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高考真题
在史学界,早有“洪武四大案”之说。所谓四大案,即空玺案、案、蓝玉案、胡案,后面就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几千万人头落地。
在这四大案件中,“空印案”和“郭恒案”都是腐败案件。前者引起朱元璋,是因为官员用的是盖有公章的空白文书。愤怒,牵连数万人。后者,因为财政部侍郎郭恒贪污官粮,再次抬高大狱,牵连官员数万人。“蓝玉案”和“胡案”都是谋反案,涉案人员大多是跟随朱元璋征服天下的功臣,十几年间杀戮数万人。成堆的案件,都流了血。
但无论是“四大案件”中的哪一个,对后世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胡”和“蓝玉”的例子数不胜数。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他的后代“接班”扫清道路。不料事与愿违,导致文健即位不可用,在“靖难之战”中败给了朱迪。至于“空印案”和“郭恒案”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官僚主义和消除腐败,但即使如此?面对贪官的屡杀屡犯,朱元璋本人也一度感到绝望,发出了“一朝杀人,十年怕井绳”的慨叹。然后,明朝吏治腐败,贪污成风,也许更是朱元璋生前始料未及的。
但是有这样一个案子,从株连的数量和规模上来说,不能和“四大案”相提并论,但是这个案子的影响远比四大案深远,不仅在明末,甚至在今天。这就是发生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又称刘三五造假案,不同于四大案的争议,即“公说公有理”。这个案子是彻头彻尾的不公正。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笼罩在血淋淋的“蓝玉案”中的明朝迎来了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在这个海蓝宝石案牵连多人,无数官员落马的非常时期,这次科举考试的结果无疑会对韩局产生微妙的影响。由于其重要性,朱元璋在选择考官时煞费苦心,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圈定了78岁的翰林刘三五。
刘三五是当时的大学者。他是元朝的一位老大臣。元末在广西任秀才(相当于教育署署长),在明朝建立后颇有建树。制定明代科举制度条例的是他,明初刑法大高也是他作序的。此外,他还编辑了《万国通志》,这是中国人了解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百科全书。他与拓拔王、朱山并称为“三老”,明史甚至说他“豪爽,心中无才,自称坦坦翁”,可谓人品、才华、学识俱佳的士大夫领袖。选他为主考,既是朱元璋对自己的认可,也是朱元璋对这次科举考试的期待。
但是,刘三五不会想到,他辉煌的一生,甚至他的一生,会因为这次科举而毁于一旦。一切都起源于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低概率事件”。
洪武三十年二月,开考。经过一月的考试,565,438+0的龚氏学生被选中。三月初的第一次典礼后,安辰府被选为状元,尹昌龙为第二,刘鹗为探花。然而仅仅过了六天,明朝礼部的大门就几乎被投诉声砸碎,大批考试不及格的考生前往明朝礼部投诉。在南京街头,数十名考生甚至沿路叫苦连天,甚至阻止官员上访投诉。短短几天,整个南京城沸腾逆天,一片哗然。?“考场作弊”成了南京街头的热门话题。
委屈的原因很简单也很奇怪。当年中考的51进贡生都是南方省份的,没有一个北方人。于是,各种谣言满天飞,有的说考官收了钱,有的说考官搞了“地域歧视”。各种说法有眼有鼻,让考官分不清楚。
消息传来,明朝被撼动了,10多监军上书朱元璋,要求彻查。朱元璋的侍从张欣等人也怀疑科举是鬼。朱元璋自己自然也生气了。作为一个穷人,他一生中最痛恨腐败。私人诈骗。“事情发生后没几天,3月10日,朱元璋正式上书,成立了12人的‘调查团’,其中有一度怀疑科举作弊的张欣等人,有以识见著称的晏殊宰、董观,有以‘忠义直言’著称的周恒、等人。成员的选择可以说是公平公正的。
然而,经过几天的复试,当年4月底调查组做出的调查结论再次让朱元璋目瞪口呆:三六的卷子公平公正,从考生的水平来看,51学生因材施教,没有任何问题。
结论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考试不及格的北方学生自然不肯干,朝鲜许多北方官员纷纷发难,要求重新选拔有效官员,重新检查试卷,严查所有涉案官员。然而暴怒的朱元璋做出了更极端的决定。
当年5月,朱元璋突然上书诏书,痛斥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刘三五和副考官嵇山、白昕为“蓝玉余党”,特别是抓住刘三五在10多年前写的为胡平反的旧账,认定刘三五为“反贼”。结果所有涉案官员都被?为了严惩,刘三五被发配到西北。曾经质疑刘三五的张欣更惨,因为他被告知受刘三五指使,年中被执行死刑。其余人也都被发配流放,只有戴仪和尹昌龙免于刑罚。这两个人之所以被豁免,是因为他们在审核了试卷之后,列了一个北外进士的名单。6月,朱元璋亲自审阅卷子,做了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录取名单:565,438+0龚氏中了榜,但都是北方人,没有一个是南方人。
此事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此,明代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阅卷”,而是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生,按地理位置?按地域排名,分别招收贡生后再参加庙会仪式。这一制度不仅在此后的整个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而且与今天高考中的“分区阅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元璋以“平衡”的方式处理了这起震惊明朝的重大科举案,但案件背后的玄机仍值得深入研究。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经过两次复检,名单里的人都是南方人?是诈骗还是“巧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象——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这种现象始于唐代安史之乱,南宋时期进一步扩大。北宋灭亡后,大量北方文化精英南逃,使得南方文化开始突飞猛进。南宋灭亡后,元朝曾一度废除科举制度。虽然后期重新开放了科举,但是汉人的录取率极小,科举出身的官员在元朝政府中地位极低。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经过金元数百年的异族统治,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南方。
元代科举,中榜的汉人多来自安徽和江南地区。在朱元璋开始征服世界的时代,当时中国文化界最著名的人物是“浙东四才子”武陟、刘基、张仪、宋濂。早期创业的朱元璋,因为笼络了一大批江南文化界的名人,所以能够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朱元璋的谋士朱升和李善长也是皖江南的人才。
明朝以前,中国南北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先天差距。明朝建立后实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非但没有弥合这一差距,反而继续拉大。再说说教育体制。明朝的教育制度早在朱元璋征服天下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地方官学、州学、郡学最早建立在朱元璋早期占领的地区,如安徽、江苏、江南等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北伐元朝后,无论师资水平还是发展程度,当然北方也不是没有人才,山东、山西两省一直是教育大省。但是,朱元璋实行的是文化专制。明初北方士人对新政权持观望态度。朱元璋文字狱的受害者多为北方文人,所以很多名士隐居山林,对明朝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初北方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南方,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明代科举采用“八股文”选拔进士,本身就为南方学子提供了优势。现在人们认为八股文是明朝首创的。其实八股文是从北宋王安石变法开始的。当时王安石革新科举制度,提出以“取经”来选士,但对体例没有特别要求。这是八股文的开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八股的要求越来越细致,其文体特征也越来越清晰。明代科举考试的实际制定者是“浙东四子”中的刘基和宋濂,他们的考试规范、范围和要求更适合江南学子。每开一门科目,南方学生自然“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