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淮魏一属四局
全面推进直管工程水管体制改革
(水利部水丽管理局淮卫一局)
2002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5438年6月+2004年2月,水利部印发《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淮委沂沭泗水水资源管理局下属7个基层水管单位被确定为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根据水利部和淮委的统一部署,沂沭泗局认真组织学习,大力宣传贯彻,结合直管工程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本信息
沂沭泗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行政区划横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15地(市)、79县(市、区),面积7.96万km2。沂沭泗水水系主要由沂河、沭河、泗河等省际河流组成。水系复杂,相互关联,省际用水矛盾突出。
为妥善解决边界水事纠纷,加强工程管理,科学调度洪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经国务院批准,水利部于1981成立了淮委沂沭泗水水资源管理局,对流域内主要河流、湖泊、重点工程和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和利用。直管工程涉及苏鲁省和山东省的7个城市,主要包括两个大型湖泊(南四湖和罗马湖)、956公里的河道、1.696公里的堤防、25座控制性水闸、823座穿堤小型水闸和1座中型泵站。
沂沭泗局实行三级管理体制,下设三个直属局,直属局下辖19个基层水管单位。2002年机构改革时,上级批准沂沭泗局总编制1.060,控制940人。机构改革后,沂沭泗局实有职工944人(其中水管单位713人),离退休职工596人(其中水管单位486人)。
二。水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水管体制改革启动后,我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水管体制改革精神,进行研究部署。通过会议、研讨会、网站、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2005年2月,我局召开了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动员会,明确了目标任务,统一了思想,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二)广泛调研,积极探索。
2002年6月5438+10月,我局下属的二级大坝水利枢纽管理局率先成立了工程养护中心,在内部实行“管养分离”,开展模拟运行,积极探索管养分离的方式方法。水利部直属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后,我局组织了多次调研,借鉴了其他单位的经验。组织人员参加水利部举办的“实施意见”和“两定标准”培训班。2005年4月,41名维修企业离职员工被组织到山东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式岗前业务培训。
(三)认真做好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和计量工作。
首先,水管理单位的分类和定性工作已经完成。根据直管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水管的单元属性。第二,水管单位经费的计算已经完成。直管项目整体维修资金和基本支出资金分别为11068万元和6309万元。三是水管单位岗位定员测算已经完成。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岗位定员(试行)》,我局管养分离后需要管理人员1828人。
(四)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中央水利工程维修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结合我局水管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了《沂沭泗局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资金来源、资金来源等五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任务、主要内容和措施、工作安排和保障措施,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各直属局、试点单位已编制试点实施方案。
(五)完成财务会计制度变更和会计处理的衔接。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变更与衔接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各试点单位认真开展了财务会计制度变更与衔接工作。2005年6月5438+10月1日起,各试点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支出结转和账务处理进行了统一安排,完成了试点单位2004年9月至2004年2月基本支出和年修理费的结转和账务处理。
(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管养分离的配套规章制度。
为加强工程维护项目管理,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管理水平,我局研究制定了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工程维护配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沂沭泗水水资源管理局直管工程维护项目管理办法(试点)》, 沂沭泗水水利管理局直管工程维修养护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和沂沭泗水水利管理局直管工程维修养护合同示范文本。 这些配套规章制度对工程维修项目的合同签订、质量评定、财务管理、检查验收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试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明确管理责任,完成水管单位改革
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各试点单位完成了内部改革,建立了管理岗位责任制、内部考核等规章制度。改革后,试点单位精简内设机构,42人脱离维修企业。试点单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工程管理和水行政执法,管理效果明显提升。
(二)成立维修企业,实现管养分离。
鉴于我局水管单位人员不足,结合2002年机构改革,三个直属局分别注册成立维修单位,试点单位不再单独成立维修公司。企业职工主要来源包括:试点单位分离人员、2002年非试点单位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机构改革后接收的退伍军人、招聘的大学毕业生。
(三)管理和维护双方,完成试点任务。
2005年5月至6月,各试点单位陆续与维修公司签订维修合同。试点单位及时调整项目管理与维护的关系,严格履行合同,组织对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检查维护项目实施情况,确保项目安全运行和维护质量;各级单位和部门积极探索,强化落实,加强沟通,规范管理,确保“三个安全”。到2005年2月底,试点工作基本完成。2006年6月5日至10月7日,受水利部委托,淮委接受了沂沭泗分局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四、试点的主要成果
(一)科学分类,理顺管理体制。
改革前,7个试点单位遵循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专业化管理与集团化管理相结合的体制,不仅承担水行政执法、工程安全管理、防洪调度控制运用、检查观测,还承担工程日常维护、抢险抢修、除险加固等工作。而且,由于资金严重不足,他们还占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发展经济收入。管理单位既不像事业单位,也不像企业,导致业务与企业不分,管理与维护不分,责任不明确。
改革后,明确区分了单位的类别和性质,基本支出和项目维护资金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财政资金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项目管理与创收之间的矛盾大幅缓解。水管单位工作人员从过去繁重的经济创收工作中解脱出来,队伍稳定,职责明确,工程管理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管养分离激活了运行机制。
改革前管理单位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管理职能弱化,机制不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的运行和发展。管养分离后,维护职能和人员从管理单位中分离出来,双方职能和责任明确,促进了项目管理和维护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3)畅通资金来源,改善工程外观
改革前,管理单位工程运行维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年修理费和水利建设基金(防洪工程)。以2003年为例,我局7个试点单位直接管理的728.8km堤防(其中二级以上堤防长度为552.4km)、9座大中型水闸、341座小型水闸运行维护总支出仅为275.48万元,严重不足以进行维护,大部分水毁工程无法及时修复,老化退化严重。
试点期间,7个试点单位年度项目维护资金3387.74万元,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维修资金的稳定投入,保证了工程的完整、安全和正常使用,发挥了效益,明显改善了工程外观。
(四)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水平。
改革前,由于创收任务压力巨大,管理与创收矛盾突出,水管单位无法集中精力管理,管理粗放,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管理成本高,经营效益差,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
改革后,结合工程实际,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调整了人员结构、机构和岗位,进一步落实了内部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5)及时总结经验,达到验证的目的。
试点期间,我局和试点单位严格按照改革原则和有关规范,对改革管理办法和“两个标准”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论证。
“管养分离”作为一种新体制,可以初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定岗、定员、定岗、定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形成精简、高效、灵活的管理组织;从管理单位剥离维修职能和人员,通过合同管理完成维修任务,可以实现维修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管养分离”新体制的逐步完善,不仅可以稳定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加强项目的维护,保证项目的完整性,促进项目管理和维护水平的不断提高。
动词 (verb的缩写)问题和建议
(一)管理人员严重短缺
沂沭泗局有19个基层水管单位。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定编标准(试行)》,* * *需要管理人员1.828人,但实际编制人数仅为671人,给工程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建议适当增加我局水管单位数量,逐步引进人才,满足日常工程管理需要。
(二)维修队伍基础设施薄弱
新成立的三个维修单位缺乏基本的办公和生活条件,没有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和工具。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后,将无法满足整体工程维护的需要。建议上级支持我局新成立的维修单位,以适应维修工作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
(三)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偏低。
根据对7个试点单位决算数据的统计分析,在职管理人员基本支出的财政补贴水平仅为50%左右,退休人员的财政补贴水平为65%左右。基本支出定额不能满足我局的实际需要。建议提高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和经费保障水平,保证水管单位的正常工作。
(四)维修定额标准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经过一年的实际运行和验证分析,总体而言,《水利工程维修定额(试行)》标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达到一定的满意度。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环境、流域特有的暴雨洪水特性以及工程特点等原因,定额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水闸工程漏水多,部分工程工程量小,勘察设计费和质量监督费标准低。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定额标准。
另外,沂沭泗直堤工程有823座小型水闸,主要是公益性工程,具有防洪排涝功能。经过多年运行,老化退化严重,问题很多,是防洪工程中最薄弱的环节。2005年的试点资金没有安排这些小型水闸工程的维护。建议上级在安排2006年预算时充分考虑。
在水利部和淮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沂沭泗局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职工精神面貌和直管项目面貌明显改观,水管体制改革成效显著。2006年,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治水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直管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