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特点
苗族女装有100多种款式,为全国之最。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打扮”,有几十个头饰只插在发髻里。
苗族妇女一般上身穿窄袖、大领、双排扣上衣、百褶裙。连衣裙要么长到脚,优雅多彩,要么短到膝盖,婀娜动人。休闲装多是头上包一条手帕,上身一件大罩衫,下身一条裤子,绣花边,一条绣花腰,一点精致的银饰作为衬托。苗族男子的服饰比较简单,多为双排扣上衣或右手袍,肩上披着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上裹着蓝色包头,小腿上裹着绑腿。
第二,苗族能歌善舞。
苗族的“飞歌”洪亮有力,很有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其中以芦笙舞最为常见。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初三、重阳节等节日,以及建房、丰收、喜宴等日子表演,多有下肢变化。民间群众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引奏芦笙,其他人围成一圈跳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在苗族,青年男女自娱性的集体歌舞常被称为“踩堂”,但传统的“踩堂”名称已基本改为“芦笙舞”,因为它离不开芦笙的伴奏。
第三,建筑风格独特
由于独特的迁徙历史,苗族人民在建筑材料选择和房屋建造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苗族人喜欢木结构建筑,一般都是三层建筑。一层一般是半屋,解决斜坡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用来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二楼是主屋,三楼是粮仓。有人专门在三楼搭了一个“美人靠”,供年轻女孩观看,展示自己的美貌,以此与苗的哥哥建立初步的关系。
特色苗寨
在黔东南和黔北的一些地区,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房子,叫做“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基础切割成“工厂”状的土台,由土台下的长木柱支撑,根据土台高度安装檩条和横梁,并与土台找平。房梁上铺着楼板作为房子的前厅,下面存放着猪圈或杂物。
第四,苗族的饮食习俗各有特色。
海南岛黔东南、湘西、广西融水的苗族,以大米为主食,还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贵州西北部、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北部的苗族人以玉米、土豆、荞麦和燕麦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有家畜家禽鱼类,也有豆类蔬菜瓜类。
另外还采集野菜,搞渔猎来补充。酸辣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过去由于山区缺盐,很多苗族人常年以清淡食物为生,只能用酸辣调味,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
苗族人特别喜欢吃酸的。几乎家家户户都做酸汤酸菜酸辣鱼。苗酸汤里的鱼鲜嫩可口,远近闻名。苗族人喜欢喝酒。平时工作后,喝一点酒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亲戚朋友来访,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用酒请客。长期以来,他们形成了一套传统的饮酒习俗和礼仪。在很多地方,苗族都有宴饮敬酒时唱酒歌的习俗。
从我国苗族的分布来看,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从人数上看,居住在紧凑社区的人多,居住在分散社区的人少。
苗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由来已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地区的苗族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在一些苗族地区,由于交通堵塞,苗族人信仰原始宗教;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湘西的威宁、石门坎、沅陵等地,由于外国传教士的影响,在近代皈依了天主教和基督教。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苗族人民仍然信仰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