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社区工作者的试题
厦门市2005年度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简章。
为选拔高素质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根据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印发的《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今年拟面向全市招聘27名社区工作者。
1.报名条件:本市常住户口,大专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军人配偶须持团以上政治部介绍信,年龄放宽至38岁以下。西藏警备区民政局出具的证明,不受年龄、文化程度限制。
2.考试内容:笔试为综合知识,主要包括时事政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社区工作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法律知识、写作等基础知识。在面试中尝试计算机应用。
其他方面可以在相关书籍中找到,社区可以参考这个:
社区工作者的考试一定要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重视社区问题,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广泛开展。20世纪90年代初,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探讨我国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起源和内涵
第一,社区的出现
共同体的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托恩尼斯提出的。社群是指一种传统的心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在其译著中首次对社区和社会的概念进行了划分,提出社区和社会是不同的。认为社群是自生的,社会是合生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的,而社会是异质的;社群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而社会相对开放,相互依存;社区往往是单一的价值取向,而社会是多元的价值取向;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而社会是人们理性和作用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含义
国内外学者对社群的概念理解不同,每个人对社群的定义也不同,但基本认同社群的地域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对象。有学者将其描述为“一个社区是几个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区时,在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一个大群体。”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有一定互动关系、保持相同文化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学者指出,共同体是指聚集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是按照一套规范和制度组合起来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区域内社会生活的同一主体。也有人认为,社群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而成的组织,人口特征相同的区域生活是一样的。可以看出,人们有不同的概念和定义,但大多数人都同意使用区域意义上的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和要素
一.社区的特点
既然共同体的概念是一定地理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同一主体,那么它必然具有以下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因为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都是在社区中进行的。他们消费各种生活资料,以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从而建立各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他们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还包括由这些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生活;它不仅包括某一地区,还包括人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之,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共同体的定义中,所以它是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是聚落的载体,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人居环境。它不仅是简单建筑的集合,也是与住宅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劳动用地的集合。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人类最早是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寻求适宜的生活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逐渐从临时性、流动性向固定性、永久性转变,形成了由许多房屋组成的居所,即以聚落为主体的居住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恰恰说明了聚落是人类改造环境的产物。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生活、居住、休息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所以中国的聚落情况包括村庄、集镇、县城、城市,都是社区的载体。正是这些载体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结构的社区。3.社区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社区不同于目标和功能单一的社会组织,它的功能是多重的。就我国城市社区的情况而言,社区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共管功能。社区是一种行政组织,具有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社会工作,维护社区公共秩序,调解民间纠纷,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二是民主自治的功能。社区是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所谓民主自治,就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人民依法自治。社区是承接政府剥离的社会事务的载体,是推动“政企、政社、政事”分离,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动力。第三是监督职能。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场所。作为社区的正式成员,居民有权参与社区管理,选举社区内的人民代表和社区工作者。社区自治组织是代表群众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依法自治的组织。社区是扩大基层民主、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载体。第四是文化功能。中国基层社区肩负着发展教育、组织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职能。社区文化是基层社会管理教育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是凝聚人心的工程。因此,文化功能也是衔接功能。第五是场函数。社区的场域功能为人们的学习、发明、成家、交友、探亲等生存发展需求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4.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确切含义。确切地说,自从农业产生,村庄形成,就有了共同体。最早的社区形式是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是在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城市社区的内部结构和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些变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后,社区的发展仍然是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并随着先进生产力的进步而进入良性运行阶段。因此,社区是可持续的。
第二,社区的要素
总结社区的上述四个特征,我们不难理解,既然社区是一个多功能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可持续聚居的载体,那么构成社区的要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我国的社会观念,社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某个地区
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也就是说,社区有一定的边界。很难想象一个社区从某个地区分离出来。因此,地域元素是社区概念中的重要元素,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社区的地域性要素为居民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空间,以及必要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一个社区的地理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对来说,面积小的小区,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就少。同时,社区的地域性因素影响着社区的发展速度。首先说明了地理位置对社区的影响。在民政部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中,起步较早、起初发展较快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促进社区发展的条件。其次,地质和地形也严重影响社区的发展,而社区是城市和社区发展的坚实基础。如前所述,地质不良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建设;相反,在地势平坦的地区,聚落的建设更容易,有利于社区的扩大和交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区域因素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同时也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配以一定的生产生活设施,如能源、道路、工厂、学校、医院等。另外,由于社区是一个区域社会,大到城市,小到村庄、居委会,都可以称为社区。然而,在实际工作者的操作和学者的研究过程中,社区往往被定义为一个小范围。至于这个小范围应该有多大,要看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对规模调整后居委会辖区内社区的定位,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选择。
2.一定数量的人
社区的人口是一定数量的具有稳定社会关系的人群。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逐渐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内部交往关系,群体成员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而产生相同的归属感。没有一定的人群,就没有社群。社区人群是社区的主体,是社区的第一要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是社区存在的首要前提。在社区人群中,社区居民是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的创造者,是社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文化设施和自然物质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社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在社区中,社区居民由于交往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这是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活动的保障。说到社群人群的要素,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群的构成和形态。构成是指群落中不同类型人口的特征和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形式是指社会关系的构成。社区人口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和社区建设的性质和任务。由于人口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点,社区人口的构成也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两部分。自然构成是指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其中,性别构成又叫性别比例,是指男女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社会构成是指社区内人口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构成、文化构成、职业构成和阶级结构。其中,职业构成是指社区内职业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社区产业构成、分工发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分化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区的职业人群构成越复杂,反之亦然。社区人口的文化构成反映了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是衡量社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社区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家庭和邻里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群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邻里是以居住地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有两个特点:①每一个邻里都有一个特定的区域,形成了同一区域内家庭的邻近性,居住位置的邻近性是形成邻里关系的基本条件。②是非正式群体,因为邻里之间没有永久固定的成员,迁出迁入是邻里的特点。邻里活动是自发的,这些活动中的领导者往往是一些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威望高的群体成员。他们没有明确的立场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邻里团体对其成员没有规范的约束。邻里是基层社区组织的天然基础和中间环节,几个邻里构成一个社区组织,因此邻里与社区组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发展邻里关系是社区组织的重要职能。
3.某个组织
既然社区是一个多功能的区域性社会,那么社区就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区实体。社区中的公共事务、人际关系、民事纠纷等等都需要处理。因此,社区的组织和管理已成为社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而言,有的社团组织和管理机构属于党,有的属于政治组织,有的属于群众自治组织。这些组织大多承担着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它们在动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根据社区成员的意愿和社区发展的需要控制社区公共资源和财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党和政府政策的执行者,是社区成员意见的传递者,是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自治的基本条件。
4.某种认同感
所谓认同感,是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即社区居民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在社区产生的一种认同感。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会产生一种认同心理,即“我是某地人”的观念。尤其是在传统社会,这种“美在家乡水不美,美在亲戚家不美”的乡土观念更加明显。甚至人们还会逐渐形成一些其他* * *相同的意识,包括* * *相同的荣辱观,* * *相同的价值观,* * *相同的伦理观念和一些* * *相同的习俗。所以,认同感也是衡量一个社群的重要标准。
5.一定的社区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是许多社区相对独立和相互区别的一个主要标志。社区文化包括一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区意识、语言等。它整合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文化是社区认同、归属感、社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以上五个方面是一个社群的基本要素。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兴起,社区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地域大小不一。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区,社区要素的完整性和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然而,在任何情况下,这些基本要素都是社区所必需的。
第三,社区的类型
真正的社区是多样化的。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具有不同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功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两个最基本的社会环境。按照我国划分城乡的相关标准,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居民区,人口在3000人以上,其中7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其余属于村庄。根据其地位的不确定性,可分为法定共同体和自然共同体。法定社区具有法律地位,其边界线是明确的,比如农村的乡镇管辖,城市的街道办事处管辖。自然群落是自然形成的,它们的边界是模糊的,比如农村的自然村,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旅游区。在许多情况下,法定社区是基于自然社区。比如自然村也是行政村,小城镇也是建制镇。按其层次可分为微型社区、小型社区(或初级社区)、中型社区(或次级社区)、大型社区(或三级社区)等。一般来说,微社区是指那些人口少、地域小的自然村或城市居委会。初级社区是指那些人口少、地理面积小的城镇。二级社区是指人口多、地域广的中小城市。三级社区是指人口和地理区域较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