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1000浙教版初中科学选择题!!!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基础

1.方程式平衡(标出未完成的部分,包括产物、反应条件或生成符号)

碳+氧-硫+氧-铁+氧-磷+氧-

镁+氧-铝+氧-H2+氧-氧化铜+ H2-铜+ H2O

H2O - H2 + O2锌+ H2SO4- ZnSO4 + H2铝+ H2SO4- Al2(SO4)3+ H2

NH3+O2——NO+H2O Fe S2+O2——fe2o 3+SO2 NH3+O2——NO+H2O

CH4+O2——CO2+H2O C+CuO Cu+CO2↑CaCO3+HCl = = CaCl 2+H2O+CO2↑

c 10h 22+O2——CO2+H2O Cu2(OH)2c O3——CuO+H2O+CO2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

CO2+Ca(OH)2——CaCO3+H2O·WO3+H2——W+H2O c6h 12o 6+O2——CO2+H2O

生产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方程计算

1,多少g含有与10g氧化铜相同质量的铜?

2.已知铁有10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多少克固体物质,消耗多少质量的氧气?

3.用多少克杂质为10%的氯酸钾可以制2克氧气?

4.学生通过实验制造氧气。我们经常用高锰酸钾来制作它。已知将产生12克氧气。我们需要多少克纯高锰酸钾晶体?如果这种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百分比是90%,需要多少克这种药物?

5.已知有6克碳,引入20克氧。点火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否纯净?如果不是,那么其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百分比是多少?

6.在反应A+2B=C+2D中,如果29克A和49克B都反应生成60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那么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7.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同时生产出多少克氯化钾?

8.将24.5克和5克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冷却称重,剩余固体为20克。还剩下什么物质?每个多少克?

9.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g,加热使其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g。试着回答:

(1)产生多少克氧气?

(2)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克?

9.在化学反应A+B = C+D中,如果20g物质A和10g物质B反应完全,则生成5g物质C。那么5克物质A和5克物质B反应,能产生多少克物质D?

10,3.2g化合物在足够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1.6g中碳和氢的质量分别是多少?这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1.下列反应中,复合反应是()。

A.Fe+h2so 4 = = feso 4+H2↑B . CaCO3 CaO+CO2↑

C.Na2O+H2O = = 2 NaOH d . na2so 4+bacl 2 = = baso 4↓+2 NaCl

2.下列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蜡烛燃烧后剩下的蜡烛油质量不如原来。

燃烧后镁棒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棒的质量高。

C.电解10g水,产生2g氢气和7g氧气。D.12g碳燃烧产生44g二氧化碳。

3.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各组中正确的值是()。

A.磷:4克,氧:4克,五氧化二磷:8克硼:3.1克,氧:4克,五氧化二磷:7.1克

C.磷:5克,氧:5克,五氧化二磷:10克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KClO3 KCl O+O2 B.P+O2 P2O5

C.NH4HCO3 NH3↑+H2O+CO2↑ D.C+O2 CO2↑

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类型b .分子的数量

C.物质的种类d .原子数

6.根据蜡烛燃烧产生蒸汽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

A.一种碳元素b .一种氢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d .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7.I2O5可用于确定空气污染的程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2O5+5CO?I2+5CO2,根据产生的CO2量,可以判断出CO的含量。关于这种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反应的I2O5和CO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总质量。

B.参与反应的物质中氧原子的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

C.反应物中包含的元素种类与产物中包含的元素种类相同。

d .参与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8.有一条酸性河流,发现是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而产生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2O +7O2=2硫酸亚铁+2 H2硫酸。据此,R的化学式为()。

A.硫酸亚铁S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残留的煤渣比煤轻,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气态物质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和消耗的氧气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等于全部蒸发后产生的蒸汽的质量,所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做一个“测量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实验,可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10.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A.从空气中分离氮b .在氧气中燃烧硫。

c .加热高锰酸钾得到氧气D .在空气中燃烧蜡烛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11.反应中2X=2Y+Z,X,Y,Z代表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如果X与Y的质量比为5: 4,那么X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a . 10:1 b . 5:1 c . 5:2d . 1:5

12,为了确定一个硫酸钙晶体CaSO4?XH2O中的x值,做如下实验:将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钙晶体放入坩埚中加热至不再含有结晶水:CaSO4?XH2O硫酸钙+XH2O .实测数据为:

质量/克

坩埚+硫酸钙晶体20.85

坩埚+硫酸钙20.49

坩埚19.13

根据实测数据,x的值是()

A.1

13.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每种物质的质量测定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的质量/待测克数24 0 14

试推断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置换反应

14.在化学方程式a +bO2 m CO2+nH2O中,化学式系数之间正确的关系是()。

A.m=a B.3n=2a C.3n=a D. 2b=2m+n

2.填空: (每空2分,***44分)

15.在所有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 _ _ _ _ _没有变化,原子的_ _ _ _ _ _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的_ _ _ _ _ _ _也没有变化,所以_ _ _ _ _ _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 _ _ _。

16.平衡下列化学方程式

(1)NH3+O2——NO+H2O(2)Fe S2+O2——fe2o 3+SO2

(3)CH4+O2——CO2+H2O(4)C+CuO Cu+CO2

(5)Al+h2so 4——Al2(SO4)3+H2(6)CaCO3+HCl = = CaCl 2+H2O+CO2↑

17.电解9.47克含5%杂质的水(杂质不反应)可产生约克氧气?

18.火箭推进含有强还原剂(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时,会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反应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这个反应的一大优点是_ _ _ _ _。

19.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专用热疗”,就是利用铁粉缓慢氧化,均匀稳定地释放热量,使患处保持温热,活血化淤。然后5.6g铁粉完全氧化成红色粉末Fe2O3,消耗的氧气质量为克,其化学方程式为。

20.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为3: 4。当反应产生的C和D的质量为***140克时,消耗的A的质量为克,B的质量为克。

21.根据家庭医生的报告,许多市售面粉中添加了一种叫做“碳酸氢钠”的漂白剂,加热时会分解成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都对人体有害。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腔、鼻腔、喉部、肺部肿瘤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请回答:悬挂的白块受热会怎样?

这是一种反应。

2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的X和Y完全反应时,生成4.4g的R,反应生成的R与M的质量比为11: 9,则该反应中M的质量为克,Y与M的质量比为。

三。实验分析、探究、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14分)

23.某校研究学习小组查阅化学史料时发现: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导致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罗斯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的玻璃瓶中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结论。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很相似。为什么结论不一样?研究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的不同结论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

(2)提出一个假设:如果用同样的金属和同样的容器做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因为。

因为。

(3)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简要回答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底部有细沙的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称重,用砝码平衡天平。称重前。

取下锥形瓶,放在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微热,观察金属钠燃烧,冷却后称重。称重过程中观察到的

取出圆锥形软木塞一会儿,然后盖上软木塞,再次称重。称重过程中观察到的

(3)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4)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2、下列符号中既能代表一种元素,又能代表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该元素的元素组成的是()。

甲、乙、N2丙、氯丁、氢

3.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确定了铟(In)相对原子量的新值。铟的核电荷数是49,相对原子质量是115,铟原子的质子数是()。

a、115 B、49 C、66 D、164

4.大多数元素的中文名称都是由形声字构成的。根据元素的中文名称,可以判断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一组非金属元素的是()

a、金、铁、铝、锕B、氦、锝、镧和碘

c、溴、氟、砷、氮、D、锕、氯、砷和氡。

5.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含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和2NO中的“2”代表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H2SO4化学式中的b,2代表一个氢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c,H2O的“2”是指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元素。

D和Cu2+中的“2+”表示铜原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6.潜水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为了保持正常呼吸,潜水员必须携带下列哪种气体()

a、氮气b、氢气c、氧气d、二氧化碳

7.萧蔷在做了氧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后记录了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

a、红磷点燃后,延伸到氧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B.细线伸入氧气罐,火花四溅。

C.硫磺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物质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

8、下列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产生氧气B .加热水成为蒸汽

c、水一般生成氢气和氧气D、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9.中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已经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在飞船中,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通常由含有氢氧化锂的过滤器去除。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LiOH+CO2 = = li2co 3+x . x的化学式是()

a、H2 B、H2O C、O2 D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点燃的蜡烛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容易熄灭。为什么()?

a、植物可以清新空气B、绿色植物在烛光下制造有机物。

c、蜡烛燃烧所需的物质来自绿色植物D、绿色植物在烛光下可以释放氧气。

11、氯(Cl2)、氧(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甲烷(CH4)发生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因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

a、四氯化碳和盐酸B、四氯化碳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

12.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他为了()的目的,特意选择了叶片直、窄、厚的稻株。

a、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B、促进植物的呼吸

c,叶片之间没有相互遮挡,两侧的光照增加了光合效率D,加速了蒸腾作用。

13、为了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根据氧气循环原理,下列方法在室内是不科学的()。

a、开窗B、阳台种花

c、屋里多放些花D、装个空气清新剂。

14、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的情绪,在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胸扩——肺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b、胸扩-肺扩-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部。

c、胸廓增大-肺收缩-肺中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中。

d、胸廓增大——肺收缩——肺中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中。

15.如果用符号“●”表示氧原子,用符号“○”表示氢原子,下面的模型表示单质()。

16.下列关于自然界碳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生物呼吸→植物→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燃烧→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植物呼吸→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动物消耗→内氧化→二氧化碳。

17.2004国际粮农组织将中国特有的山茶油列为健康食用油。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在从山茶油中提取15.2g柠檬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4.4g水,这样柠檬醛就是()。

A.它只含有碳和氢。它必须含有碳和氧,也可能含有氢。

C.它必须含有碳、氢和氧。它必须含有碳、氢,可能还有氧。

19.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无知为耻。现在有两种传言:①某处有一个神秘的“死亡谷”,兔子等低等动物进入底部往往会窒息而死。据说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要加入少量就能把水变成油。科学依据是: ()

a,①② B,① C,② D,无

周六到了1和(1),八(8)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了。学生们来到一片森林的边缘,呼吸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这是因为树木和其他植物利用空气和土壤中的_ _ _ _ _ _ _ _ _ _ _)。),学生们停下了脚步。

(2)穿过树林,有一片空地,人们把带来的家伙留在那里。一些学生去捡石头建炉子,而另一些学生则忙着找水。忙活了半天,炉子的火终于点着了,不过火小了一点。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如何让火更旺。梁肖说,用风扇可以让它烧得更旺;小宇说用风扇会灭火,但老师说两者都有道理。能解释一下原因吗?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番折腾,火终于旺了起来,锅里的水不时冒泡。老师又利用了题目:水是由_ _ _ _ _ _ _ _ _ _ _组成的

(4)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忘把菜放进锅里,好不容易才把这顿饭匆匆弄出来。虽然味道不好,但大家都很喜欢。收拾残局的时候,火还没灭,有同学去用水浇灭。请指出灭火的两种方法:① _ _ _ _ _ _ _ _ _ _ _各种类型的灭火方法

22、以下物质:①海水②汞③石油④硫磺⑤矿泉水⑤液氧⑧冰水⑨氯酸钾⑨二氧化碳⑩氧化汞,属于混合物;属于简单物质的是;属于大院的是。

23.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某种核糖的分子量为150,它含有40%的碳,6.7%的氢,其余为氧。核糖的分子式为。

在一个大玻璃缸里装满水,在缸里放几株水生植物,用沙子固定,用漏斗把植物盖上。将试管装满水,慢慢将试管倒置,盖在漏斗上。小心不要让空气进入试管。给人造光,在改变灯与植物距离的条件下测量。记录植物发出的气泡数量,结果如下:

灯和植物之间的距离(厘米)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气泡数量(每分钟)1613810

在光的照射下,植物散发的气体是_ _ _ _ _ _ _ _ _ _。测试气体的方法是_ _ _ _ _ _ _ _ _

今天,小杰的妈妈从市场上买了一些鸡蛋,其中一个鸡蛋打破后闻到一股难以忍受的味道。小宇想知道这是什么气体,于是开始查找资料,找到了以下信息:

当鸡蛋腐烂时,它们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味的硫化氢(H2S)气体,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当它在空气中完全点燃后,会生成SO2和水。当H2S被引入浓硫酸时,反应如下:

H2S+H2SO4(浓缩)= SO2+X+2H2O。根据以上信息,请完成以下问题。

(1)以上内容中,H2S的物理属性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写出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3)H2S与H2SO4(浓)反应时,产物中X的化学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如果尾气中含有H2S,能否用浓H2SO4吸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研究了臭鸡蛋中的气体成分后,小杰兴趣不减,于是对父亲喝的啤酒中的气体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用老师的石蕊试纸和工地上的澄清石灰水进行探索: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气体容器收集刚打开的啤酒瓶逸出的3~4瓶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容器中,发现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氧气。

(2)将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气瓶口上,发现试纸变红,说明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的气体,生成的溶液是_ _ _ _ _ _(充满酸或碱)。

(3)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另一瓶气体中,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_ _ _ _ _ _ _ _ _气体。

31,非典之后,禽流感成为了一个极其热门的话题,抗禽流感药物也成为了一个极其火爆的产品。八角(俗称大料)主要产于中国和越南,是中国人常用的烹饪香料。莽草酸可通过适当的方法从八角茴香中提取,是制备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商品名:达菲)的基本原料。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请分析计算以下问题:

(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量为:

(2)莽草酸中氧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30g莽草酸中所含氧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室里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为了确定其中两种物质的含量,小明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用天平称出15g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测量质量,发现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2g,试测定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33.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还具有在污染环境中继续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叶片上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有关。获得的数据如下。

受试植物的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气孔密度

每个气孔的面积(个/mm2)

(μm2)

一株植物13.5 218 272

植物B 33.4 162 426

c植物57.7 136 556

(1)这项研究表明,孔隙密度越大,每个孔隙的面积越小。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的植物作为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