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阅读试题反思|现代汉语阅读训练100篇

现代汉语阅读测试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测试重点不准确,淡化了汉语的原汁原味;二是信度效度不高,内容分布有偏差;三是能力水平模糊,探究试题失真;第四,缺乏批判性思维,多元解读和排除;第五,文体不准,阅读习惯异化。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批判,或许有利于以后的命题建设。

关键词现代文学阅读反思命题建构

多年来,现代汉语阅读测试研究和探索不够深入。本文试图借鉴教育测量、思维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对高考现代汉语阅读试题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批判,以利于今后的命题建设。

一是考试重点不准,淡化了语言的本来味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汉语阅读小题一直侧重于对社科和自考语文内容的理解,这实际上完全淡化了语文的原味,背离了语文的本体和本质。明显的问题是自学阅读,混淆了一般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限。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士看得懂,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文字,对于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做普通阅读的考生来说,有什么阅读价值?要求考生在完全没有经验、无法形成对话关系的阅读沙漠中寻找答案,除了发挥其本能的“生存意识”还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背后的支撑知识首先应该是阅读文本的经验知识,然后才是关于阅读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历年来,这个题目所选的课文,几乎都是比较高深的专业研究。阅读这样的文章,只是靠识字来支撑,而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话语体系,对考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学生固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无法支撑阅读这样的自然科学论文,所以这不是语文考试,而是自然科学考试。考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不是在调动他十几年来渗透在脑海里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而是在扮演童年捉迷藏的“抓人”角色,在很低甚至本能的层面上寻找信息。所以,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一定代表考生的语言水平高,错误答案不一定代表他的语言水平低。

再说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很多题都赤裸裸的指向文章主题。这种测试只关注所选文本的内容,而忽略其言语形式。汉语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言语形式。其他学科通过口头形式掌握了内容后,就可以忘鱼,抛开口头形式;汉语正好相反,是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来掌握表达具体内容的具体言语形式。课文的言语形式是阅读测试的重点,但上述题型中对言语形式的考查几乎是空白。

不仅是考试,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会问“这篇课文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一些新编写的语文教材设计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求学生走进社会、自然、了解社会、感受生活、体验自然、亲近艺术,虽然这些活动也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还要求写调查报告或做口头演讲,但活动设计的重点不是母语教育本身,而是了解社会的主题, 了解生活,体验自然,亲近艺术,有人批评这种看似语文但方向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是“泛语文”、“反语文”。 这种不良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语文阅读测试之间相互作用,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二是信度效度不高,内容分布有偏差

教育计量学告诉我们,考试需要关注测试信度,尤其是中高考。测试信度也叫测验信度,即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测试成绩是否反映了被试的实际语言水平。测试的可靠性取决于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分数的可靠性。试题可靠与否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和区分度,评分可靠与否取决于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准确。中高考现代汉语阅读题在这两个方面做的怎么样?

2009年福建卷选择《中国青年报》和《沉默的钱钟书》作为实用文本阅读测试材料。这篇文章的作者周南试着做了一次题,在总分15中只得到1。特别可笑的是,一个作者认为是“说出我的真实意图”的选项,答案居然是错的。诚然,阅读是一种二次创作,读者可以超越和拓展作者的本意;命题者需要结合很多客观因素的现实来制定问题,最终的问题可能会超出作者最初的创作思路或意图。但是为什么课文作者和命题者的认知差距这么大?退一步说,既然提问者可以让自己的“其他理解”完全超出作者原本的想法或意图,那么考生也有充分的理由完全否定阅读题的标准答案。因为考生也是以读者的身份先出现的,他们有权利用自己的想法和概念把文章再创作成阅读题,也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另一种理解”的答案。而阅卷老师只是把命题人提供的答案作为标准。考试的可靠性有多高?2009年读湖南卷散文最后一题:“接近《云南望云》一文中的‘看’字,欣赏这篇文章主题的表达,约300字。”连阅卷老师都很无奈的说:“这道14分的鉴赏题是湖南卷的鸡肋,阅卷时很难看出区分度。”

一些语文专家做不好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主要原因是什么?要么是试题的范围、数量、区分度不对,要么是评分标准不准确。2007年,四川某重点中学20多名中学语文老师出高考语文试题,但很多答案与命题人提供的答案不符。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都是本科毕业,很多都是高级教师。他们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很简单,答案不准确。今年的川卷散文(赵的《烟花变奏曲》)看了15问:为什么说“战争的噩梦与眼前的精彩火焰无关”?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深意。“烟火”是眼前的场景,“战争”是联想的场景。一个现实是空的,两者“不相干”。然而,它的提出者的回答说:“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而烟火是和平、欢乐和繁荣的象征;他们指出了人类生活中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这样的回答实在是无关紧要。人生的两个极端是不是必然没有联系?“烟火”的和平环境,可以换来“炮火”的战争代价。考试的信度这么低,那些语文老师怎么可能“答对”?

除此之外,测试的效度,也就是测验的有效性,是指一套测验应该对内容进行测试的程度。换句话说,一组测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否测量了它想要测量的内容。即使某个测试对某个目的有一定的可靠性,也不一定有效;并且一个测试对某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必须是可信的。现代汉语阅读测试应保证较高的测试效度,其内容分布应体现全面考察语文素养的要求。但是,很多现代阅读题做不到这一点。比如2010四川泸州中考阅读题《雪中迎春》,10分考查对内容的理解,4分考查句子的意思,一篇小说阅读题14分,考查的重点仅限于两个方面,但不考典型环境、个性化语言和相关词语句子。相反,2010眉山中考试卷《父子应忘前年》中的四道阅读题,基本都是考查单词和句子。其中,第25题解释了“忘记交朋友”这个术语,第28题有三个小问题考察句子的功能,而第27题和第30题都围绕“忘记交朋友”展开,要么回答“父子俩变成“忘记交朋友”后,我是怎么和儿子相处的”,要么回答“探究你和父母是否忘记交朋友”?中考试卷的测试效度这么低,对以后中学生的阅读有什么影响?

三、能力水平模糊,探究试题失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探究和创造。中考和高考更注重阅读过程的积累,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知识的传递和拓展。其中,现代汉语阅读能力水平的考查确定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项。基于此,在中高考现代汉语阅读题中,经常直接使用“理解”、“鉴赏”、“分析”等一些词语,以显示与考试说明密切相关的能力水平。其实这些所谓的层次都是“胡子连辫子”,分不清楚,从而陷入模糊状态。比如2008年阅读天津卷散文(敦煌)有三道题:

19.纵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另一种书写历史的方式”?

20.欣赏这篇文章第五段中带下划线的单词。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如果把三个问题中能力水平的动词互换,似乎不会影响命题意图和答案的内容。命题中能力水平的模糊主要源于考试说明中定义不清。考试笔记定义不清,主要源于它照搬并遵循了布鲁姆20世纪50年代认知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一个维度分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到本世纪初,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体系已经发展成为“知识”和“认知过程”的二维框架。它的知识是指学习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从具体到抽象的四个范畴――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其认知过程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大类,共30个具体类别。用外国人的东西不是坏事,但要注意扬弃的过程,吸收别人的更新成果。

况且“探索”不是布鲁姆等人的东西,但还是名不副实。2009年扬州语文中考试卷第23题和2010苏皖闽卷14题标注了“探究”二字。但如果把三个问题中的“探索”二字换成“写”、“理解”等动词,似乎也没什么不同。在题干中写“探究”并不意味着考生会“探究”,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策略和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呈现结果。所以,探究题一旦放到试卷里,就不是探究题了。如果一定要说这也是“探究”,那么考生每道题的答案都是一种探究,是与文本、试卷制作者、评分者的对话。

另外,有些所谓的探究题太难了。比如2007年的宁夏/海南卷,对林冲的身份、性格、心理的“探究”就比较浅。他只要写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就能得满分。这种非常容易的考试,不仅失去了探究的价值,还会造成考生在以后真正的探究中的浮躁心理。

第四,缺乏批判性思维,多元解读。

“critical”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kritikos”,意思是辨别、洞察和判断,引申的意思是敏锐和精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理性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纵观语文和高考的众多现代汉语阅读题,似乎只有两道题有点考验考生批判性思维的味道。一个是2009年扬州中考试卷23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说明原因。其次,2009年宁夏/海南卷11中,孕妇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不会写字,但她画得很用力,后来感叹“字是多好的东西啊!”有人觉得这样写孕妇很感人,也有人觉得有点做作。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其实,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学阅读的文本中都有很多可供我们测试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只是命题人不善于挖掘。比如2009年的试卷,全国卷《孕妇与牛》中有一段伪田园,值得反思。属于单向思维缺陷,四川卷有“抗生素滥用”;论证逻辑不严谨,福建卷中的“尺度”自由发挥;是一种夸张,比如江西卷的《木车的激情》赞美木车,痛斥现代交通工具...如果有了这种意识,考察批判性思维的题目就不难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活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试笔记》都明确提出了“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但在控制误差、弥补主观题比重增加对高考选拔造成的损害的影响下,文学作品中阅读题的多元解读基本消失了。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在公开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主观题客观化的要求,也就是将主观题客观化。这类试题的评分标准,美其名曰“意思对了”或“根据答案给分”;但在实际阅卷过程中,仍然是“选点”而不是“选思路”。这些问题的答案排除了多重解读,无法真正考察学生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感受,无法鼓励考生的创造性解读。另外,多年来,“阅读题答案在文中”一直被视为经典的答题招数,考生不会在文外大胆想象和展开。所以考生在答题上发挥的空间不大,有点像变相填空,根本谈不上多重解读。

第五,文体不准确,阅读习惯异化。

虽然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文体丰富多彩,但有些题型忽略了文体的考点。

社科类文章的主要特点是研究对象客观、思维严谨、观点独特、论证过程严谨;因此,它的测试重点不应该是对单词和句子意思的辨析和理解,而应该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表达,对主要观点的把握,对论据和材料的判断,逻辑思维的清晰程度。比如2009年第一卷《王释义》一文,要理解这篇文章,必须回答几个问题:(1)甲骨文“王”的本义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2)甲骨文“王”的解释经历了哪些阶段?(3)说甲骨文是“王为斧”的理由是什么?最好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能回答这些问题,你就会理解这篇文章。但这份试卷的题目很少涉及上述问题。反而只考一些段落和单词的理解,明显是小放大,测点不明。再比如,2009年上海卷《专家和通才》中,首选的衡量点应该是“文章认为专家和通才的区别在哪里”或者“他们现在不能成为通才的原因是什么”;但五道试题总是在句子解读、句子填充、“太内行”的理由、“人脉”的重要性上做文章。

不仅社科文章有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实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考点。对于某些风格,形式特征甚至更为重要,值得研究。例如,新闻报道的风格侧重于将最近发生的重要信息最快速、最简洁地传达给受众,其“倒金字塔”结构符合这一需求。因此,考察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不仅要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和其他信息,还要考察学生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把握以及恰当运用相应技巧快速高效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否则选择新闻报道的价值并不大。

众所周知,让学生具备流利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上述考试的影响下,初中生的现代文阅读已经异化为类似于数理化的习题训练,尤其是初三下学期和初三。这种训练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反而加重了他们的厌学情绪。有个性的初高中学生会因为一些训练低效或无效而“防御性减少学习时间”,但大多数学生不敢违反老师的规定。所以,尽管无效,他们还是要做一套测试题。他们学的答题形式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没有人会在真正的阅读中像做现代汉语阅读题一样看书。“学过的不是学过的,用过的不是学过的”,这已经成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顽疾。学生答题都是那样思考和记忆的,等考试结束了,就把学过的东西全忘了。更严重的是,容易让学生形成停顿、手指读、逐字读、单词纠结、倒读、假读等终身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