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应用的真题
1.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突出矛盾。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65438年到0997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在5%以内,呈现出明显的缓慢步伐。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农村居民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3.3: 1,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年人均3000元左右,这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达到4倍、5倍甚至6倍。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七五”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财政投入普遍不足,农田水利改扩建、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开展。大多数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老化,新建和改造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历史没有改变。因此,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无法有效支撑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近10年来,广东省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优化了居住和生活环境。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指导,大部分乡村建设混乱,村道狭窄难行,或者东面被西塞阻隔。村庄“脏、乱、差”,房屋破旧,农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落后局面亟待解决。由于没有规划指导,农村建设非常无序,农民随意选择宅基地,随意扩大宅基地面积,诱发了很多问题和矛盾,甚至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4.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一些河流不仅不能食用,而且不能满足农耕和灌溉的要求。大部分河流已经被污染,尤其是有机物污染超标率高。在广大农村,“垃圾往水里倒,牲畜死了往水里扔”这种陋习非常普遍,严重恶化了农村河流的水质。
5.有关农业专家认为,农村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瓶颈,而且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6.我国有2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有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确保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读得起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辍学。2006年,中央政府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这项政策将在全国农村地区广泛实施。
7.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完全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要素还没有得到有效合理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8.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传统的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高。目前,一些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所措。他们没有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不宽,工作方法不多,无法应对人民的“渴望富裕”。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个别村连正常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成为“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
二、原因分析
1.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总的来说,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长期实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支持工业优先发展的城乡二元发展战略,是我国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的最根本原因。据相关统计,在1953到1985这段时间,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的同时,计划经济下的农业和工业之间一直存在着“剪刀差”。改革开放后,发展战略直接导致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巨大差异,农村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同时,对农民进城的种种限制,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劳动力浪费,阻碍农民收入增长,增加农民负担。
(2)农产品质量差,价格低。目前大宗农产品,如粮食、豆类、水果、蔬菜等,大多是传统的路产品,销路不好,价格低,导致农业增产不起来,有的甚至增产减收。此外,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严重脱节。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仅为10%-20%,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形式销售,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效益。
(3)国家缺乏对农业的投入和必要的财政支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实行了保护政策,而中国仍在对农业实行榨取。2001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为6543.8+0.50亿元。如果扣除农民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费,实际对农业的净投入只有300亿元。多年来,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从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对农业的支出逐年减少。1978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3.4%,190年下降到10%,2006年下降到8%。
(4)农民负担重。一方面,乡镇政府“小而全”,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向农民转移各种支出,乱收费屡禁不止;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在修房子、结婚、送孩子上学、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高,支出明显增加。
2.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一是资金投入来源不足。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相比,这是远远不够的。二是基础设施市场化运作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设施的实物管理上,现有设施没有形成资产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基本上是免费服务、免费供给、免费消费。这样一来,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扩大再生产就越难实现。三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下降。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同时,由于税费改革、农业税的全面免除和维护资金的缺乏,一些设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有的处于半瘫痪状态,或者使用效率不高。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过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和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设计不超前,没有实现同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存量和增量上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表现为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小,重点项目少。
3.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后,各地纷纷付诸行动。但一些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更多精力花在“村容村貌”整治上。有的脱离自身实际,或建华而不实的广场,或建“农民别墅”,或搞城市那样的“精品社区”,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些都反映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规划,但目前往往存在质量不高、实施困难等问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主要原因是认识上,工作上,经济条件上有一些障碍。迫切需要按照统筹城乡、惠及农民的方向,做好村镇布局和村庄内部的规划。
4.农村环境恶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仔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一是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放在优先位置,没有在具体工作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至于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寻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环保和法制观念不强。受利益驱动,他们消极对待污染防治,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非法排放。
(2)乡镇环保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由于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很多人经常举报或投诉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却对自己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律。
(3)环保投入不足。目前,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落后,缺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
(4)难以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境保护规划,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城市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5)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比如科学种田缺乏指导,化肥农药滥用;卫生条件差,随地乱扔垃圾。这种薄弱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中根深蒂固,造成了庞大的污染体,所以污染很普遍,很难根治。
5.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影响和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可以概括为:
(1)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由于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居民。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只有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54.17%。
(2)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导致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明显,农村有知识、有能力、年富力强的青年和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赚取工资性收入。即使部分高学历劳动力留在农村,也多在农业流通、加工等领域工作,导致直接从事种子、养殖生产的农业劳动力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
(3)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对从事农村种田的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几乎没有任何前提条件,更不用说对拥有大量农民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了。大多数情况下,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渠道来自邻居家的“示范户”。
6.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医疗卫生基础薄弱,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重经济轻社会”、忽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统筹难以落实,城乡在卫生、教育等方面差距较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7.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合理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8.仔细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发现原因有三:
(1)党员执政意识淡薄,党员率先垂范意识不够。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思想严重。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无所适从,无法有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老化,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和年轻党员普遍较少。此外,现有的党员培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造成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滞后于时代的要求。
(3)由于家庭承包和农民分散经营,村级党组织难以领导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分散家庭之间的经济链条断裂,经济关系弱化,农村党支部可支配的经济资源大大减少,公共事业办不下去,大大削弱了村民对村级党组织的经济依赖,失去了发挥作用所依赖的经济资源支撑,客观上造成了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难以发挥,导致凝聚力减弱,离心力增强。
三。对策和措施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3)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自主创业。(四)改善发展环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转变观念,树立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的意识。(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绝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2)解决新村建设与“空心村”的矛盾。
4.大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加强领导和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2)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3)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改善。(4)加强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合理开发和节约并重,增强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5)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 * *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5.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1)加大投入发展农村教育。(2)建立和完善农民技能培训体系。(3)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
6.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1)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2)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7.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1)统筹城乡发展。(2)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3)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8.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1)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2)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创新。(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积极推进党务公开。