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真题中的阅读题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是作者通过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或深刻的人生体验。所谓自我感知,即发现和理解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好。

形式上:(1)个人抒情为主,抒情、叙事、讨论相结合;(2)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3)从侧面暗示,充分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写作自由,结构灵活。

总结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通过“形”来把握“神”,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语境),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第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以外的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被称为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要说的是狭义的散文。

根据表达侧重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记叙文:以记人、记叙、描写物、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侧重于人物的书写和刻画,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比如朱德的《母亲的记忆》,鲁迅的《藤野先生》。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和小说的区别很明显。他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不强调故事的完整性和曲折性。这类散文也侧重于写某些景物和场景。作者并不是纯粹客观地描述它们,而是把外在的东西和内在的信息结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情为主的散文,主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愿望。用抒情散文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如何表达,与文章所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刻有很大关系。比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火热情感,就是对当时在= =统治区生活战斗的革命者的* * *同情。作品不仅表达了对中国= =,= =坚持抗战的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烈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 =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恶。抒情散文中的“情”不是空洞的,而是有根据的。也就是说,总有某些人、事件或风景作为文章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叙述或描写,达到抒发心声,抒发对事物的感受的目的。《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对白杨的描写和赞美来表达的,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这类散文通过描写具体的“事”,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和感情。

基于讨论的文章。其推理往往借助案件的简述、形象的描写、感情的表达来进行,很有文学性。和一般的议论文写作一样,要求观点明确,概念准确,推理充分,层次清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谨论证。文学性较强的杂文、杂感等常见短小精悍的文章属于此类;作者经常通过描写古今故事、花鸟虫鱼等具体事物来讲道理,有趣又充满情感。

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要整理好选什么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与“神”的“结合点”,即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什么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三、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感情丰富,因此准确把握文章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有:(1)找到暗示主题的中心句、提示和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2)从选取的材料中总结,材料服务于文章的中心。可以看到文章选取的材料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态度和感受,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考查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一段文字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1)能够尽量使用原话;(2)没有原话可用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做到简洁不漏答题点。

2、明确文章的脉络,把握顺序

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会精心组织、选材;在表达方式上,力求完美,特别注重表达中用词的顺序、层次和恰当的限度。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材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语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标准,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或描写叙述的语境。比如《记我妈》以“我妈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

提问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者说说作者选材的依据等等。

要点:发现线索,根据问题灵活作答。关键是要能判断出准确的线索。

(2)顺序

问题形式:(1)连续材料或几段或几个词的顺序可以调整吗?为什么?(2)从原文中取一句话或几个词,让你放回文中你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注意审题,有些题不能倒,有些可以倒。提问者在给出问题时会有提示;同时也要考察材料与段落、文字的关系。不管能不能,都要说说为什么。思路是看材料、段落、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参考讲解考点分析的序列分析部分)。

形式(2),原文摘录的句子往往是总结性的或者是承上启下的。第一,要看考生的语感;二是对句子进行理性分析。语序也要靠语感和理性分析,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这样的问题往往有选择性的回答。即使没有选择性的回答,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是在思考过程中要考虑到陶词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很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词义:原文给出单词的拼音,让你根据上下文和拼音写出单词并结合上下文解释单词的意思。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填单词靠平时积累,解释单词靠单词所处的语境。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回答词义;②根据单词前后句子的内容和意思进行推断。注意:如果知道单词的本义,一定不能忽略单词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2)巧妙运用词语:

提问形式:评论加词的作用(巧妙运用)或者加词能不能删。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义(在上下文中);(2)表达功能,文字的表达功能,要结合上下文或主题来回答,要回答文字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方面的作用,有时还要考虑文字在描写景物意境方面的作用或人物的作用。③体现文字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学陈述的深层含义

此类题型常与发展性题型相结合(见考点5分析)。有时候,我们会简单的测试一下哲学句子的意思。这样的考查,关键是抓住中心词,理解词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情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段话通常基于一个表达式。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有时考察(或变相考察)其他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在这里融入修辞。

(1)的作用描述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主要考察意境描写的作用。回答问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在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和散文景物描写的区别(小说景物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或说明季节(季节)和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题);人物描写主要是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细节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讨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为了揭示文章的主题或与抒情相结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这个考点不单独出题目。

(3)抒情性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结合单词表达的考点。

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中常见的问题,分为:(1)描述对象;(2)对人物的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的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个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重点是:①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3)回答问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是病句,语言要有层次。可以引用诗词或者名言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