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课程一直是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殿堂,开始接触中文系课程的专科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门课对他们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把握文学的特点和意义,培养理论性和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将有很大的帮助,对大学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将有所裨益。目前,在高校中文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组织教学的教学单位,还是担任具体教学实践的专职教师,都对这门课程高度重视,经常关注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能够进一步适应当前文化发展和知识更新进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近几年担任过文学概论的专任教师发现,尽管文学概论课很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上好这门课。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希望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文学概论》作为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课难学,课难考,学生觉得很挠头。我们要仔细分析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与以下几个因素密不可分。1.《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生难以接受。《文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其课程形式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和概括,以抽象逻辑思维和感性形象思维相结合为特征,密切关注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和文学经验的现实特征,试图用时代来解释不同时代的文学问题。同时,由于历代文学实践的发展和理论家的努力,它有了自己相对自足的体系,相对清晰固定的理论概念和语言,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文学概论》课程的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对文学史基本事实和文学实践基本现象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该具备基本的知识基础。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基本上是个难题。目前,在一般大学的中文系,大学一年级就开设文学概论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一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简单,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形成了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即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知识储备的要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形成了很大反差,导致教学目的难以落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阅读经验。在讲授具体的文学理论问题,如文学典型问题、文学形象问题、文学批评问题时,往往会遇到理论与实践难以统一的情况。解释理论问题的过程完成。由于学生缺乏文学经验,理论题的消化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好。2.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徘徊。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说《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造成的学生接受难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客观原因,那么说到教学模式,专职教师就不敢从自己的教学中找原因了。目前的尴尬之一是,陈湘银的教学内容和保守的教学方法,使得这门课成为大学中文系学生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结构和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渴望在文学课中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知识和体验。目前,我们课堂上的文学概论教学基本上是基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使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了很大的比重,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也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文学概论的课堂上感到厌烦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导致“文学概论好不好”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3.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在文学概论课上,学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太难了。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求教材在知识内容上覆盖更多方面,这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有些教材确实存在很多系统与形象、逻辑与实践、理性思考与感性启发的矛盾。根据笔者在《文学概论》课程中的教学经验,90%的学生反映教材难以理解。笔者曾经向学生介绍过几本不同编辑编写的文学概论教材,学生对比阅读后的反馈是,这些教材其实大同小异。学生期望阅读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相适应的,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文学理论问题的教材。笔者也认为,在这方面,我们的专任教师也是责无旁贷的,应该重视教材建设,应该给学生一个合适的教学参考,这样教与学才会更加顺利。第二,如何上好文学概论课是个难题,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比如《文学概论》这门课的性质和特点,学生接受的难度,比如教材编写的理念,教学写作的理念。但笔者认为,教文学概论课的专职教师还是需要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多找原因,努力在克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上好文学概论课。1,一流不错。笔者参与教学时间较短。很多老教师都有授课经验,都说第一节课最难最重要。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确实如此。文学概论的第一堂课不能是务虚课,不能只讲教学重点、学习方法和要求。第一堂课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在知识形态和价值属性上有哪些问题和特点?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充分信心,避免疑虑和焦虑,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在这些学科的积淀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在文学概论教学中,专职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感性材料,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教学软件、电子视频、网络技术等。,并尽量给学生感性启发,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兴趣,避免学习的被动局面。目前,多媒体是大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但在面授教学中,也要避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化,真正将这些先进手段引入教学过程。3.利用网络资源注重课堂教学的延续。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文学知识不够丰富,但却有自学的能力。因此,在文学概论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多读多看,深入体验文学世界,获得直接的文学体验。这样,我们在从事文学概论的教学时,就不应该认为上了40多分钟的课就万事大吉了,还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的延续。在文学概论课中,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文学资源,结合课堂内容,甚至督促学生学好中文系的其他主干课程,将对学生理解和接受文学理论知识大有裨益。换句话说,一堂好的文学概论课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外学习和阅读的引导和指导。4.更新教材观念,及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教材。在文学概论课上,学生很难普遍反映教材,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教材难是一个客观因素,但教师也要积极从自身找原因,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教材,积极阅读相关参考书,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在文学概论教学中,应更新教材观念,在教、学、考中考虑到这门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当代社会信息与文化交流的背景。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本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要在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下,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教材,加强阅读体验,避免因教材问题带来的教学问题。5.注重理论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文学概论》课程虽然以文学理论问题为教学内容,但实际上涉及面很广,比较全面,需要学生将多学科知识适当结合。一门好的文学概论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更是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精神修养。一门好的文学概论课,既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要引导他们进入美的境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因此,在一堂好的文学概论课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和人文精神至关重要。文学概论课程不仅应该是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知识的殿堂,更应该是学生获得人生经验、提升人生境界的阶梯。面对21世纪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概论》的教学和研究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大时代,《文学概论》的教、学、考的难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改变当前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使文学概论课堂在高校中文系学生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