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艺术领域自成体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羽毛、动物、昆虫、鱼类等。有工笔、写意、勾绘、设色、水墨画等技法,而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色、无骨、泼色、淡色、浅滴。主要利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回、虚、实、疏、密、空来描绘形象和经营场所;视图布局,视野开阔,不局限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风、卷轴、画册、扇子等画框形式,辅以传统装裱技艺。人物画从周后期到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川、花卉、鸟兽画等。直到隋唐才形成独立的绘画学科。五代两宋诸子争奇斗艳,一代水墨画大行其道,山水画成为一大分支。文人画在宋代有所发展,但到了元代,画风更倾向于表意。明清和近代继续发展,越来越重视表达思想,畅通心灵。魏晋南北朝、唐代、明清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国画强调“自然是外教所造,心境是中得”,强调“意为先存笔,画为尽力”,强调融物造化,创造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目的。因为书画同源,又都与骨法、线条的操作密切相关,所以书画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色。绘画的工具材料是中国特制的笔、墨、纸、砚、绢。现代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中有所突破和发展。

古代世界的三大艺术高峰是非洲埃及的盛唐、欧洲的希腊和中国。虽然地跨三大洲,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三者精神相通,都是面向现实生活,面向从生活中走出来的艺术。此后,非洲艺术没有太大的发展和变化,一直保持着原始、质朴、自然的风格。欧洲艺术跨越希腊时代,被神学精神束缚,绘画一度走向死亡。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将绘画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使其从神坛回归人间,人性成为绘画的主题。中国唐代画家齐威以他的巨大成功而闻名。林风眠在他留学多年的《中国画新论》中称赞他:“这个时代的画风,因为对自然的描写,纯粹是自由的、活泼的、个性化的、个人化的。早期如顾恺之风格,细致优雅;吴道子的吴岱在风中,尤其可想而知他当时的风格是超然的。”中国的绘画走过了盛唐,进入了更为复杂的局面。山水、花鸟、人物画的分离,有一种令人困惑的风景。可是五代以后,两宋,元明,清朝二百多年,画派虽多,却已如凋零的花,春事停息,连一丝光的影子也没有。

如果分开来看,唐代的绘画和文学一样,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初唐人物画以李奔和李德颜兄弟为代表。开元以后,吴道子画派席卷了整个画坛,后来的张轩、周舫等画家都以他为师。尤其是她们笔下的仕女,无论是初唐崇尚瘦,还是中唐以后追求胖,都是雍容华贵,雍容华贵。即使是面部、四肢、肌肉、衣服等难以传达的形态,也简洁生动,有一种亲切的氛围。从他们独特的观察来看,说明这来源于生活。到了宋代,有的画家走向含蓄方面,有的转向豪放方面。含蓄、写实范围、动态表现不如唐代,气格小;豪放、耿直、宽广的人,能传到明朝,虽然清清爽爽,肢体动作充满外向。虽然他们的影响像洪水一样,很快就会结束。明末清初的仕女都是小鼻子小眼睛,完全脱离人性,只是从旧纸中讨生活。

唐代有著名的山水画家,如李将军、吴道子将军、等,但他们的画都不见了,所以我们不能评论他们。我们能看到的古代山水车,最早出现在北方的范宽和江南的东原。范宽的笔力苍白而健康,擅长写前折山,深刻地表现了山的质的一面。气势磅礴,是实实在在的感觉,仿佛峰峦和城墙真的就在他面前。董源画派,没有险峻的山势,没有巧妙的装饰,是真正的江南风景。南宋的山水画改变了方向,对被描绘的对象显得简单、空洞、朴素。元朝继承了北宋的遗风。虽然黄对富春山水、玉山有过真实的体验,王蒙也对泰山做过田野描写,但泥人的心境远远超过了他们对真实的关注。他们的笔墨很少走出真实的境界,只是一味地从前辈的技法中寻求自己的生活。倪瓒表现出了一种消极的风格,把真实的形象放在配角的位置,只是表现出了用之不竭的笔墨。这种风气一直影响着明清两代,只是接受了前人的技法,绘画的主旨逐渐被抛在了脑后。大部分都是剥皮,所谓的新样子只是剥皮产生的,并不知道真相。从明代的董到清初的“六院”,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五六百年而不衰。但道济和尚世涛并没有接受感染,对山水画的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出了当时环境的独立精神。

花之初也是作为人物配角而存在的,从唐代开始逐渐独立发展。唐代尹中柯的花鸟画,吴道子的朱墨、李隆基、萧月也是花鸟专家,但没有作品流传于世。唐末黄泉、黄鞠承祖,南唐徐希、许崇思祖孙,画风虽异,但都主张真写生。从那以后,中国的花鸟画一直在写实的道路上发展。帝王将相中也不乏花鸟画大师。南唐皇后李煜创造了“金错刀”的姿势。宋代惠宗皇帝赵霁领导画院,从事素描研究。尤其是水墨花卉画家,古往今来都是大师。无论是细致还是豪放,他们追求的风格都是温婉、细腻、笔墨、和”。这又影响到了山水和人物,形成了当时所谓的“文人画”、“文人画”。随着历史的沧桑,朝代的更迭,宋明理学的兴起,对祖国的向往,对玄学的追求,绘画逐渐离开了人间的烟火,只以笔感、墨趣表达空灵超脱的感情,而忘记了人类基本的生物情感。画家只是在传统习俗中兜圈子,而不是像古人那样深入自然。他们虽有回归古人高贵风韵的愿望,但缺乏大自然唤起的基本生命感,画面势必越来越干涩、脆弱、空虚。

自明代以来,在绘画方面出现了许多创新者,如明代的陈道富和徐渭。陈的精力集中在她那迷人的风韵和流动的意趣上,她的笔法清晰,墨韵清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意境。须贺的注意力集中在趣味的消散,水墨的泛滥,蛇矛般舞动的秃笔,让酒鬼放声歌唱,让自己的生日无拘无束,气势震撼。清初,朱耷和道济都是明朝的血亲,死于明,入于清。朱耷用的是秃笔,端庄醇厚,显得古朴典雅,有一种特别含蓄的情调。他作品中的鱼和鸟突出了夸张的描写。增强了那种超乎常人想象的特有的敏捷、倔强和创造力。道济从山水到花卉,全面引领革新运动。朱耷和《道纪》是新生命的诞生,是前代的开山之作。扬州八怪也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前一条是失败的道路。

从这个简单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从明朝开始,有识之士就觉得中国的绘画在走下坡路。自清代以来,这种衰落将中国画送上了穷途末路。虽然有锐意创新的人,却无法力挽狂澜。

从宋代到元明清六百年,由林风眠分阶段展示在过渡的第三时代。他在《中国画新论》中写道:“第三时代的结果是未知的,但在这漫长的黑暗中,新旧思潮的直接而迫切的争执是不确定的。”

20世纪初,中国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有很多利弊,也是一个创造机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政治革命达到了新的里程碑,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在痛苦中改变。新旧交替的混乱局面应该突出天才的诞生。在文化上,以白话文为主体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学英雄,中国画的革新运动激发了一流的绘画智慧,产生了许多承前启后的画家。赵、虚谷、蒲华、任伯年、吴昌硕等纷纷进入画坛,使处于衰落期的传统绘画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但社会进化缓慢制约了艺术的发展,他们虽然有创作,但也只是文人画传统的延续,并不能阻止中国画的持续衰落。黄的“真山真水”和齐白石的“民间风味”虽然给中国画注入了一点血液,使旧的形式焕发出新的光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画衰落的命运。

中国画的创新选择一条全新的道路是大势所趋。

这样我们发现,在寻求突破传统的道路上,那些举着与上面不同旗帜的人,都在借鉴西方绘画。以油画水彩为表现工具,以新颖的技法与中国绘画相结合,可以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中国画向西方学习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高、、曾先后留学日本,从日本绘画中学习西洋画技法。因为日本接触西方比中国早,所以日本绘画也传到了西方,导致西方人以为日本绘画代表的是东方风格,或者说中国画,这是一种误解。虽然从康熙晚年到雍正乾隆三代也有几位来自欧洲的画家作为宫廷画师,如意大利的郎世宁、法国的王志成、伊格内修斯·西切尔巴特等,但他们的活动仅限于宫廷,并没有深入到民间,所以对中国的绘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由于* * *和政府的领导,人们开始注意吸收西方文化。在艺术方面,蔡元培是幸运的。他努力倡导新的艺术思潮,鼓励和帮助中国人去欧洲学习。但民国初年,欧洲正处于一战时期,赵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留学,即留学法国极为不便。李朝石(1911赴法,1919回国)和(幼时赴法留学)是第一批学艺术的,其次是林风眠、徐悲鸿和潘。后来,受林风眠和徐悲鸿影响的艺术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来到巴黎,如王(1926年去法国)、王林翼和(均于1929年去法国)。还有周贵、唐、庄子满、陆(均于1930年赴法),以及常叔鸿、司徒桥、张、陈、寺、华天佑、庞薰琹,均于此时赴法求学。

历史证明,在众多学习法律的艺术家中,有许多是才华横溢的画家,他们画出了一些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作品。但有明确目的的,只有林风眠和徐悲鸿在中国创造了新的绘画艺术。他们还规定了各自的任务。林风眠想融合中西艺术,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而徐悲鸿的目的是用西画的技法改造中国画,使之焕然一新。

林风眠在留学期间,因为看透了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调和中西绘画”的思想。他想:元明清六百年来,绘画创造了什么?和上一代比,真的不算什么。在绘画史上,没有什么收获,真的是大亏。你得到的不过是沿袭传统,模仿前人而已。这幅从“黑暗时期”走过来,失去了生命的画,仅仅打一针强心剂,就能转变成新的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