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发展原因和表现等。):(1)商周时期,奴隶和老百姓集体耕种,农具多以木、石、骨、蚌为材料,只有少数青铜农具;人们学会了如何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2)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渐普及。牛耕的应用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农业动力革命。(3)战国时期秦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第二,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作用(如放弃矿田、开放建筑、承认土地私有制;奖励农耕编织等。);三是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推广。(4)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发展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再蔓延到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吴军、吴兴、惠济三县,即苏南、浙东)最为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成渝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劝农教桑、奖励农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扩大,缓解了汉代过度开垦造成的环境破坏。中国北方农业全面恢复和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发展新农具,推广新技术(如水锤、水磨等在粮食加工中广泛使用,采用西北两个牛一人或一个牛一人的耕作方法);兴修水利(比如曹魏修复了很多运河、堤坝、池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所有水田都用运河灌溉);开发了边疆地区(北朝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就)。(5)隋唐时期农业发展迅速,其特点是:一是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增加(围湖造田,影响自然生态平衡);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如便于水田耕作的弯犁);第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水稻收割后种植大麦,是中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6)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一些专业化产区(如棉花、烟草、花卉等。)就形成了。2.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推广(1)商周:后来的“五谷”(稻、粟、黍、麦、豆)都是商周时期种植的。(2)汉代:除粟、黍外,广泛种植水稻、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期就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苜蓿、豆类、葫芦科、亚麻、胡萝卜纷纷移植到内地。棉花的原产地不在中国。西汉前后传入新疆,后在南方种植。(3)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茶叶成为必需品。中亚和波斯的商人将胡椒和波斯枣进口到中国。一些外来蔬菜品种传入中国,如地中海的生菜、印度的刀豆、波兰(今尼泊尔)的菠菜。(4)宋朝:江南种植北方的谷子、小麦;水稻在长江以北广泛种植,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从福建和广东扩展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期,棉花逐渐取代亚麻成为人们衣服和被子的主要原料。(5)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玉米、甘薯、马铃薯和烟草等新作物品种被引入中国。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3.水利技术与水利工程(1)灌溉技术与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广泛使用柑橘灌溉农田;曹魏、马军改良翻车用于农业灌溉;在唐朝,一种新的灌溉工具车被发明出来。(2)灌溉工程:春秋时期,楚国孙帅于淮河流域修建哨皮,秦国蜀国李冰于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在咸阳附近挖了;汉武帝时期,在关中地区开凿了六条辅渠和白渠。唐朝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开凿了一系列灌溉渠,并设置专职官员管理水利。王安石变法时期,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灌溉农田。(3)运河工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一条连接江淮-韩沟的运河;秦政府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派石碌开凿运河,把湖南和溧水连接起来,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605年杨迪下令修建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农业灌溉。在元世祖,为了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了会同河和通惠河。(4)历代治黄工程:于用清淤的方法引洪水入河,再入海;黄河由西汉武帝治理;当东方的汉明帝统治黄河时;唐朝时,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修建了旧的运河和堤防。元世祖招募军民治理黄河。(5)海堤工程:五代十国时期,为了防止海潮灾害,吴越在钱塘江沿岸修筑了海堤,挽救了万亩水田免遭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