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交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为什么害怕约会,不想约会?原因是人的心理障碍在起作用。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害羞。
害羞是最常见的交流障碍之一。因为害羞,或者害怕见到陌生人,或者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阻碍了社会交往的正常开展。
害羞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气质型害羞。也就是说,他天生内向,不爱说话,说话声音很小,见到陌生人就脸红,甚至有胆小的心理。他总是深思熟虑,担心找不到办法。这种害羞比较少见,和先天的气质类型有一定关系,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适应和锻炼来改善。一个是认知害羞。这种害羞的主要原因是我太注重“自我”,太担心自己的言行,怕被别人嘲笑。你的一言一行都要有绝对的把握,不敢冒任何风险,所以总是被环境和别人的言行所左右,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我羞于和别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共场合说话。另一个是挫折害羞。这种类型的人之前在交往中并不腼腆开朗主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屡屡受挫,变得胆小被动。害羞不仅妨碍与他人建立正常而亲密的友谊,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和孤独,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
怀疑。
多疑的人往往会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对方,看待外在的事物。每当他们看到别人在说什么,就认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沉溺于猜疑的人,往往捕风捉影,信口开河,兴风作浪,结果只能是自找麻烦,害人害己。
撤回。
孤独,通俗地说,就是不随和,不爱交际。也是影响沟通的主要障碍之一。
孤独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个是自恋和自尊。这类人觉得别人的行为和习惯都是庸俗、浅薄、低级、无趣的,不值得去接近。有点自大,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即使你有时候想“迁就”别人,但“屈尊于他人”是很不自然的,别人也要“麻木不仁”,不敢接受这种“屈尊”,于是变得孤独。另一种是有一种特殊的行为习惯,别人很难接受,也不愿意接受。这种所谓的特殊习惯也是古怪的。有一个成语叫“爱痂癣”,可以说是典型的怪癖。不过还好不妨碍别人的利益,就是和他打交道的时候难免有点恶心。而有些怪癖妨碍了别人的利益,但很少,也很病态。至于有难相处心理障碍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往往缺乏自我解剖的精神,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
自卑。
在心理学上,自卑是一种人格的弱点。自卑,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做出很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失去自信。在社会交往中,自卑的人被孤立,被孤立,抑制了自信心和荣誉感。当他们受到周围人的鄙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会以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自卑是一种自卑心理,消极心理,是实现理想或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严重的自卑会导致一个人的颓废,落后,心灵扭曲。在社会交往中,自卑的人永远是失败者,永远被鄙视。只有克服自卑心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取得成功。
担心太多。
在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陌生人交往时,保持适当的警惕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如果把全世界的人都当成可疑的人,就会严重阻碍交流的发展。以前有句老话叫“损人不利己,防人不利己。”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如果总是疑神疑鬼,不信任别人,不仅无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感情是双方面的,你对别人的怀疑,无论多么隐藏,最终都会表现出来。因为人在这一点上非常敏感。研究证明,当一个人信任另一个人的时候,沟通成功的概率要比处处戒备的时候高很多。
过度担心的另一种表现是学习和交友,而不是广泛交友。这样,必然会限制自然的交流。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建立普遍联系的时代。你既要有知心的朋友,也要有广泛的朋友,否则,你就无法全面快速地获取信息,多方面交流感情。况且,交往和其他行为一样,总是需要适当的风险。只有通过适当的冒险,我们才能找到知音,增加交流经验,成为一个成熟的交流者。否则,一切都是和平的,我们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交流的步伐也不会迈半步。当然,冒险要有分寸,反对过度思考绝不是提倡轻信。
自我封闭的。
自我封闭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交往的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的人,试图把自己关在一个统一的世界里,坚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沾我不求人的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总是试图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试图缩小自己的交际圈。总的来说,这类人的生活能力不强,大多固执、保守、有偏见。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他们会产生试图将自己与世界隔绝的想法,甚至对现实产生敌意。
自我封闭思想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观念,这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维模式有关,这种旧观念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更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交往的要求。
角色固定。
角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舆论、规范和既定习惯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作为一名学生,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是活泼、天真、单纯的形象;作为父亲,他应该能够对家庭生活负责,爱他的妻子小早川怜子,等等。一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很多变化的角色,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你的行为特征也要随之变化。比如在学校里,她是老师,在孩子面前是母亲,在丈夫面前是妻子,在父母家是女儿,在婆家是媳妇,在电影院是观众,在大街上是行人...她必须根据环境和场合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如果一个人不灵活,坚持一个角色,那就是角色固定。
比如有一个人,在工作单位是负责同志,经常做指示。离职后,回到家中或与朋友交往时,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主角的特征,发号施令,满口官腔;再比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需要夸张,但在生活中,他还是装腔作势,别人会对他敬而远之,不以为然;如果一个男同性恋来上班,他对待女同事就像对待妻子一样亲切。别人会说他轻浮,不是说他意识有问题。
这样的角色固定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阻碍社会交往的顺利开展,所以也是影响社会交往的一大心理障碍。
干扰成瘾。
干涉主义是指一种喜欢打探、传播、干涉他人私事和秘密的怪癖。这种人在美国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爱管闲事,就是爱管闲事的意思。可见他们对这种人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只要有人被骂爱管闲事,大家就会看不起他,疏远他。相比之下,干预主义者在东方拥有比西方大得多的市场。有人分析原因:东方有着悠久的专制统治历史,处于一个专制统治的国家。这种窥探和干涉他人隐私的嗜好,会得到统治者的奖赏和保护,因为他们是统治者的耳目,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久而久之,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民主呼声的高涨,个人的私人权益得到了法律的扩大和保护。尊重个人秘密和隐私已经成为尊重人格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打探、传播、干涉他人隐私的行为和习惯越来越被人们所厌恶和唾弃。但是,生活中有些人还是沾沾自喜于窥探别人的隐私来传播别人的秘密,比如偷看别人的日记,偷听别人的私人谈话,猜测别人没有透露的事情,甚至私拆别人的信件,等等。这样的人无异于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如果别人不愿意和他接触,会觉得越来越孤立和尴尬。
“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也是一种影响社会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交流中,人们会对一个人的个体特征印象特别深刻,以至于对他的特征或特质缺乏清晰的感知。他们往往从对方的这一特殊特征,概括为一系列其他相关特征,就像一个光环或月晕,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悄无声息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感知和评价。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个人缺点,比如他的穿着,生活习惯,我们就会把他当成无用之人。也有一些年轻人因为某个特征而爱着自己仰慕的知心朋友,会把他看得到处都是可爱。所谓“一帅遮百丑”,甚至爱屋及乌。《万事皆有错》中有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喜欢弄臣米子的闲暇时光。一次,米子的母亲生病了,米子得知她从卫灵公偷了一辆车,连夜赶回家。按照魏国的法律,偷国君的车是要罚款的(砍断脚)。但卫灵公认为这也是米子闲暇时的优势,称赞他孝顺母亲,不顾刑法。还有一次,米子在业余时间和魏军一起在桃园旅游。他摘了一个桃子吃,觉得很甜。他把咬过的桃子给了卫灵公,卫灵公称赞他对你的爱。后来,美子年纪大了,气色也不好了。卫灵公不喜欢他的其他品质,因为他不喜欢他的外表。就连他之前称赞的两件事,现在都成了巫女闲暇时的“欺君之罪”。
可见,社交中的“光环效应”很容易导致认知偏见。这种心理偏见的根源在于对信息不足的判断和刻板印象,即基于很少的信息,我们做出一个好坏的判断,然后从这个判断中推断出其他的品质。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时候,他被笼罩在一种积极的光环中,这种光环赋予了他其他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笼罩在负面的光环中,这赋予了他不好的品质。显然,这种心理偏见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所以我们在理解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不要过早的下结论,更不要感情用事。尤其是对新朋友或新同事,不要在一件事的基础上,对所有人都给予肯定或否定。听你说的话,做的事,注意别人的看法。这样才能全面的看待一个人,才能顺利的开展交流活动。
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是喜欢和别人争论,以显示自己的独创性。对于任何事情,不管是对是错,你说好,他说不好;你说一,他说二。这种逆反心理往往会模糊严格的是非界限,往往会让人感到厌恶和反感。
这些都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社交活动的成败有直接影响。有些人之所以能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成功,除了客观条件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正常的心理状态;而有些人在社交中经常失败,当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和他们的心理障碍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想在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