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总结

大学生时期是人类行为、人格和智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的快速变化,加上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缺乏,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前不久,一则北大学生涉嫌砍死同学的新闻震惊了大众。再加上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你为什么这么脆弱?

校园暴力

极端情况

前不久,北大医学部大三学生崔某被人用利器砍死。事发现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南区教学楼。事后,死者的一名同学被警方带走。据了解,两人之前都追求过同一个女生,也为一些节日打过架...

专家分析

校园暴力的出现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在加快,社会整体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又慢,让人感觉浮躁,渴望一下子成功。相对而言,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较弱。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累起来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是普通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东西,但在他看来却是大事。所以当他感觉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会本能的愤怒,会受到攻击,但是他不是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的行为来发泄,所以他可能会对伤害他的人有暴力倾向。

对于在校师生来说,要加强心理监督,比如通过正常渠道从事一些转化人的能量的活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他们就能及早发现别人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缓解问题,这样就有可能避免极端的行为。

不手术减压

极端情况

彭亮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他高大帅气,但若干年后,他有了一个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真正出名的导演有几个?而且他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真的很累。他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最后,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里所有的老师同学都很同情他。

专家分析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太大,导致心理落差比较大,这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就业,大学扩招,让一部分学生上学时就对毕业后的就业感到焦虑。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的未来设定了过高的目标。有的同学有一种为父母读书的想法,想着将来如何回报父母,有的同学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这就需要学生正确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如何,知足是不变的定律。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一步步走自己的路。

性困惑

极端情况

范晓和吕霄是高校中“夫妻部落”的成员。他们在校园附近租了房子,住在一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人承认,双方对未来都没有明确的想法,他们住在一起只是为了“互相取暖”

最近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13%的人承认在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专家分析

现代教育体制下,青少年“知、情、意”失衡。可能智商更高,情商更低,所以意志力更弱,管理不好自己。那么如果身体的某一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有需求的缺失,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去满足。严重的可能有暴露癖,造成一个孩子的心理。这是因为在某种压力下,人会避免退休,回到孩子的心理阶段,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行为。但是,这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大部分学生都有性欲、性焦虑等,恰恰说明性教育缺乏一定的引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了渴望,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多少,有些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深深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更是背后严重的责任问题。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理性思考,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抑郁情绪

极端情况

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重点大学。第一学期结束时,她没有获得奖学金。从此,她的情绪一落千丈,变得抑郁,不愿意学习,无法处理与同学的人际关系,整夜失眠。最后她不得不去医院做精神病检查,结果是她得了抑郁症。

专家分析

根据最近一项大学生抑郁抽样调查,大学生抑郁障碍发生率为23.66%。按此计算,北京患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65438+万人。

大学生中存在许多抑郁现象。主要是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做了一些自我否定。一般这类学生情绪低落不稳定,不关心人,做事没兴趣。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和情绪上的积累,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严重时会患上抑郁症。如果你没有找到正常的渠道发泄,你可能会沉迷于一些你认为是对的东西,比如网络。这就需要周围的人关注他们,给他们温暖。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也应该多和身边的朋友进行推心置腹的倾诉和交流,释放压力,从而缓解这些症状,恢复正常。

自杀倾向

极端情况

2005年5月7日晚9: 10左右,北大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楼楼顶坠落,落在楼底院子西北角。而15天前,北大一女生跳楼身亡...

专家分析

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很多。现在大学生的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他们想找到各种方式来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朋友等等。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渠道去缓解,可能会导致人生失败的负面想法,也可能是以前失败的痕迹和现在失败的痕迹产生了* * *震动,使得这样的一种力量呈几何级数膨胀,最后把这样的一种情绪放到一个点上。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越大,最后发泄愤怒的力量也越大。那么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己,自杀就成了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自身能力也有差距。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没有正确的态度,消极的态度一直在积累,最后可能会彻底否定自己,以自杀作为出路。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没受过挫折,面对压力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态。

情绪困扰

极端情况

前段时间,大连某知名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出租自己”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帖子说“我想把自己租出去,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要求,我在考虑范围内!”陪逛街,陪吃饭...价格再商量。“发帖人自称22岁的大学生,刚从新西兰回来,“把自己租出去”只是因为“太无聊了”。

专家分析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不成熟的状态,靠着青春期的冲动,把一切看得很美。他们缺乏挫折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另外,在大学里,同学之间可能会有一种无形的攀比。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男朋友,但是没有,可能会造成心理落差,情绪不稳定,空虚。还有的人,一旦失恋,痛苦不堪,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仿佛离不开爱人。

真爱是独立的。大学生谈恋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算爱情失败了,他们也只能说不一定是最适合对方的。而且,他们可以从失败的爱情中吸取教训,学会如何与异性沟通。

访问专家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肖健。

社会生活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主任专家王

刘明,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大标准

对生活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参加集体生活

充满活力

思维敏捷

情绪稳定

心胸宽广,懂得放弃

行为上的“知行合一”

具有有效的行为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于自我管理,合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和情绪。

大学生自杀心理

自杀是指主体有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原因很复杂,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自杀,背后都有心理机制。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病理因素只有通过影响人的心理因素才能发挥作用。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虽然服从于自杀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这是由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个别学生为了逃避现实,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以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比如在调查的案例中,一个大学生因为自理能力差,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成绩一落千丈,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于是决定自杀寻求解脱。有一个案例说明,自杀被自杀者用来作为做错事的悔恨和惩罚,作为对自我内疚的补偿。举个例子,一个大学生上中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他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一直很差。他觉得对不起父母和村民,在强烈的自责心理下自杀了。此外,一些人以自杀作为报复的手段,这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例如,如果一个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忽视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会给这个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在经历了几次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后,这个学生绝望了,想到了自杀来报复他的父母。

第二阶段,心理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的决定。此时,自杀者往往会谈论与自杀相关的话题,预测、暗示自杀,或以自杀威胁他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事实上,我们可以被视为一个自杀者寻求帮助或引起他人注意的信号。这时候如果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关注,或者在别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杀的企图很可能会减轻或者打消。这也是自杀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学基础。而我们身边的人往往认为,经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实际上并不会自杀,所以并不太注意那些想自杀的人发出的信号,从而失去了帮助的机会。

第三阶段,自杀冷静阶段。自杀似乎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缓解,似乎平静了。这样,周围的人就真的认为他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从而放松了警惕。但这往往是对自杀态度坚定的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改善的表现。因为在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再担心生与死的选择。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他人对他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大学生自杀也符合上述心理过程。在我们调查的案例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长沙某大学大三学生李Xxx,中学时是班上的“尖子生”。他进入大学后,一直认为自己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所以沉浸在自怜中。再加上他习惯了衣不蔽体的生活,独立生活能力差,以至于进入大学后生活不能自理,身体状况下降。在此期间,他极度抑郁,甚至拒绝接受治疗。他曾经对护士和来访的同学说起过自杀,说过“我已经没有希望了”“我真的想死了”之类的话。医生、老师、同学对此都不够重视,反而安慰他。后来这位学生的情绪逐渐好转,甚至和前来参观的同学开玩笑。大家都以为他的心情真的好了。然而有一天,他趁四下无人时溜出了病房,在医院后面的一棵树上用一根粗大的麻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享年19岁。从这个自杀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自杀动机起初有三个原因:成绩不理想、生活适应能力差、身体有病。这三个因素同时或相继出现在这位同学身上,让他对生活感到绝望。后来,他试图通过拒绝治疗、谈自杀来获得他人的帮助,但这一尝试再次失败,更加坚定了他自杀的决心,最终酿成悲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处于青春期;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用脑的频率和复杂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另外,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对复杂,心理境界、需求、思想、价值观都不一样。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呈现出不同于普通个体的规律性。因此,我们在研究大学生自杀时,应该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机制入手。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属于青年。他们也有着青年的心理特点和青年时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在青年时期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适应和情绪控制。在青春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不断与社会发生碰撞,产生一系列矛盾,如学习、工作、爱情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决定了个体能否成功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对成熟的需求,使得年轻的个体处于一种“大风大浪”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益田信指出:“年轻人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因此他们的内心受到震动,情绪紧张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对一个小小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会儿陷入被打败的悲痛中,一会儿因为希望而趾高气扬;当时因为沮丧,我低下了头。这样的情绪不稳定是青年心理的一个特点。”这种两极情绪能否得到调节,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条件之一。在我们调查的35例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个自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而这两个因素在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与普通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第二章大学生中,每个人的经济条件都不一样。对于家境殷实的城市学生来说,上大学的费用不用担心,但对于那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来说,面对处处低人一等的窘境,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卑。我们来看一个大学生自卑的案例。

大学生自卑案例:

吴某,男,重点大学大二学生。自从进了大学,我就一直很自卑。我父母是农民,家里很穷。以前因为中学成绩名列前茅,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高度重视,所以似乎忽略了家里的贫困和普通。为了让他上大学,他家负债累累。进入大学后,我借了很多钱来掩盖自己的贫穷和平庸。本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通过打工补贴自己,其实很难。我尝试过很多提高自己素质的方法(比如加入社团,看书,看展览,考证书等等。),但实施后经常半途而废,觉得自己无法摆脱贫困,无法走出社会底层,不会有好的前途,不能孝敬祖先,甚至在上海找个女朋友成家都很困难。

案例研究:

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伴随适应障碍的自卑心理。因为大学前成绩突出,一直被关注,被重视,让他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忽略了家境的贫困和普通。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关注,失去了心理满足的原有基础。这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家里的贫穷和周围人的差距,他夸大了这种差距,企图通过借钱来掩盖自己的贫穷。同时,他之前对自己在上海的生活有一个错误的估计。换了一个新环境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主义,通过打工补贴生活,对适应造成了障碍,产生了挫败感。另外,不能正确认识贫穷与成功的关系,导致对自己的未来看法片面,意志力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是土壤,自信是庄稼。

在讨论自信之前,先讲一个奥修寓言。据说有一天,极其聪明的纳斯鲁丁来到奥修面前,非常激动地说:“快来帮我!””奥修问,“发生了什么事?纳斯鲁丁说:“我感觉糟透了。我突然变得不自信了。哦,我的天啊!我该怎么办?”奥修说,“你一直是个非常自信的人。发生了什么让你如此没有安全感?"纳斯鲁丁非常沮丧地说:"我发现每个人都和我一样优秀!" "

看起来很自信的人,其实往往很没有安全感。如果是这样,自信的人可能就是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处处谦虚耐心的人,更像是内心坚定的家伙。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3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

余某,女,22岁,大学三年级学生。我父亲是牙医,母亲是一家制造公司的销售主管。早期生活无忧无虑,家境相对优越,家教严格,对自己要求很高。性格内向,行为谨慎,性格敏感多疑,自我保护和心理防御意识强,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刊。

第二,个人叙述和症状

当事人的母亲经常教育她从小养成爱干净卫生的好习惯,要求她放学回家后洗手一次、两次、三次,还要求她每周给学习笔消毒。受母亲的影响,当事人对“细菌”这个概念非常敏感,总是把细菌和“疾病”、“污秽”联系在一起。生活中特别害怕“脏”的东西,怀疑有细菌。洗脸通常要花很长时间。总觉得脸盆里有细菌,一定要慢慢洗,仔细洗。每次都要洗手20多次,少了还要再洗一次。晚上放衣服的时候要时刻小心,有时候要反复放几次,不然会觉得上面有细菌,很不舒服。早上穿衣服也是一样。有时候穿上了又觉得不符合你的要求,就要脱下来重新穿上,甚至很多次。在与人交流方面,不敢接触别人,怀疑别人身上的细菌会传染给她。甚至上学的时候,我每天花1个小时走路,避免在公交车上和别人接触。房间里哪怕一点点的不洁都会让她觉得很不舒服。她总是强迫自己做一些清洁工作,否则她会感到内心不安和空虚,最后这种清洁工作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第三,诊断和心理分析

根据当事人的症状,她的心理障碍被诊断为“不洁恐惧症”或“洁癖恐惧症”,这是一种高度焦虑恐惧症的表现。其症状表现为:患者会对一切与不洁有关的物体或情境产生持续的紧张、无端的焦虑和恐惧,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该物体或场景不具威胁性,反应不合理,但无法控制,常伴有强迫行为和仪式性动作。患者的完美主义性格、胆小怕事、谨慎内向、依赖性强是发病的重要内在条件。杂质恐惧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和仪式动作,是适应环境过程中条件作用的结果,是在一定应激情境下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在客观上可以缓解当事人的焦虑,同时也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最终发展成为自己习得行为的一部分。

四。致病条件分析

(1)病原体信息

小雨的妈妈小时候对她很严格。凡是和小雨有关的东西,不管是她的身体和衣服,还是她的床和桌子,都会被爱网的妈妈骂个没完,不是命令小雨马上收拾干净。久而久之,小雨对脏乱差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恐惧。她一旦看到哪里有点乱,马上就想到妈妈严厉的脸色,严厉的语言,导致心理紧张。于是渐渐地,她和妈妈一样,不能容忍自己和周围有一点点的不干净,哪怕在别人眼里这不算什么。

小宇的爸爸是医生,经常有病人在家看病。有一个病人来家里找小玉的父亲,他不在家。她找到小宇的房间,坐在床上。后来,虽然父亲告诉她,病人没有感染传染病,但小玉还是很敏感,很害怕她碰过的门把手和她坐过的椅子,从此对一切与疾病有关的东西都非常害怕。大一暑假,我在校外租了一套房子,和一个朋友合租,做家教。朋友的女朋友来玩,在小宇的床上躺了一会儿,但是她觉得女孩不干净,会有性病之类的。第二天把床单洗了,洗了好几遍。从此以后,尽量不要和这个朋友来往,开始特别注意别人是否干净。

认知理解

引导当事人分析致病条件,尤其是症状首次出现的条件,是促进当事人认知理解的基础。当事人明知大部分细菌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对自己造成真正的威胁,但他仍然产生恐惧和回避反应,这说明当事人不是害怕病菌,也不是逃避病菌。那么,客户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她在逃避什么?帮助来访者发现和理解恐怖情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来访者克服心理障碍的关键。

(3)分析

首先,当事人的不洁恐惧症可能是他的人生经历,也就是他的出身和家庭环境造成的。小宇的父母,尤其是他的母亲,往往是洁癖者,对孩子的洁癖有着超乎寻常的需求。

其次,当事人表现出的强制清洗行为可能是一种补偿性行为。所谓补偿性行为,是人在某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这种欲望获得替代性满足的一种方式。小玉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不能一直照顾小玉的生活起居,关心她的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变化。小雨经常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于是,她在家的时候反复梳洗,一会儿照镜子一会儿闻手,总觉得不够干净,就擦了又洗。显然,小雨的强迫性清洁行为背后,是一种未被满足的心理欲望。她试图通过外在的清洁来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满足自己强烈的被爱的心理需求。

此外,萧瑜的世界认同感的丧失和自我决定感的扭曲,往往导致他对外界和自己的坚持,产生对绝对确定性、完美主义和绝对安全感的需求。当这种不合理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感到焦虑和恐慌,他必须做一些事情来安慰自己,从而成为杂质恐惧症发作的重要内在条件。可见,当事人的强迫行为和仪式行为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其目的是为了逃避,满足其病态的心理需求,这主要与其强迫性人格适应不良有关。

五、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采取的几种主要心理干预措施。

1,使用精神分析疗法的认知理解疗法

通过解释,让当事人了解认知的变化,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对不洁的恐怖反应是其强迫性人格对现实不良适应的结果,是对焦虑的自卫反应。当事人对不洁概念的恐怖回避反应、强迫行为、仪式性动作,是一种幼稚的逃避行为,进一步促使当事人勇敢面对、积极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绝不逃避。

2.运用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技术和思维阻断技术。

首先为患者提供了详细的行为训练计划,并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计划主要包括三项内容:4周暴露训练;4周的反应预防训练;作业和自我管理内容要求。在暴露疗法的操作中,主要采用系统的脱敏技术:让患者接受“脏手”的现实,在手上放一块带有“细菌”的纱布,要求暴露1小时,在患者出现焦虑情绪期间禁止洗手,要求患者每10分钟报告焦虑感受1次,直至患者不再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除了暴露训练,还使用了思维阻断技术。在接受1小时暴露疗法的过程中,当事人往往会因为关系联想而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这个时候使用思维阻断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断。

当事人的关系联想可以减缓焦虑,延长暴露时间。具体操作是引导当事人利用电脑键盘的“回车”原理进行“回车”训练,要求当事人停止当前的关系联想,重新赋予刺激变量,从而产生新的选择行为,建立新的反应模式,改变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鼓励当事人将这种“暴露”训练和“回车”训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

3.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的“情绪认知ABC模式”技术。

首先,帮助当事人消除原有的不合理观念,建立合理理性的观念。如下:意识不能决定物质,与其打扰他人,不如勇敢面对;态度影响行为,与其勉强自己,不如顺其自然,坦然承受“灾难”;行动改变感情,与其关注症状,不如主动出击,积极行动。

其次,为了便于当事人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更好地贯彻“顺其自然,量力而行”的治疗原则,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情绪认知ABC模式”技术,使当事人进一步认识到恐怖事件不一定会产生恐怖反应,其对恐怖事件的态度会影响其主观体验;回避反应不是焦虑、恐怖引起的,而是当事人的回避行为(态度)加重了其恐怖、焦虑的感觉。如果当事人改变对恐怖事件的态度,不再逃避,那么结果将是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他们虽然难受,但还是能战胜自己。经过多次练习,他们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

不及物动词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1个月的面对面治疗,当事人的焦虑和恐怖情绪明显减轻。从第二个月开始,面授改为每周1次,咨询内容主要是人格辅导、作业和自我管理指导。3个月后,当事人的恐怖、强迫行为和仪式动作基本消失。经过一个学期的随访,当事人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