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型答题技巧

B类答题技巧如下:

第一,想通过一些小方法打败考生,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方法,实际意义不大。

二、往年考过的实施题今年没考?行政执法本应更注重实用性和工作能力,但这套卷子考查的很少,不考执行题更不合理。

第三,大作文的内容是不是考试想不到的?测试一封公开信,一个方案,比这篇普通的文章更有意义。

第一个问题:

《给定数据1~3》列举了一些执法部门工作中的好做法。请用一段话概括这些做法的积极效果。(10分)。

要求:贴近给定信息,准确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长度不超过200字。

我们应该注意关键的一句话:这些做法的积极效果。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两点:1,根据材料,需要点击具体的执业名称;2.归纳要点和总结内容要注重效果,而不是做法。

参考答案:

1,获得理解支持。“开放日”活动营造了“群众理解、社会支持”的城管工作环境。

2.新人成长更快。“师徒制”让执法新人学习好的执法方法,尽快成长。

3.执法更专业。“驻所律师”使执法过程专业化,执法冲突少,执行率高;“环保医生”给执法一个参考,企业整改更精准。

4.营商环境更好。以点带面执法,提高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警惕和维权意识。

5.执法效率更高。无人机抓拍填补了监控盲区,节省了警力,也迫使司机自觉守法。

第二个问题:

根据“给定数据4”,请分析“因砍樟树被处罚”引起执法效果热议的原因。(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长度250字左右。

这种题在国考中已经考过了。我们先来看2016国考申论第三题(市):

根据“给定数据3”,回答下列问题。

(1)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引起社会热议。请分析引起热烈讨论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2)对于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有网友表示赞同,也有网友表示反对。请整理一下网友的意见,总结一下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10分)。

要求:贴近材料、全面、准确、清晰。不超过300字。

虽然是分析题,但是江苏和国考的这道题前半部分都差不多,不需要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回答。围绕题干的要求,分析具体原因。

分析热议的原因,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材料中哪些点是主要矛盾,影响面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