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一的史料问题。

(1)亚洲在高原上放牧牛羊,社会状态是家长制;平原从事农业、工业和商业,社会状态是所有制和地主、农奴的关系;第三种土地流行商业和航海,公民自由是主要状态。高原游牧民族受强烈冲动的影响,没有发展成真正的历史。他们的生活没有历史内容,但仍然可以追溯到历史的开端。农业是游牧生活的终结,需要远见和对未来发展的预见,于是对普遍事物的反思被唤醒。古代中国、印度和巴比伦都发展了农业。然而,这些农民仍然闭关自守,没有分享海洋文明。无论他们的航海技术如何发展,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他们与世界历史的其他部分的关系是完全寻求和研究。

(2)

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65,438+0世纪到公元前65,438+0,654 38+0世纪,大约只持续了65,438+0,000年。即使按照过去流行的观点,奴隶社会的下限也只有公元前5世纪前的1600年。对比古希腊罗马四千年的奴隶社会历史,很明显,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并不发达,也不典型。原因是当时局限于黄河流域,东部是海洋,西北部是戈壁滩上的山脉,难以自由自在地漫游,即使有强大的国家政权,也无法获得充足的奴隶来源。所以中国的古代奴隶制还没来得及充分发展就匆匆结束了历史使命。就像一个过早断奶的孩子,还没长大就早早夭折了。

中国古代奴隶制的特点是:土地归国家即皇帝所有,大小奴隶主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大概是因为国家政权极其强大,牢牢控制。

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以高度商业化为特征,以土地私有制和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这也是因为奴隶主缺乏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权力,导致各地土地私有制盛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家”的概念和我们现在的“家”有很大的不同。当时一个奴隶主的家庭,除了奴隶主本人、妻儿之外,还包括大量属于他的奴隶,大体就像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家。关于奴隶制农业的具体管理,色诺芬的古希腊经济理论、古罗马的农业记录(公元前234 ~公元前149)和瓦罗的《论农业》(公元前116 ~公元前27)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据他们介绍,当时一个奴隶主的庄园很大。例如,一个橄榄园的面积为120于戈,相当于约480亩。古罗马有一条法律,禁止公民拥有500尤格以上的土地,也就是2000亩。可见当时奴隶主拥有的土地一样多,而且是不断扩张的。奴隶主把农具分为三类:一类是会说话的农具,也就是奴隶;第二类是只会发声的农具,也就是牲畜;第三类是无声农具,即犁、锄头、筐、桶之类。一个240渔歌的橄榄园,需要13个奴隶,3头牛,4头驴,100只羊给田地施肥,为了安全还必须养几条狗。一个管家奴隶负责日常操作,但奴隶主要是自己监督。为了让管家忠诚,应该找一个女奴做他的妻子。对于普通的奴隶,要像驯服牛马一样,用奖惩双管齐下的方法,让他们听话,服从命令。在色诺芬的时代,似乎种植小麦和其他谷物是最有益的。在加托和瓦罗的时代,果园是最赚钱的,其次是牧场和谷物田。显然,后者要商业化得多。当时意大利65,438+0余格地可生产65,438+05库勒斯,即18,000瓶葡萄酒。一个100的御阁葡萄园,可以产出1.8万瓶葡萄酒,收入相当可观。农学上,不管跑什么项目,都强调勤奋。要按季节栽培作物,合理施肥,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尽量把每一件事管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