。我来说说我在10的备考和考试。

先说备考,备考10的考试案例。我只说只考案例的复习方法。复习的教材包括大纲、案例教学教材、原指南、技术方法教材、法律法规教材、50个案例、王艳的模拟题、贾生元博客装订本、历年真题。我还是和09年一样认真,差不多年前就开始看书了,因为今年考试时间早。虽然只考案例,但准则、方法、案例、法律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准则和方法是基础,案例是拓展和运用,必须一起看,法律是重点。导则和标准最好看原文,附录里的东西是最重要的,经常检测,容易出现陷阱,比如2009年严格的大气浓度50%,废水、填埋场一类污染物等。(不好意思,2009年的不清楚),10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需要配套其他环保设施,优化本项目接受的危险废物种类;公路项目村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及声环境保护措施:工业园区废水入园的判断;验收题中判断SO2、COD是否达标,验收调查中新旧标准的执行情况,这八个问题都可以在标准中找到标准答案,标准可以烂熟于心。这些题不用浪费额外的思考时间就能得满分。比如课本中固体废弃物的内容就远远不够。今年刚看了固体废物的标准,觉得原文规定的环保设施都很重要。我总结了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需的所有环保设施,这些设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应用于任何填埋场和处置场。结果是,我不用想,就用文章的方式来写。关键是不浪费时间,不漏项。只是在备考的时候,前三科不用像前四科那么死板。呵呵,可以根据案件的思路灵活背诵,放松一点。而且法律法规只看一些可能考的重点东西,节省了很多时间。

准备时间不太清楚。这要看我个人情况。对于我这种傻逼来说,年前就开始准备复试了,用了三个月。因为我读得慢,所以。。。呵呵,读书快可以自己调整。

今年选了四门生态课,怀疑自己能不能过,因为今年计算题太少,问答题太多。就算选个污染话题,恐怕也不一定像往年那么容易得分。所以今年不管我选生态还是污染的题目,大家都应该有一种感觉,问答题不如计算题清晰,问答的感觉就是我错了可以拿点分。我不能说我的答案完全正确,但根据最后的评分分数91,我会错的三题扣12分,其余的题扣17分。从结果来看,我对生态问题的评分分数应该比较高,不排除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可能。对于在生态问题上的这个成绩,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个成绩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这不是偶然,而是汗水和苦难的回报,呵呵,我是一只先飞的笨鸟。关于如何复习生态,我只能说要自己总结。我要能在脑子里建立起与生态问题相对应的框架和思路,总结出* * *性和个性,并保存脑细胞提高效率和个性,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高分,也只有我自己才能不断总结。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项目构成要完整,重点项目要明确,全过程分析、生态污染源分析、风险分析是评分点”。通俗的理解是,在分析一个项目的影响时,需要分析每个项目的构成(主体、配套、辅助、环保、公用、应急等。)、每个工艺周期(施工、运行、场地关闭或报废)和污染源。这些都是我自己在复习中不断总结才能体会到的。也许这就是我在生态学上能拿高分的原因吧。我的思考一定要全面,要广泛,不能一直盯着看。那只是选择的一部分。至于如何做到全面广泛,就看我自己的总结能力和阅读的深度了。你认为教科书有用吗?答案有用!因为所有考试的答案都可以在原版教材和指南中找到。你觉得教材完美吗?答案不是完美的,因为一个题目所涉及的思路和答案并不是给你罗列出来的,而是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角落,不同的案例中。要想全面总结出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就需要自己的能力去总结所有零散的知识点。回过头来看,原来案例教材里的案例并没有那么完善,专家的总结也偶尔有欠缺。比如,比如,水环境的影响要从水量方面(地下水开采或挖掘等)进行分析。),导致地下水渗漏。然后会影响河流补给和水量,大坝运行造成的汇水影响下游河流水量等。)、水温(电厂温升、水库水温分层、大坝排放低温水)、水质(工业和生活污水、水土流失、大气降尘面源、物料和固体废物堆放面源、农药化肥等。),运输风险包括跨桥运输风险、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破裂、渗滤液溢流、溃坝、地下突水等。在洪水特征年,还有很多,但是记不清了。地表径流流经被污染的填埋场,进而污染河流水质。其他的我记不清了,还有其他的,比如建设期和运营期,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要考虑。遇到不同的题目,套用相关的总结来回答就够了。如何提高速度?就是上面类似的总结要在平时复习。说来惭愧,我至今没有做过一个生态环评项目。有人说我备考不背案例。呵呵,我想可能是我傻吧。我觉得四门环评考试我一门都不会背。前三科有多选。不会背吗?案例考试时间紧,背不背?因为我去年背了前三科,所以我很自信的说我能考上(因为我能考高分)。因为背下来了,所以今年案例考试的生态题我基本没怎么想。当我在科目里找到考点的时候,我就开始在脑子里定规则,就像一台机器,不用思考,因为思考是我考前做的事情,想回答的问题太多了。09年吃过亏,10吸取了教训,呵呵。

同时,在回答生态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术语,这一点很重要。例如植被类型、种类、分布、植被盖度、频度、密度、优势度、物种重要性、物种数量、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群落异质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其他关于土壤侵蚀的术语,如土壤侵蚀模数、面积等。、和土地,如基本农田占用情况、农田质量、土壤类型和肥力、农田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方向、土壤理化性质等。呵呵,就不一一说了。离考试还有很长时间,版主催我不要翻书。我只是给你举个例子。这些术语在回答问题时非常重要。

另外,我强烈推荐贾生元先生的博客。备考的时候,我下载并绑定了他博客里关于环评考试的内容。很好看,呵呵,也当作教材了,但不是基础教材,是完美教材,教材也不完美。看了贾老师的博客思维,很受启发。他是生态学专家,你不佩服吗?呵呵,你不用佩服,因为贾老师并不完美,他的回答也不完美,但他的回答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受益匪浅”。建议你结合课本和他的博客,总结回答生态问题的思路。说实话,我真的很希望战友们能在心里或者纸上形成一个回答生态问题的框架,真的能用“* * *性加个性”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在10中,我选择了2,3,4,5,7,8作为题目。发试卷的时候连名字什么的都没写,就先看了试题。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先看考题心里有数,然后在写名字和准考证的时候在脑子里筛选不确定的题来确认你要做什么。我选了四道生态题,因为第一道题和第六道题都有流程图,这两道题我没做过,考试时间紧。我粗略的看了一下流程图,感觉很头疼,不知道题目有没有涉及到流程图里的东西。如果涉及到仔细计算流程图,肯定会耽误很多时间,而且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避免出错。所以我先选题目的时候把这两个问题划掉了。综上所述,简单不复杂很容易,复杂的东西最好不要碰。如果一道题花的时间太多,你这次考试基本就不及格了。

最后说一下答题。我写了这么多,很多朋友都怀疑我在考场上能写这么多。呵呵,可以。不是我写得多快,而是我今年没看多少次表。呵呵,开个玩笑。我能写出这么多东西,得益于我在备考的时候总结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我基本上是在考场上看题就写,因为我复习到位的时候思维已经形成,知识比较扎实,所以看到题就知道考点,思考的时间很少,跳进陷阱的几率大大降低,因为你知道他哪里容易掉进陷阱,哪里看题又快又仔细。所以,这些都可以节省我写作的时间。我的书法不好看,但是我不能没有连笔就去连笔。考试不是看谁写得好,关键是让人看得清楚。至于写作,我还是觉得要考前练题。练习题和真题最好写一遍。对于容易出错的题目,多写几遍,每题时间控制在30min分钟。一方面练习书法,另一方面锻炼自己答题的确定性和时间控制能力,这样在考场上就不会怀疑自己在纸上写的东西的完美性,也不会在考场上某道题超时后心慌,没有应急素质。真题一定要好好研究,比如易考点,易陷阱。呵呵,关于计算要多练习,比如物质平衡,大气品位判断(计算加校核)等等。只有平时做到了,在考场上才不会心慌。只有平时练透了,才会对考场更有信心。

考场要小心,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考场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不用我多说。吃过亏的朋友应该有体会。

最后说一下今年几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及我个人是如何回答的。

1,桥。由于施工期间的废水污染和运行期间的风险,这是不可行的。

2.声学环境。张家村1班;李嘉存距红线50m范围为4a,另一个为1。

3、二氧化硫。可行。总装机容量5.6MW,排气管高度有要求;200m范围3m;排放浓度,根据标准声明,三项分别满足要求。

4、COD。总量不达标。

以上答案,根据现在给我的评分分数,对比之前的评价分数和现在的评价分数。

A.这座桥。以前我估计0分。唉,我真是疯了。考试的时候甚至没有考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考点,因为看到考题,脑子里都是风险评估的考点。直到考完试才知道大家都有争议,争议的事情与我无关。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所以到目前为止无法评价积分。

b、声学环境。以前估计是0分,现在觉得可能会给一点,因为不确定是1还是2类,因为标准里原则上是一类,而且有高速公路可以通过“OK”实现2类,所以我觉得回答1类是对的。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要不要考虑李嘉存第一排房子是三层以上还是三层以下?我上面的回答是三层以下适用。我想我没有讨论过超过三层的。总之我不会拿满分。给2~3分就不错了。

碳、二氧化硫.以前是5分,现在还是5分,但是我想说明一点。从考试命题来看,我个人认为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该是达标的。至于原因,我在之前的帖子里说过,我觉得考点的目的是为了考三个原因。如果名单不完整和不正确,将被扣分。该试验是比较三种判断锅炉大气是否同时达标的标准。同时我的排气管高度是按照总装机容量2*2.8=5.6MW来判断的,我觉得这是个陷阱。如果按照2.8判断,可能会扣分。

货到付款.以前估计3分,现在还是3分,因为我的回答不全面。仔细看,题目是“评价达标”,不是“判断达标并说明原因”。所以“评价”的话,既要写达标的浓度,也要写不达标的总量。没有写浓度达标,扣2分。

尽你所能,请别再折磨我了。隐私对我来说很重要,呵呵。另外声明我是女生,不要猜测我的性别。主持人紧急催促我。一个好人帮了我很多。他是我在环评路上的第一个导师。这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欠他一个人情,连夜写的。现在是凌晨2点,我已经写了3个小时了。现在是午夜。可能我的思路有点乱。我没有回头看我写的东西。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

至于我,我始终相信上帝对勤奋的奖赏。如果说2009年的考试我还相信运气的话,那么在10,我彻底摆脱了侥幸心理,因为依靠运气也说明你面临的是失败。像我这几年运气这么差的人,09年的运气离我很远。有人说不如答计算题,所以很多人不怎么复习生态题。唉,其实我觉得这是个误会,其实未必。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你要看是什么样的计算题,比如今年污染相关的题很少,而问答的题很多,有的时候计算题还是比较难的,比如2008年的物质平衡。如果你选了这样一道题,做了50分钟以上,可能就没做对。呵呵,只要好好复习,生态问题也能拿高分不是吗?分数出来之前我没有信心说这个,因为我还在想我能不能过,因为我复习的时候没有看到标准答案,我不敢判断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一致性。我现在之所以这么说,是想用分级分数告诉大家一个客观情况。所以有的人抱着计算题能过的想法,估计就看自己当年的运气了,看有没有足够的计算题给你做,不像今年,计算题只有几道;有足够多的计算题让你做,还要看计算题是不是很容易或者能不能跳过陷阱,比如2008年的物质平衡,2009年的大气评价等级判定。如果有这么多计算题,你都能做对,恭喜你,你今年很幸运,呵呵。

谢谢这里的很多人,还有默默祝福我的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