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吉林省中考政治公开试题答案

1.1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见底。

众所周知,吃饭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必然会在消费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当食物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消费的重心就会开始转移到衣着、使用等其他方面。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因此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1980为56.9%,1995为49.9%,1999为41.9%。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2%。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意味着总体水平达到小康水平,2002年为37.7%。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到37.12%,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下降。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历史经验表明,当恩格尔系数水平低于40%时,就是启动以居民住房消费和交通通信消费为标志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因此,以恩格尔系数为重要参考标准,中国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已经到来。

1.2住房和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2.1住房消费

从住房需求来看,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200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达到32247万平方米,比1991增长了近10倍,增长非常快。从未来发展来看,城市化和人均居住条件的提高,以及房屋的自然贬值,也会带来巨大的住房市场需求。中国确实进入了住房需求大幅增长的时期。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住房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从65438年到0998-2003年,中国的城镇比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2003年达到40.5%。“十一五”期间,专家预测,城镇化率将继续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毫无疑问,城市化率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大量的人会进入城市,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会得到改善,大量的房子自然会贬值。考虑到这些情况,未来住房的需求潜力非常大。房地产业也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以长沙为例,根据一项问卷调查,长沙住房消费趋势有以下主要特点:近一半的受访者有购房意向;51.96%受访者看好保障房;理想面积为80-120平米;物价仍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这表明,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住房消费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消费的重点和增长点。而住房消费一定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家装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1.2.2汽车消费

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时,就会进入汽车消费的快速发展期。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因此汽车消费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据估计,2005年中国有能力购买汽车的家庭数量将达到4200万。到2010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实际购车情况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政府鼓励汽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2001年5月,生产企业价格管制放松,各种限制需求的不合理费用逐步取消,车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汽车正迅速进入普通家庭,并开始取代家用电器成为新一代主导消费品。

1.3教育、信息、通讯的消费在上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居民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质。除了孩子的教育支出越来越多,成年人的教育支出也在增加。教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消费中一个经常的、长期的焦点,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居民储蓄将更多用于教育消费。这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又能促进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图书出版、计算机教学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教育产业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05年社会蓝皮书》,提醒人们关注不断上升的教育消费。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教育费用不断上涨,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子女教育支出在居民消费总额中居首位,超过了养老和住房消费。

“九五”后期以来,通信和信息消费成为中国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产销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据预测,到2005年,国内电子信息产品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0亿元。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截至2004年2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8亿。未来五年,中国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将进一步成为消费热点。专家认为,通信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增加通信消费对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4 .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在“十一五”期间及以后,中国将成为一个旅游消费大国。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显然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当然也需要制度安排与之配合。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假日消费后,旅游消费大幅增长。最初是“每周休息两天制度”促进了旅游消费,现在有了“七天黄金周”,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据统计,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9.3亿人次,近6543.8+0亿,国内旅游收入达4万亿元。旅游业将是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和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因垃圾和噪音而恶化。因此,人们享受洁净的空气和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兴起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因此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随着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日益凸显。居民可以享受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设施,他们在这方面的消费也在增加。快节奏的城市工作生活让人们更加注重消费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在城市消费中,人们为了节省时间,甚至为时间付费的现象并不少见。相对于消费的效率需求,消费的效率需求会上升,即消费者在关注消费的效用和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消费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其典型表现就是服务消费的快速发展。例如,随着快餐业特别是送餐业的快速发展,家庭服务的社会化成为普遍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家政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病房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2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消费领域相对狭窄,消费需求不足。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进程的开始,城镇居民的消费集中在住房、汽车、教育上,导致消费领域相对狭窄,特别是与消费市场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市场还不够发达,还有很多消费领域有待开发和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增长点。

200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965438美元+01.32,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37.9%,而世界上同等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只有30%。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其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90年代初达到26%,而我国城镇居民2001仅为5.35%,仅相当于这些国家的1/5。在保险消费、知识消费、体验消费等诸多领域,都需要拓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下降到2003年的0.77,平均每年下降0.005。这些都表明,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我国消费市场仍然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也与消费领域狭窄有关。

2.2国内市场消费受阻

在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国内市场实际上存在消费梗阻,国内消费品生产行业没有一轮一轮地把握住消费升级的机遇,使得国内产业遭受周期性冲击。因为国内相关产业没有及时对消费升级做出适应性调整,国内的一些消费需求应该由国外来满足。即使调整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的竞争力也远不如人,失去了很多市场利润空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的电脑、手机、汽车,大多被居民认可为洋品牌,但国内同类产品很少有能与之抗衡的。

2.3恩格尔系数超标,居民生活未达到富裕。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早在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就达到了39.2%,首次低于40%时,我国就已经迈入了“富裕”的门槛。但实际上,我国至今仍处于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离“小康”和“富裕”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是超出规范的。

2.4教育支出比重过大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持续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家庭消费倾向。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交各种赞助费、择校费、选课费。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超过了居民家庭能够承受的正常水平,导致当期消费支出减少,储蓄增强。目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人均GDP 1000到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文化、教育和娱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下降,尤其是教育费用。

2.5服务消费不足,结构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我国居民在服务消费上的支出有所增加,但服务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也有所提高。然而,在中国的实际消费活动中,仍然有很多人重视物质消费,忽视服务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仍然较低。在服务消费领域,也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有待改善等问题。比如,在现有的服务消费中,人们更注重餐饮、洗浴等生活服务消费,而忽视了精神文化消费;在现有的精神文化消费中,也存在着重视娱乐消费,忽视发展消费,热衷趣味消费,忽视高雅消费和健康消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