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病理学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是一门涉及多门课程的学科,包括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和检验学、血液学检验学、分子生物学等几十门课程。了解医学检验知识的基本概念也是病理学入门的必备。下面介绍医学检验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
1.真脂肪
中性脂肪或甘油三酯。
2.酶活化剂
它能将无活性的酶原转化为活性物质。
3.水解酶
任何促进底物水解的酶。
4.荧光分析法
利用紫外光照射后能反映某些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5.标准溶液
也称为参考溶液,它是一种浓度已被精确测量的溶液。
6.米氏常数
简单地指当反应速度v是最大速度v的一半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7.同功酶
同一属中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不同的酶可以催化同一反应。
8.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破坏蛋白质的胶体,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
9.酶的热稳定性试验
利用不同来源的酶对热的不同稳定性,比较血清加热前后酶活性的变化来区分酶的器官来源。
10.等电点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特定pH值的溶液中,正电荷的数量正好等于负电荷的数量。此时蛋白质在电场中不动,这种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11.鞭毛
附着在细菌上的细长、波状、弯曲的细丝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2.胶囊
细菌细胞壁周围的粘稠的、类似蛋白胨的物质是0.2?m以上的那个叫胶囊。
孢子
在一定条件下,部分细菌在菌体内形成高折光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类型14。l细菌
没有或有缺陷细胞壁的细菌。
15.噬菌体
它是一种侵入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在易感宿主细胞中增殖并溶解它们的病毒。
16.质体
细菌染色体外的环状DNA。
17.条件致病菌
生活在人体某个部位的细菌,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致病性的,但是当身体的平衡被破坏时,就会致病。
18.外毒素
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有毒物质。
19.内皮抑素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外部结构是一种有毒物质,只有在细胞死亡或破裂后才会释放出来。
20.溶血A
指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的草绿色溶血环。
21.溶血b。
指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无色透明的溶血环。
异染颗粒。
指因白喉杆菌染色不均而出现的深染颗粒。
23.细菌性抗原
它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具有抗原性、耐热性和与相应抗体的颗粒凝集性。
24.鞭毛抗原
细菌的鞭毛蛋白具有抗原性,不耐热,并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絮凝。
25.表面抗原
细菌周围的多糖不耐热,能阻断0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反应。
26.ETEC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27.EPEC
致病性大肠杆菌。
28.EIEC
侵袭性大肠杆菌。
29.非发酵细菌
指一大群不发酵糖、需氧、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0.卫星现象
指的是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的现象。
31.抗原
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反应产物并与之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2.补体结合试验
抗原与抗体结合时,能激活补体,这是两组抗体抗原竞争补体的实验。
33.异质免疫技术
指的是在免疫反应中需要分离结合和游离标记的技术。
34.抗原特异性
指抗原具有能特异性结合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物质。
35.补充
它是一组具有酶活性但不耐热的球蛋白,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正常新鲜血清中。
36.免疫活性细胞
能被抗原刺激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内源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37.体液免疫
涉及b细胞的免疫反应。
38.细胞免疫
涉及t细胞的免疫反应。
39.厌恶
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特定反应。
40.抗原抗体反应
指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41.免疫佐剂
用于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佐剂。
42.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纯抗体。
43.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的反应。
44.双向扩散试验
指抗原和抗体在琼脂中相互扩散,以适当比例形成沉淀线的试验方法。
45.凝集反应
指颗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肉眼可见凝集现象。
46.同质免疫技术
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和游离标记的技术。
47.荧光抗体技术
荧光标记抗体抗原定位技术。
48.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种疾病,其中身体产生针对其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导致细胞损伤。
49.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如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或免疫反应障碍或不完全。
50.独特类型
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系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差异,即可变区高变区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