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用技能辅导:艾灸操作法

1艾炷直接灸

直接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叫直接灸。根据艾灸后有无灼伤化脓,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疤痕灸)用黄豆或枣仁那么大的艾炷灸,直接放在穴位上。烫伤局部组织后,产生无菌化脓现象,可提高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及体质较弱的人群。操作方法:

①体位和针灸的选择:由于艾条要放在穴位表面进行艾灸治疗,治疗时间长,所以在体位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要求体位要端正、舒适。姿势摆好之后,再正确点上。

②艾蒿的安装和点火:首先按要求制作艾蒿。除了用细艾叶外,还可以加一些芳香经,如丁香、肉桂(丁桂散),有利于热气的渗透。然后,在施灸的穴位上涂抹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增强附着力和刺激作用。艾条放好后,用线香点燃。每次灸完后,用纱布蘸冷开水擦拭穴位,再按前法施灸,一般可7 ~ 9强。

③涂抹药膏:艾灸后局部擦干净,再在艾灸点涂抹玉红药膏,1 ~ 2天可换一次。几天后,艾灸点逐渐出现无菌化脓反应,如脓液过多,秦英换了膏药。约30 ~ 40天后,灸疮结痂,局部留下疤痕。艾灸疮化脓时,局部要清洗干净,避免污染,以免发生其他炎症。同时可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艾灸疮的正常渗透,有利于提高疗效。如果偶尔发现艾灸疮长时间不愈合,可以用手术方法处理。

非化脓灸(无痕灸)现代艾灸的应用主要是温灼,以免造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方法是:先在艾灸部位涂上少量凡士林,然后将艾条放在穴位上点燃,在艾条烧到皮肤之前。当患者感到灼痛时,用镊子捏住或捏碎艾炷,更换艾炷,重新艾灸。艾灸持续3-7天,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红晕。因为不会留下疤痕,所以患者容易接受。此法适用于虚寒证。

2艾炷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灸,是指在穴位上的艾炷下垫一个隔片进行艾灸的方法,称为间接灸。因其衬药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药双重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它比直接艾灸更常用,适用于慢性病和溃疡。

①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用针在中央扎几个洞,放上艾条,放在穴位上进行艾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稍抬起离开皮肤一会儿,然后立即放下,再重复艾灸治疗。或者在姜片下面垫几张纸,放下来艾灸,直到局部皮肤发红。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一般不会造成烧伤,临床应用广泛。生姜味辛,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因此,该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呕吐、腹痛、腹泻等。

②隔蒜灸:将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扎几个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尚未化脓化脓的脓头),用艾炷灸,每次灸4 ~ 5强,换下蒜片,每个穴位可灸5 ~ 7强。因为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艾灸后容易起泡,所以要注意保护。大蒜味辛,性温。具有解毒、健胃、杀虫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腹部肿块和溃烂的疖子。

③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此法仅适用于肚脐。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用纯白干盐填满脐孔,然后放入姜片和艾条进行艾灸。如果患者肚脐突出,可用湿面环绕肚脐,如井口,然后在肚脐内填充盐,如上施灸。加姜片的目的是将盐与艾柱火源隔开,避免盐遇火引爆,造成烫伤。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肢冷、虚脱等不良反应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对于四肢出汗、阳气郁结、脉冷等症状,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无数次,直至出汗停脉,体温升高,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④乌头(饼)灸:以乌头片或乌头饼(切细研末,用黄酒调成饼,厚约0.5cm,直径约2cm)为间隔,在其上放置艾炷灸。由于附子性味辛热,有温肾壮阳之功,故用于治疗阳痿、早泄、外科脓肿、窦道盲管等各种阳虚证,或溃烂不散的阴虚证。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部位进行艾灸治疗,也可更换饼干,直至皮肤变红。附近有乌头或其他温香药物制成的药饼,用于间隔灸。艾灸时,药饼下垫纱布,防止烫伤,艾灸后药饼可重复使用。

3艾条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挂在施灸部位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都在离皮肤一定距离的地方。艾灸10 ~ 20min。艾灸要做到皮肤温热潮红,不灼伤皮肤。这就是悬灸。挂灸的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旋灸、鸟啄灸。

①温和灸: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穴位或患部,距皮肤约2 ~ 3 cm处,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无灼痛感。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 ~ 15 min,直至皮肤发红。如遇有昏厥或局部感觉减退的患者或儿童,医生可将食指和中指放在施灸部位两侧,使医生手指能测出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整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②鸟啄灸:艾灸时,艾条的点燃端不固定在距施灸部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而是像鸟啄一样上下移动。

③旋转艾灸:艾条点燃端在艾灸过程中,与灸皮保持一定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左右均匀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艾灸治疗。

4药条灸

指的是用药物和艾条卷艾条。临床上常用的有:太乙针施灸时,将太乙针一端烧灼,烧灼端用七层布包裹,立即压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灸熨,待针凉后重新烧灼熨。重复灸熨7 ~ 10次。该方法对风寒湿痹、顽痹、痿弱、半身不遂有效。雷火针的方法和太乙针一样,只是药物的处方不同。艾灸方法同“太乙针”。

五温针灸

温针灸是一种针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操作方法如下:针刺入穴位取气,并给予适当的补泻法留针后,在针端捏取纯净柔软的艾绒,或在针柄上插一根长约2厘米的艾条,点燃艾灸。当艾草或艾条燃烧并除去灰烬时,针被取出。此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针灸方法,值得推广。

6.温灸

它是一种专门用金属制成的圆筒形艾灸工具,所以又叫温筒灸。圆筒底部尖而平,圆筒内套有一个小圆筒,小圆筒周围有孔。施灸时,在温灸器的小桶内加入艾绒或药物,点火后扣上温灸器的盖子,即可放在穴位或施灸部位进行熨灸,直至施灸部位皮肤红润。具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7灯火灸

方法是用灯心草,蘸香油,烧,爆在应该艾灸的穴位上。听“哔”声是祛风解表、行气化痰、清心止痉的强大功能。常用于治疗小儿脐风、胃痛、腹痛、腹胀。

八日灸

此法又称自灸,因涂药后泡沫状似灸疮而得名。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天灸的记载,我们选择介绍几个如下:

①毛茛灸:摩擦毛茛叶,贴在寸口处,一夜之间就会起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疗疟疾。

②斑蝥灸:斑蝥是一种甲虫。艾灸时,将斑蝥浸泡在醋中,擦在患处,可治癣痒。

③旱莲草灸:将旱莲草捣碎,敷于穴位,使其起泡,可治疗疟疾等疾病。

④蒜泥灸:将蒜泥贴于手部太阴经鱼骨穴,使其起泡,可治喉炎。

⑤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成粉末,敷于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可治疗外阴坏疽、痰核、膝盖肿痛。

需要注意的事项

(1)施术者应认真、专注、细心操作。艾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如需疤痕灸,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②临床艾灸时要选择正确的体位,患者的体位要挺直舒适,这样不仅有利于穴位的准确选择,也有利于艾炷的放置和艾灸的顺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量,往往是根据艾炷的大小和灸的力度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初病体质强的艾炷要大而强。艾·Xi,久病不愈,体质虚弱,应该是又小又壮。根据施灸部位的特点,不宜在头面部和胸部施灸。腰腹部艾灸,可大可壮;皮肤薄、筋骨多的四肢末端不要艾灸;肩膀和两股厚皮和饱满的肌肉应该大而结实。艾灸要结合病情来施。如果是风寒感冒,阳气即将脱尽,没有大锅的艾灸是不行的;如果是外感风寒、痈痹,要适度掌握,否则容易导致邪热内郁的不良后果。

④艾灸应用广泛,既能益阳,又能伤阴。在临床上,凡是阴虚阳亢、邪内壅盛、热毒过盛等病症,都要慎用艾灸。

⑤施灸时,五官、阴部、血管大的区域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直接施灸。

⑥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对皮肤和衣物造成灼伤。在灸的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的距离,掌握灸量,避免灸量过大,造成灸伤。如果艾灸后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揉就可以自然吸收。如果水疱过大,可用消毒针头从水疱底部刺破,放水后涂上龙胆紫液。化脓灸,在灸疮化脓期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防止感染。如果有二次感染,要及时治疗。此外,应更加重视艾灸治疗,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⑦手术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烟雾太浓,污染空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目前艾灸治疗的疾病约有200种,主要适用疾病如下。

一、内科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面瘫、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白癜风、精液异常、腋臭等。

二、手术症状:

疔疮、指(趾)部感染、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疮、直肠脱垂、鸡眼等。

三、妇科病:

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四、儿科疾病:

腮腺炎、小儿腹泻、厌食、遗尿等。

五、五官疾病:

残肢、过敏性鼻炎、内耳眩晕、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艾灸虽然是一种传统疗法,但并不像针灸那样得到继承和发展,往往被忽视。艾灸的潜力是巨大的,还有更多规律和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好在艾灸沉寂了这么多年,今天才被人们重新重视,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比如最近流行的“新热敏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